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應闡攔住的道人,訝然瞧了他一眼:“是初入門的師弟?”“正是。”
道人瞭然,朝前一指:“除了宣講道法之時,座師通常都在聞道齋中。”
“師弟沿這山路而行,走到盡頭便至。”
“聞道齋?”
“不錯。”道人點點頭,也不多說,便道:“先行一步,預祝師弟修行有成。”
見道人悠然離去,應闡沉吟片刻,才邁開步。
沿著道人所指的山路,走到盡頭,果然有一小樓映入眼簾,匾上正是‘聞道齋’三字。
應闡從正門而入,驚覺齋中竟然已有不少同門,各種坐著,有的讀著道書,有的閉目養神,有的則在低聲閒敘。
忽然發覺有人入內,多少有些目光掃來。
應闡正覺疑惑,便有一名道童迎了上來,禮道:“這位師兄,今日已滿座了,不如明日再來?”
應闡不解道:“這是何意?”
“師兄莫非首次到聞道齋麼?”道童反而有些意外,說道:“一日時辰畢竟有限,座師也無法為所有弟子開解疑難,自然只能每日排座。”
原來這聞道齋,便是座師等候弟子請教疑難之所。
只是座師雖然願為弟子開解疑難,卻也實在分身乏術。
因此聞道齋每日只設九個名額,先到者可以入座,等候座師召見。
除此之外,還有不可爭位,不可插足,若前日已入座,不可接連而來……等等規矩,便不需贅言了。
“原來如此……”
應闡恍然,卻苦惱道:“我是來請座師傳授功訣,莫非也要每日排座?”
“原來是新入門的師兄。”
道童微微一訝:“既然是請授功訣,自然不需排座。”
“不過……”
他略一猶豫,才道:“總之,我先為師兄通傳,不知如何稱呼師兄?”
“應闡,闡幽明微之闡。”
“應師兄,還請稍候。”
應闡一拱手道:“有勞童子。”
道童點點頭,登上二層而去。
他這一去,便是近一個時辰,再現身時,有名青年與其一道,從二層下來,出了聞道齋去。
道童相送青年出門過後,才尋到應闡,禮道:“座師在為他人開解疑難,小童不敢攪擾,卻讓師兄久候了。”
“無妨。”應闡道:“不知授法之事?”
“座師會為師兄授法。”
道童斟酌著道:“不過,傳授功訣,不是片刻之事,今日已已經開始為弟子開解疑難,卻不好中途停滯。”
“師兄恐怕要等到最後一位,座師才會召見。”
“若不成,也可待明日再來。”
“無妨。”應闡鬆了口氣,說道:“便不待明日了。”
道童點點頭,道:“既如此,師兄可在空座之上等候。”
聞道齋中,不過九個座位。
不過先前已走了一人,應闡便在他空出的位置上,落座下來,靜靜等候。
這一等,便是一日晨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