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76章 閣部會議!

“宣大總督不用撤換,但是平戎靖邊也不止是宣大的事情,二月,前任薊遼總督曹邦輔任滿回朝,薊遼總督至今空缺,也需要有一穩重大臣在薊遼坐鎮,以防胡虜繞襲遼東。”

張居正一發話,高拱也微微點頭,九邊防務是一個整體,北方最大的兩個軍事重鎮要職,就是宣府大同的宣大總督,以及遼東的薊遼總督。

張居正這個提議也算是謀國之言。

張居正說完,刑部尚書毛凱突然說道:

“蘇子霖的《平戎策》,有調南兵北上之策,兩廣總督譚綸在倭亂中表現出眾,本官舉薦他擔任薊遼總督。”

蘇澤看了一眼毛凱,按照沈一貫的情報,這位刑部尚書應該是首輔李春芳的黨羽。

可這麼看,這位毛尚書和張居正一唱一和,看來是投了張居正。

也對,李春芳是徐階舉薦的,張居正也是徐階的學生,毛凱轉投張居正,等於在己方勢力內換了個山頭,不算是改換門庭。

而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張居正在和高拱對抗的時候,就暗中收攏了胡宗憲留下的浙江軍事集團,重新啟用了譚綸、俞大猷和戚繼光。

這麼看,譚綸在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和張居正達成了某種聯絡。

也對,譚綸這個級別的重臣,怎麼會看不到站隊的機會呢?反正自己是首倡平戎的,譚綸怎麼都要承自己的人情。

宣大總督和薊遼總督,都要加兵部侍郎銜的,也就是這麼一刻鐘的工夫,一個新任的正三品兵部侍郎就新鮮出爐了。

蘇澤想到了門外,為了承襲個低品軍職擠破頭的人,閣部會議上三言兩語就決定了一位大軍區司令,國防部次長級的高官,這才對閣部重臣的份量有了新的理解。

兩個總督級的人選已經決定了,氣氛就輕鬆了不少。

這時候兵部尚書霍冀突然說道:

“這上書平戎的人就在堂中,南兵北上之策就是他提的,我們也聽聽他的想法,到底由誰來領兵平戎。”

眾人的目光落在了角落的蘇澤身上,蘇澤看向霍冀,頓時明白了霍冀的想法。

剛剛在兵部門口的對話,高拱和霍冀其實都明白了蘇澤的意圖,是要舉薦戚繼光負責領兵。

這個任命霍冀也是不反對的。

高拱和霍冀剛剛決定了王崇古留任,再繼續插手總兵人選,就顯得太獨斷了。

所以霍冀就直接讓蘇澤發言,如果其他閣部大臣不反對,那就順勢又收下戚繼光,拿下宣大總兵這個關鍵職位。

高拱和張居正都意識到了,在胡宗憲倒臺,徐階徹底致仕後,這些在抗倭戰爭中立下功勞的文臣武將,就是無主的香餑餑。

今天這場會議上誰提議重新重用他們,就能成為他們的恩主,獲得他們的投效。

如果遭遇反對,那反正是蘇澤的提議,不行就重新討論就是。

一幫老狐狸!

不過蘇澤自然也不介意,由自己提出這個宣大總兵的人選,這樣一來,蘇澤也就算得上是戚繼光的半個舉主了。

既然高拱讓自己發言,那蘇澤也不客氣了,他當著閣部重臣們的面說道:

“下官斗膽,請調福建總兵戚繼光北上領兵平戎!”

但是在場的大臣,顯然不會讓高拱這一派獨享好處,果不其然,蘇澤話音剛落,就有人跳出來反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