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卻不自禁,冒出一個新的想法。須知此時停下,法力雖是煉成了,煉氣卻不能算入門。
因為法力沒有容身之所,除非應闡一直搬運運轉,否則至多十幾、數十日內便會散為元氣。
而要將法力長久保留下來,唯有開闢玄竅。
何謂玄竅?
蓋虛極靜篤,無復我身,但覺杳杳冥冥,與天地合一,而炁醞釀於中,乃修煉之最妙處,故謂之玄竅。
玄竅便是煉氣修士容納法力的關鍵所在。
煉氣境界的修行,便是煉成法力,再以法力開闢玄竅,如此一步一步積蓄下來,直到打通天地脈關,使內天地與外天地產生交匯。
但這是門極為精巧的功夫,既要有足夠強的法力,能把玄竅衝開,又要有足夠精細的控制,能不傷及玄竅。
否則開闢玄竅不成,反傷己身不說,下次再想衝開這個玄竅,也會變得愈發艱難。
在應闡認知之中,《一元練炁經》的法力雖然強橫,但是難以控制,因此他本沒有想著一蹴而就。
只是眼下這般景況,與他的想象並不相同……
應闡始終沒從定中退轉,維持著法力的搬運,確定自己能夠掌控自如,當機立斷開始開闢玄竅。
他於極靜之中,尋得內天地之關竅所在,再將法力分出一縷,凝為毫針,遂如穿針引線,將其‘刺’入玄竅——
只一剎,竟便將之衝開!
應闡既喜且驚,喜的無非衝開玄竅之易,驚則因為法力之強橫,果然不是虛言。
先前控制來得輕鬆,還道《一元練炁經》只是言過其實,如今一看才知厲害。
不過法力越強,進入玄竅後便越要當心。
應闡小心翼翼控制著這一縷法力,依照《一元練炁經》中的法門運轉,將玄竅緩緩撐開的同時,又散入玄竅之中,使其變得穩固、堅韌。
待到這縷法力耗盡之前,便再往裡送入一縷,依次反覆……
昏暗的臥室中,應闡的氣機漸漸跌至谷底,似乎比法力未成之時更加不如。
但若真有通曉道法之人在此,觀其玄息杳杳,綿綿悠長,便知道這反而是有修為的體現。
因為其法力已俱藏於玄竅之中,煉氣入門矣。
——
不知不覺,日月幾轉。
應闡終於雙目一睜,眸中神光灼灼如炬,一時竟是照得斗室生白。
應闡若有所覺,遂把精氣神收斂,這點異象很快隨之退去。
但他心中依舊振奮,只因這初次煉氣實在圓滿,不僅成功煉成法力,更是一氣呵成,開闢了三個玄竅!
雖然此時玄竅之中,幾近空空如也,但仍由不得應闡不喜。
煉氣這一關的修煉,本來也是根基功夫。
有何進境,依據玄竅的開闢便可為準,總共分三十六步,即開闢三十六個玄竅,便算圓滿。
雖說先易後難,但是應闡一氣開闢三個玄竅,怎麼也足以稱道一句精進勇猛了。
入道院逾四十日,總算叩開修行之門,得見一隅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