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

朱翊鈞說道:

“馭下之術,也要利義兼顧,但如果只談利不談義,那手下會因為利來,又因為利去。”

“如果只談義不談利,那籠絡的就是空談之輩,阿諛之徒。”

蘇澤滿意的點頭說道:“殿下能有這樣的認識,我大明就能盛業永隆了!”

——

蘇澤不知道大明能不能盛業永隆,反正在他知道大明國祚減了。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透過,國政協商制度登上歷史舞臺。】

【國政會議,原本只是財政審議的制度,最終成為影響大明政治的重要制度。】

【越來越多的階層,要求加入到國政會議中,爭奪自己的利益,為此爆發了激烈的鬥爭。】

【國祚-2。】

【威望+500。】

【剩餘威望:820。】

看到這裡,蘇澤想到的是我大明也要有自己的三級會議?

蘇澤也不知道系統的國祚到底是推演還是預言,不過距離這國祚的終點還很遠,自己也不用操心到那個時候。

接下來蘇澤在詹事府內躲清靜,抽空就去給小胖鈞講講課。

但是京師的風雲動盪,雖然蘇澤躲在詹事府內,依然聽到了不少風聲。

首先是京營的處置問題。

這麼多京營軍官,如果遲遲不處置他們,會引起京師的混亂。

兵部尚書曹邦輔上書,提出了一個相當寬厚的處理意見。

涉及叛亂的京營軍官自然罪無可恕,按照大明律處理,該殺頭的殺頭,該流放的流放。

沒有參與到叛亂,但是侵佔京營田產,冒領軍餉的才是大多數。

對於這些軍官,曹邦輔的意見要求這些軍官交出從皇帝登基以來,所侵佔的軍餉。

能夠上交的,降級任用繼續留在京營。

如果不能限期上交的,朝廷就會抄沒家產革職為兵。

曹邦輔這個方案得到了內閣的肯定,隆慶皇帝硃筆批准了。

兵部真是好算計啊。

這樣一來,又回收了虧空,同時又空出了職位。

這麼多京營軍職的空缺,兵部手裡的職權又大了不少。

而這個處理結果,也沒有把人逼到絕路,只追繳到隆慶皇帝登基前,這也算是皇帝的恩典。

蘇澤估計大部分的京營軍官都能交足。

民間對於這個處理結果並不滿意,認為是兵部輕縱了這些軍官。

但是蘇澤明白兵部的想法還求穩。

京營不能成事,但是這麼多人口,他們的社會關係加起來,可不是簡單的問題。

這些京營造反不行,落草為寇還是可以的。

最後頭疼的還是朝廷。

降低他們的待遇,又給他們一條生路,以後再慢慢解決。

反正京營已經失去了話語權,接下來是分批裁撤還是轉為民籍,這些都是兵部的一本奏議的事情。

京營處理完畢,果然京師人心大安。

幾個和京營有關的武監生,也終於安心下來,重新開始日常學習操練。

但是蘇澤沒有找事,事情卻找上門來。

三月十日,沈一貫和申時行來到詹事府,先蘇澤送來了一份預算案。

“這是?”

沈一貫拿著奏疏說道:

“子霖兄,這是京師五品以上,五十名官員聯署的預算案,我們想要請你署名。”

“這麼多?”

之前吏部也統計了,在京官員中,五品以上的官員,文官差不多是四百人的規模,武官和勳戚差不多有兩百人。

武勳這些日子都在串聯上書,他們支援將這一百萬預算,全部用在編練京營新軍上。

所以武勳的兩百人,不可能出現在文官的聯名奏疏上。

五十人,就是在京中高階官員的八分之一,無論怎麼算,這也是一股相當大的政治力量了。

這份奏疏送上去,其他人都會考慮這份奏疏中的意見。

否則有這麼五十個人反對,什麼預算最後也很難推進下去。

蘇澤沒有看具體的預算分配,而是翻到最後。

整個奏疏最後,就是聯名官員的簽名。

這些官員都寫上了自己的官職和姓名,並且改了自己的印章。

“都是四品以下官員?”

蘇澤疑惑的看向沈一貫。

蘇澤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工部郎中傅順和萬敬,還有國子監司業沈鯉。

自然也有申時行和沈一貫的簽名。

申時行說道:“這是肩吾兄的想法,這朝廷的銀子怎麼用,其實更要聽聽辦事官員的想法。”

“所以我們拜訪了六部九卿衙門的各司主官,聽了他們的意見,弄出了這份預算案。”

“雖然人多,但是肩吾兄說還需要有一個有分量的簽名,所以我們就找到子霖兄。”

蘇澤剛剛得罪了張居正,本來想要在這次預算分配上避嫌,卻沒想到又被沈一貫和申時行找上門來。

這不是要對著戶部懟臉輸出?

還有你申時行是什麼意思?你不是張閣老的人?

但在兩位好友的熱切目光下,蘇澤看向了這份預算案。

簡單看完,蘇澤終於知道,為什麼這份預算案能得到京師五十多名五品以上官員的支援了。

這是一份“面面俱到”的預算案。

一百萬節省下來的銀元,分別投入到軍事、吏治、民生、水利、教育等多個領域,幾乎是每個領域都照顧到了。

比如軍事上,預算案也是支援組建京師新軍的,但是京師新軍的預算砍到了四十萬銀元的規模。

就是這四十萬銀元,還有一部分投入到了武器生產,火藥廠鳥銃廠擴產上,又分了十萬銀元給水師,用來水師建設和在濟州島上建立軍港。

民生上再投入了一筆資金,設立更多的水泥廠,加快新式土樓的建設,並且修整京師的主幹道。

水利上的投資比較保守,主要還是因為冬季已經過了,不適宜開展大型水利工程,所以這些銀元都用在加固水壩防汛上。

吏治改革也分到了一筆銀元,用來將吏科培訓班從國子監內獨立出來,招募固定的老師授課。

甚至這份預算案,連報社、巡捕營這類的機構都照顧到了。

比如拿出五千銀元,仿效華陽獎設立獎項,用來獎勵寫出優秀新聞的編輯和採風使。

巡捕營也設立同樣的獎項,用來嘉獎優秀的巡捕。

蘇澤放下這份預算案,這份預算可以說是面面俱到,這也不由他不簽名了。

蘇澤只能提起筆,嘆息道: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