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

上國的貴人就要有上國的氣勢!殺一兩個佛郎機人又算什麼?

在如今倭人眼裡,無論如何大明還是第一位的。

自己也是沒辦法了,才和這些西夷做生意的。

有了新的選擇,島津貴久不介意將佛郎機人踢開,如果能開闢一條前往大明的貿易路線?

島津貴久的呼吸都要急促起來了!

對明貿易的利潤有多大,島津貴久自然是清楚的。

島津家想盡辦法滲透進琉球,就是想要藉著琉球朝貢的資格,獲得和大明貿易的特權。

整個倭國都想要和大明做貿易想瘋了!

聽說了朱儁棠的“身份”後,島津貴久立刻滿足了他的需求,讓親信家臣駕駛島津家最好的船,帶著倭國的鹿皮、倭鉛和刀具,滿載駛向澎湖的臺南港。

島津家是賭上全部身家,建立穩定的貿易路線!

倭國對大明有極大的貿易需求。

原本倭國對中原的貿易都是以進口絲綢為主,這些都是供給倭國上層消費的,倭國自己也有本土紡織業,原本用量也不是很大。

但是這個時期,隨著倭國進入戰國時代,再加上火器的普及,戰國大名都認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

倭國本身有制刀的傳統行業,火器製造倒是問題不大。

佛郎機炮和鳥銃的技術含量也不高,倭國工匠可以手搓出來。

但是製造火藥的硝石,就是倭國緊缺的了。

大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一直在削減對倭貿易的硝石,設立了出口限制,禁止倭船裝載硝石離開大明。

這就是大明和倭國貿易的現狀。

大明幾乎對倭國貨物沒有需求,倭國的生絲、刀具這些東西大明自己也能生產,鹿皮這類東西也不只有倭國出口,朝鮮同樣是也出口大國。

但是大明卻掌握了倭國急缺的硝石,以及各種高檔絲綢、書籍、以及現在大明的各種高檔工業品。

這巨大的貿易需求,也是島津家不顧一切,要打通對明貿易的原因。

可島津家這艘船出航這麼久,還沒有返航,讓整個島津家都焦躁起來。

但是黃文彬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焦慮,他每天就是在自己的房間內寫書,有時間就會在城堡中散步,找一些倭人武士交談。

島津貴久幾次想要衝過去詢問黃文彬,卻總被他的氣度所懾,不敢開口詢問,所以也只能一天天的等下去。

黃文彬寫完一頁,這才將書稿整理好。

這本書是他按照自己在島津家的見聞,對倭國進行的分析。

黃文彬其實心中也沒底。

朱儁棠到底能不能回來,如果朱儁棠就這樣跑了,自己會有什麼下場?

黃文彬也不知道。

所以他在房間裡寫書,就是想要總結自己的見聞,將自己對倭人的觀察記錄下來。

那就算是自己死了,也可以想辦法讓人將這本書帶回大明。

大明就可以針對性的制定對倭政策了。

黃文彬以倭人最愛的菊花,和倭刀作為切入點:

“餘流落薩摩,棲身島津家天守閣數月,觀倭人之行止,愈覺其性情似陰陽二氣相搏,恰如彼邦所傳“菊”與“刀”之弔詭調和。”

“倭人骨子裡,無非‘慕強而敬禮,忠誠而反覆’八字耳。”

“其性情非一以貫之,反若波濤中一葉小舟,強則俯首如犬,弱則噬主如狼,蓋因倭國侷促島國,戰亂頻仍,此等特性遂成其立命之術。”

“夫其慕強之性,已刻骨入髓。餘初至天守閣,手刃佛郎機人一命,非但未得島津家主震怒,反引來武士伏地跪拜,島津貴久尊餘為天朝貴人,言行間極盡敬畏。彼等視強者若神佛頂禮,凡遇軍威或威儀高出己者,即盡脫兇悍之相,俯首帖耳。”

“然此慕強,又孕育‘刀’之險詐陰鷙。倭人非忠貞之輩,反覆無常若海潮。餘親見島津家在佛郎機人與大明間首鼠兩端。”

“彼等向日與西夷勾連通商,待餘現身,立棄如敝履。而戰國‘下克上’之風遍行倭國,今日俯首之徒,明日或舉刀弒主。”

“故餘常自省,居此虎狼穴中,當以‘菊’為表,採風著文;以‘刀’為鑑,暗備殺機。”

黃文彬合上書頁,再過上一個月自己這本書就能寫完。

若是朱儁棠再不返航,自己就要想辦法將書送回大明。

——

這次事關太子,通政司也特特事特辦。

皇帝下旨後,通政司的快馬送到直沽港口,飛剪船順風南下,只用了十幾天就抵達了臺南港。

接到了皇帝聖旨,以及太子親筆信的國舅李文全,迅速下令,釋放了扣押的倭國船員,並允許朱儁棠作為貿易代表,直接和大明商人做生意。

然後李文群又以宴會名義,將朱儁棠請到他的府上,向他出示了皇帝聖旨。

等看到聖旨後,朱儁棠痛哭流涕。

朱儁棠本來也沒底。

他本可以棄船逃跑,但是又不放心黃文彬。

他也不知道向李文全說明情況,大明官府會怎麼對待他們?

本來朱儁棠被困在船上,都已經快要絕望了。

這時候李文全帶來皇帝的聖旨,皇帝甚至還親自點了兩人的名字,讓他們在倭國蒐集情報。

還下旨讓李文全配合兩人。

這如何不讓朱儁棠感恩?

他說道:

“能得陛下和太子如此信重,朱某就是死在倭國,也一定要將倭國情報送回大明!”

李文全連忙說道:

“朱舉人莫說這晦氣話,如今倭國通政署成立,有大明做後盾,兩位只需要好好蒐集情報就行了。”

“陛下的旨意也說了,朱舉人有什麼要求,儘管向李某說!”

朱儁棠冷靜下來,接著說道:

“請國舅準備倭人需要的硝石,澎湖可有淘汰的鳥銃?”

李文全點頭說道:

“硝石簡單,澎湖本就是硝石貿易中轉港口,本世子出錢求購就行了。”

“府上有一批東南抗倭淘汰的鳥銃,都是老舊貨色,有些都生鏽了,是用來嚇唬土人的。”

“那就請國舅也將這筆鳥銃裝箱,有了這些貨物,我們就能取得島津貴久的信任。”

“等返回倭國後,我和黃主司就成立一家商館,作為倭國通政署的掩護。再請國舅蒐羅一批志士加入通政署。”

聽到朱儁棠條理清楚,計劃周詳,李文全立刻答應下來。

很快,李文全就湊齊了朱儁棠需要的貨物,這艘倭船終於返航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