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

“但是這些職位不在吏部的控制中,吏部自然要反對。”

原來如此。

羅萬化點頭,他看向蘇澤,難道是蘇澤提前和吏部尚書楊思忠通了氣?

其實蘇澤本來也猶豫,要不要請楊思忠幫忙,剩下兩百威望點。

但是蘇澤體諒人家楊思忠剛剛吏部履新,就要反對吏部的本部利益,這會讓楊思忠難辦,所以也沒去求楊思忠,而是直接用了系統之力。

蘇澤也沒想到,楊思忠竟然會主動配合自己,壓下吏部的不滿。

也不知道系統用了什麼辦法。

反正好訊息就是自己的奏疏透過了。

沈一貫盯著蘇澤,蘇澤疑惑的看著他問道:

“肩吾兄怎麼了?”

沈一貫說道:

“這次禮部尚書殷士儋入閣是板上釘釘了,兩任閣臣可都是子霖兄推進去的,你知道外朝如何議論?”

羅萬化問道:

“如何議論?”

沈一貫說道:

“外朝都說子霖兄是影子閣老。”

影子閣老?

羅萬化仔細想象,又覺得這個說法要比什麼“小閣老”貼切很多。

蘇澤無奈的搖頭道:

“肩吾兄怎麼也說這種事情,殷尚書入閣是眾望所歸,乃是陛下欽點的事情,又和我何干?”

沈一貫自然不信蘇澤的鬼話,他緊接著又說道:

“那請子霖行再預測下,這次哪位公公能掌司禮監?”

蘇澤又無語的說道:

“司禮監的事情,外朝可無權過問。”

沈一貫說道:“子霖兄口風還是這麼緊,你可知道這次內相出缺,京師盤口已經累積了上萬銀元了。”

羅萬化驚訝道:

“這麼多?”

“誰讓司禮監這兩位都有機會呢?陛下至今沒有決定,加註的人就越來越多。”

羅萬化越知道京師盤口喜歡拿官場上的事情開賭,但是沒想到司禮監掌印這個職位,竟然成了最大的盤口。

沈一貫看向蘇澤說道:

“這件事還要怪子霖兄。”

“怪我?”

沈一貫說道:

“是啊,原本增補閣臣的盤口,也是能和司禮監掌印的盤口並駕齊驅的,但是子霖兄兩次推人入閣,大家可就不敢賭了。”

羅萬化還是不明白其中的關鍵,沈一貫說道:

“這開盤口,最怕的就是內幕訊息。”

“這司禮監掌印的人選,外廷很少能干預,這賭性就要比增補閣臣大多了。”

“如今司禮監這兩位秉筆,資歷能力上也都差不多,就看最後這一點聖心在哪裡了。”

羅萬化這下明白了。

原來是開盤口的也怕蘇澤影響增補閣臣,害怕有人會提前得到內幕訊息,所以盤口也開不大。

相反司禮監掌印就不一樣了,這件事只能聖心獨裁,那些賭客更喜歡這種刺激的遊戲。

沈一貫看向蘇澤道:

“子霖兄,我正好有些私房錢,你說到底誰會成為司禮監掌印啊?”

羅萬化也看向蘇澤。

蘇澤被兩位好友看了一會兒,只能攤手說道:

“如果讓我猜,我猜馮公公更有機會吧。”

沈一貫雙眼冒光問道:

“為何?子霖兄有什麼訊息嗎?”

蘇澤不能說,根據自己穿越前的史書上,知道了馮保做了司禮監掌印吧?

而且這方世界被自己改變太多,他也不知道結果還準不準。

蘇澤只能說道:

“肩吾兄不是讓我猜嗎?馮公公執掌東廠,更得到陛下信任吧。”

但是羅萬化說道:

“陳公公執掌內帑,這些年來內帑打理的不錯,多次得到陛下誇獎。”

沈一貫卻很信任蘇澤,他說道:

“既然子霖兄說是馮公公,那我這就去下注!”

“一甫兄,要不要一起?”

羅萬化想了想,也掏出一袋子黃銅幣。

沈一貫接過錢袋,正準備出門,卻聽到蘇澤說道:

“肩吾兄等等。”

沈一貫疑惑看向蘇澤,只看蘇澤也掏出一個錢袋說道:

“勞煩肩吾兄,也幫我下注吧。”

——

三月底,內閣次輔張居正奏請皇帝,請皇帝蒞臨東宮,檢查太子的功課。

隆慶皇帝照準此奏,帶著內閣和司禮監駕臨東宮,親自考較太子朱翊鈞的功課。

蘇澤作為詹事府官員,也列席在其間。

緊接著,蘇澤就看到了“感人的一幕”。

曾經帶大太子的大伴馮保,牽著太子的手來到皇帝面前,躬身在太子身後,陪著太子接受皇帝的考核。

隆慶皇帝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太子都對答如流,有些回答還頗有深意,這讓皇帝十分的滿意。

隆慶皇帝又看到站在太子身邊,一連關愛的馮保,心中暗暗下了某個決定。

蘇澤看向皇帝身邊。

內閣首輔高拱一張黑臉看不出表情,以高拱的政治智慧,大概能明白張居正的籌劃。

但是高拱是典型計程車大夫,對於宦官不假顏色,也不願意和宦官過多交往。

前任司禮監掌印李芳又是一個知道進退的,和外朝配合很好,此時高拱大概是無感的。

張居正面色如常,今天的事情是他促成的,也達成了他的目的。

趙貞吉還是帶著笑容,似乎對於太子的功課很滿意,同時也和蘇澤的目光短暫對視,應該是滿意蘇澤對太子的教育。

雷禮也向詹事府眾人投來滿意的目光,教導太子有方,詹事府又要受賞了。

司禮監另外一位秉筆陳洪臉上堆滿笑容,也趕著在皇帝身邊湊趣,說著恭喜皇帝的吉祥話。

只能說這些太監的業務能力出眾,陳洪就是心中再難受,也能做出興高采烈的樣子。

而在隨行太監中,蘇澤見到了一個有點熟悉的身影,正是登萊市舶司太監張誠。

果然速度夠快的。

蘇澤給張誠【飛鴿傳書】不久,張誠就以彙報公務的名義回到京師,然後就被皇帝留在了司禮監內。

看來這次司禮監增補秉筆,張誠應該是穩了。

——

四月初,皇帝以太子課業優異,嘉獎了詹事府官員。

緊接著又傳出訊息,馮保接任司禮監掌印,前登萊市舶司太監張誠升為秉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