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

第313章 堅決

隨著舞臺幕布緩緩拉開,《家》的演出正式開始。

後臺,曾在《神探狄仁傑》系列當中出出演劉查禮、魯成、武攸德的李可龍瞧著徐容一臉倦怠,不大放心地問道:“不礙事吧?”

在《家》中,他出演覺新的三叔高克明。

他知道徐容最近一段時間很忙,匆匆來匆匆去,一直都是腳不沾地的狀態。

這臺戲能排出來,排出如今的效果,是他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兩位老爺子自不必說,畢竟是從青年時代就活躍在舞臺上,雖說藍田野老師闊別舞臺二十年,但大概始終沒遠離藝術圈、沒離開過人藝,對於人物的解構和重組愈發的登峰造極。

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兩個年輕人,徐容和袁雨。

大概也是得益於此,兩位老爺子排練期間整天樂呵呵的,雖然二老嘴上什麼都沒說,但是他明白二老最近一直心情不錯的源頭。

人藝後繼有人啊。

人藝的管理一直不同於其他單位,雖說是事業單位,但是建院之初,誰也不清楚院裡應該保持什麼風氣,於是不免向傳統的戲劇團看齊。

尊師重道。

也就形成了了很多和國際上的劇團完全不同的傳統,如一帶一、回爐班,嚴格說來,都是傳統戲劇團的風格。

也是因此,院裡退休的老人,也樂意把人藝當成家,當初大導對人藝徹底失望,出走之後跟個憤青似的在媒體上公然抨擊“人藝要完”,但當人藝需要他的時候,他仍毫不猶豫地選擇迴歸。

對於徐容,兩位老爺子並沒有多做評價,但是袁雨簡直被誇上了天。

於李可龍自身,他意外於袁雨的表現,但相比之下,徐容的進步是他覺得不可思議的。

作為內地第一小生,徐容的進院他不能不關注,也不可能不關注,其實最初他對院裡對徐容重視的態度,是不以為然的。

北電出身、影視演員,在他看來,徐容頂天也就是小號的王班。

只不過《雷雨》的排練、演出後,他徹底改變了看法。

新人進院要跑兩三年龍套,並不是人藝擺架子,而是要幫助新人重新夯實聲臺形表的基礎。

但是徐容就例外在這點,就像很多剛進院的新人至少需要苦練半年吐字歸音,可是人家來的時候是自帶的,根本不需要練,張嘴就來,至於大多剛畢業的學生最差勁、也是影視教學當中最不注意的聲,徐容的水平直追頂級演員。

但真正同臺排練開始,他感受深刻的卻非其他,而是令他似曾相識的超強舞臺控制力。

排練期間,他沒去試圖和徐容搶節奏,可是馬上就要演出,看到徐容的狀態,他的心一下就提了起來,一旦徐容出了岔子,演出的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回頭要是徐容的檢討貼在後臺,那樂子恐怕才鬧大了。

徐容臉上滌盪了一圈笑意,又很快落下,道:“三爸,沒事兒的。”

李可龍瞧著徐容平和的神情、聽著他略顯低沉的語調,心中不禁生出種大江前浪推後浪的無奈,徐容的天賦太好了,好的令人嫉妒,但只此他倒不會生出如此感受,最讓他感覺邪門的是,徐容的技巧相當豐富而且特別紮實。

不過隨著這段時間的瞭解,他也逐漸釋然,和絕大多數年少成名的明星、藝人、偶像以及混子不同,徐容平時多數的時間,幾乎全投入到了對錶演的探索,對於理論的研究和理解,縱然一些專門搞理論研究的紙上談兵家也比不了。

投入到了一項將他的命運徹底改變的事業當中。

這是很難得的事兒,他見過太多太多年輕人,在取得了一些成績,火了之後,逐漸忘了自己為什麼會成名、忘了自身的立身之本,直到某一天發現自己不紅了,同齡人都一個個都超過了自己,才突然意識到,原來並不是拍了戲才紅,而是拍好了戲才紅的。

“三位老師,準備上場吧。”

“好。”

“嗯。”

李可龍在前,徐容緊隨其後,演周氏的高茜落後兩人幾步,一副追趕過來過的樣子,三人上場的過程中,李可龍的聲音已然響起,但又不高。

“我有幾句話要跟你說,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這是表演當中的把背景帶上場,人物做某一件事,肯定不是從上了舞臺才開始。

也是諸多表演專業學生最深惡痛絕的一件事兒,因為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往往會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個全場攏共只有兩句臺詞的人物寫一篇不低於四千字的小傳。

徐容比李可龍高了一頭,亦步亦趨地跟在他的身後,稍彎著腰,露出認真聆聽的模樣。

可是他的認真像是強打出來的,稍顯僵硬的形體、麻木的神情,無不展示著他真實的狀態。

高茜追了上來,喊道:“明軒,你......”

“明軒。”李可龍立刻打斷了高茜的話,右手稍微抬起,指了指他,“你聽著。”

徐容站定了,輕輕地點了點頭,回道:“是。”

他的回應並不強,尤其是和李可龍洪亮的嗓門相比幾乎如同應付一般,“是”音落下,他抬起眼瞼瞧了瞧李可龍,聲調又稍微拔高了的點:“三爸。”

他的呈現,和排練時候稍微有點不同,排練期間,他並沒有分出這麼多層次,而是先抬眼瞧李可龍,然後才打起精神說話。

馬上就要和一個不喜歡的人結婚,而深愛的人卻要形同陌路,他此時有些神思不屬,但是長久以來的習慣,讓他又習慣性的對長輩畢恭畢敬。

“是”並沒有體現他的恭敬,但卻體現了他的心不在焉,而之後的動作和聲調,才是呈現封建禮教對於人的桎梏。

體驗是一方面的原因,而一個多月來的忙碌,彌補了他技巧上的不足。

高茜此時追到了徐容身側,問道:“明軒,你現在好一點了嗎?”

徐容稍微轉過身,道:“好多了。”

相比較之下,對母親,他並沒有拿出對待三叔高克明的尊敬。

人生經歷的缺失,如今透過王阿姨和小張同學的相處、透過所見到的一些其他母子間的相處模式,基本上已經補全,在他想來,作為本能的最信任的人,即使高門望族,母子之間也應當是有親情的。

而此時的觀眾席上安靜的沒有一絲雜聲。

人藝大劇場最便宜的票賣80,前排的賣680,學生打五折,如果因為自身的原因錯過了精彩的環節,那花的錢可就血虧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