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國當文豪

第91章 炸藥小子諾貝爾

至於米哈伊爾,他會被每一個俄國作家記住的!

倘若這個獎項不僅僅侷限於俄國的話

涅克拉索夫剛剛想到這裡,就聽到米哈伊爾繼續笑著道:“目前的話獎項只在我們雜誌內評選,但過上一陣子或許還可以考慮在整個俄國內進行評選。要是發展的好的話,擴充套件到更大的範圍也不是不可以,甚至說也不用只侷限於文學領域”

聽到米哈伊爾的這番話,在場很多人只當這是一個還算有點可行性的幻想,但真要說的話,一個小小的獎項怎麼可能擴大到那麼大的範圍呢?

而且文學獎倒還好理解,不只是文學領域的話就有點奇怪了,米哈伊爾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其他人想到這裡就也沒再細想了,但涅克拉索夫卻是忍不住在這一部分停留了許久,本來只是覺得有點意思,但不知為何,越想就越是震顫,到最後腦子裡迴盪的只有米哈伊爾曾經說過的那句話:

“為了我們共同的事業!”

那麼是什麼事業呢?

涅克拉索夫沉默了許久,接著還是忍不住深深地看了米哈伊爾一眼.

感覺到涅克拉索夫的目光的米哈伊爾:“?”

怎麼感覺涅克拉索夫他看我的眼神很複雜,是這個文學獎項有哪裡不對他的胃口嗎

老實說,米哈伊爾自己當然沒想那麼遠,畢竟無論是什麼事情總歸還是要先從當下做起,至於說更遠的目標,那肯定就是一種暢想而已。

當然,硬要說的話,米哈伊爾覺得也有機會將未來的那些暢想變為現實,畢竟等他老了倒是也能立個遺囑什麼的。

順帶一提,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他們一家雖然是瑞典人,但在1838年的時候,他們全家搬到了俄國的聖彼得堡。

諾貝爾他爸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一位發明家,由於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設計了一種製造木輪的機器、設計製造了大鍛錘、改造了工廠裝置等功績,在1853年的時候,沙皇尼古拉一世這個大撒地為了表彰他,還破例授予了他勳章。

至於說諾貝爾本人,除了酷愛發明以外,他對文學也有長期的愛好,青年時期寫過一些詩,寫過劇本,晚年則開始創作小說,但他的很多作品還是被按上了“誹謗滋事、褻瀆神明”等罪名,等他一逝世後便被銷燬。

而儘管在成年之後,由於技術發明與商務發展兩方面的事務極為繁忙,他的業餘時間很少,但他對文學的愛好與他對科學的愛好一樣始終如一。可以說,文學與科學是諾貝爾的兩大精神支柱。

那麼問題就來了,假如諾貝爾這個炸藥小子如今在聖彼得堡的話,那麼他確實有可能看到米哈伊爾發出去的那些作品,然後米哈伊爾應該

怎麼越想越感覺事情不對勁了起來.

就在米哈伊爾一邊回憶一邊有點難繃的時候,別林斯基也在這時問出了一個似乎很重要的問題:“那麼米哈伊爾,你準備為這個文學獎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呢?米哈伊爾文學獎?還是拉斯科爾尼科夫文學獎?聽起來似乎都挺不錯的。”

“我不準備帶上任何人的名字,因為這是屬於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榮譽。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而與此同時,任何人的生活或許也都將與這個榮譽息息相關。”

從沉思中驚醒過來,看著在場全都看向自己的眾人,米哈伊爾不自覺地就帶了點肢體動作,然後頗為鄭重地說出了這個獎項的名字:

“就叫‘納什’如何?雖然乍一聽有點奇怪,但我相信人們遲早會習慣它的。而等有一天它不再屬於我們所有人,它也就到了該被廢除的時候了。”

聽到米哈伊爾取的這個名字,儘管在場確實有人覺得這個名字不夠優美動聽,也沒有足夠豐富和高雅的內涵,但因為這是由米哈伊爾提出,在場的人對視了一眼後,便開玩笑一般地紛紛鼓起了掌:

“那今天讓我們在這裡祝賀‘納什’文學獎的誕生吧,米哈伊爾,或許你應該請我們所有人喝上一杯。”

“下次一定。”

在別人的掌聲中,米哈伊爾笑著擺了擺手,接著就忍不住將目光投向了牌桌道:

“現在的話,讓我們先打會兒牌吧。”

原本還在熱烈鼓掌的別林斯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