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國當文豪

第21章 寫給大眾的小說

儘管有些意外,但此時此刻在場的大多數人還是把目光投向了這位如今俄國十分罕見的窮鬼大學生,準備稍微聽聽是個什麼樣子。

當然,也有人不感興趣,就像是我們威嚴的房東帕甫洛芙娜,此時此刻已經重新回到了她的茶炊旁邊,以防有人趁亂偷喝上一些。

而餐桌上的那位小地主屠森巴赫,依舊在努力地往嘴裡多送些東西,無論外界什麼動靜都不能干擾他的決心。

在這樣一種略顯雜亂的氛圍當中,米哈伊爾站了起來,手上拿著的是剛到手的雜誌,翻到《萬卡》所在的那一頁後,米哈伊爾也是在做最後的心理準備。

說實話,雖然做過類似的事情,但像這種在人群中拋頭露面的事情,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後世的米哈伊爾也就是個普通大學生,還是那種苦讀二十年,出來就拿個五六千的那種。

哪幹過這種大活?

當然,經驗是有的。

原主的話,那是常常在大學裡跟人家揮斥方遒、激揚文字,糞土沙皇和貴族,那副慷慨激昂和激動的樣子,米哈伊爾現在回想起來心都要微微一顫。

而現在的米哈伊爾也不差,大學裡面搞過好幾次壓根沒人聽的小組彙報.

咳咳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米哈伊爾其實學過一點朗誦,也就是將自己的感情投入到自己要念的文章當中去,並且在合適的時候來上一個起承轉合,若是沒有這種能力,把小說念給別人那將會十分的尷尬。

說白了,跟演講一個道理,沒點技術的人家當你是放屁,有點技術的,就可以去啤酒館試試了.

而此時此刻,看著眼前這一個個再真實不過的當下俄國的普通市民,米哈伊爾醞釀了一下,終於是開口唸了出來:

“九歲的男孩萬卡·茹科夫三個月前被送到靴匠阿里亞興的鋪子裡來做學徒。在聖誕節的前夜,他沒有上床睡覺”

米哈伊爾唸的並不快,但是節奏掌握的很好,該代入情感的地方也是沒有一點害臊的意思,只是力圖能夠表現出小說中所想展現出的那個可憐的孩子的心情。

“你來吧,親愛的爺爺。“萬卡接著寫道,“我求你看在基督和上帝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吧。你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這兒人人都打我,我餓得要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