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闡在聞道齋中等了一個白晝。
直到餘照成霞,最後一位弟子向座師請教過了疑難離開。
終於等到道童上前一禮:“師兄,請隨我來。”
應闡睜眼起身,沉著拱了拱手,便隨道童登上二層,來到一間靜室之前。
靜室之中,陳設簡潔,唯有兩張蒲團相對,間隔著一小桌,爐中燃香。
座師就閉目坐於其中一張蒲團之上,正對門戶。
衛雲說,玄成山的座師,都是由門中長老擔任,卻沒想到這位座師,竟是一位面如冠玉、長衣素白的青年道人。
道童停在門口,躬身禮道:“座師,應師兄已帶到。”
座師淡淡道:“進來吧。”
“是。”
“師兄,請入內吧,小童在外守候。”
應闡點了點頭,走入靜室。
道童等其入內,便把門戶輕輕掩起。
應闡頭也不回,只是走近座師身前,恭敬一禮:“弟子見過座師。”
座師這才緩緩睜眼,說道:“且落座吧。”
“謝座師。”
應闡依言在蒲團上坐下,便聞座師說道:“應闡,入道院四百二十八日修成玄光,昨日拜入本宗?”
“正是。”
座師微一點頭:“昨日,道籍司已將你的資訊傳訊予玄成山。”
“在道院中,修煉的是《一元煉炁經》?”
應闡自然應是。
“善。”座師聞言,又一頷首:“你能修成此經,可見悟性上佳,能於四百日內突破玄光,可見資質不俗。”
應闡忙道:“座師過譽了。”
“本座並非是讚譽你。”
座師淡淡道:“只是由此可見,你的天資足夠,可以修行上乘道法。”
“且你修煉的《一元煉炁經》,乃是門中高修之智慧整合。以此經修成玄光,轉習門中的許多高深法門,皆可一氣呵就,而無礙難。”
“是。”應闡認真道:“還請座師指教。”
“好叫你先知曉。”
座師聲容微肅:“我玄都派門中,傳有‘三經五書’共八大真傳,除此之外,還另傳有上乘道法一十二門。”
“其中三部真經,過於高渺,非丹成上品者不可修習,不在考量之中。”
“此外五書並十二上法之中,合你修行的當有十四門之數。”
“三經五書,一十二門上法?”
應闡正自神往,聽聞此處,心中不由一震:“弟子,可以得授上法乃至五書?”
“你以為,道院為何會有十年之期?”
座師道:“能在十年期內修成玄光,對於本宗而言,便是載道種子。”
“本宗傳承道法,不傳予載道種子修行,留著又有何用?”
“不過,你也莫要高興太早。”
其話鋒一轉:“修習上乘道法,絕非易事,若是不得真意,對於道途而言,未必要比修習尋常功訣更佳。”
“本宗門人何其眾?當中凡屬根基上乘,天資可佳者,皆能得授上法乃至五書。”
“但能不畏險阻,修行有成者,不足百千之一,多是中途而廢,轉習其它功訣,求數百年的逍遙去了。”
應闡心中微凜。“好了。”座師道:“可還有未了然之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