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應闡和李玄英二人,早早便出了門。
攀上峰頂,採煉紫氣之後,又往鶴池坊一行。
鶴池坊是道院中一個頗為特殊的地界,生活著許多仙鶴。
據說最早之時,這些仙鶴是生活在霞棲湖畔,與道院弟子共居的,但是後來不知為何,還是搬到了鶴池坊中。
而應闡和李玄英,之所以道鶴池坊來,卻是為了借乘仙鶴,馱他們二人前去舫會。
不錯,那萬山舫市的雲舫停泊之處,距離道院頗有一段路程。
雖然以兩人的腳力,真要去往不是難事,就如上次救援老猿之時一般,埋頭趕路,至多一日一夜便能趕到。
但那一次,一來是已止靜了,二來也是事態緊急,還要帶著小白猿兒,如今卻不必再耗時費力。
兩人還未入鶴池坊,便已聽聞其中仙鶴,清唳起伏。
應闡忽然想起,自己初至道院,便是一頭仙鶴馱著他而來。
也不知道那頭仙鶴,是否也是生活在鶴池坊中?
鶴池坊中,幾乎沒有人影。
坊中仙鶴,雖然都是道院登記在冊的靈禽,但是並非道院所圈養的。
它們只是居住在這裡,並且願意依附道院,依附本宗而已。
因此平日裡也不需要什麼人來照料,只有一位當值的道人,偶爾負責登記一下,仙鶴有無異常狀況,有無弟子借乘仙鶴,去向又是何處……等等雜事。
李玄英不是第一次借乘仙鶴了,輕車熟路帶著應闡,尋到當值道人,說出來意。
當值道人也不意外,一邊提筆沾墨,登記了兩人的名姓何去向在冊,一邊淡淡說道:“師弟知道規矩吧?”
“借乘仙鶴,要自備玉露丹為酬勞。”
“除此之外,若你所求的仙鶴不願,便不可以強求,坊中仙鶴不少,另尋一頭便是……”
“小弟省得。”
李玄英揖手一禮,便帶著應闡離開。
玉露丹是一種能夠洗滌雜氣的丹藥,不算十分珍貴,但很是為精怪所喜。
應闡瞭解到此丹後,便特意在丹坊購了一些,想著能對彩雀兒有些幫助,如今倒正派上了用場。
兩人帶著玉露丹,向鶴池坊的深處走去,甚至不曾如何尋找,便有仙鶴注意到了他們。
道院弟子,來到鶴池坊中的原因,顯而易見。
很快,便有一頭高大的仙鶴,飛落到兩人身前,微微垂下頭顱。
李玄英取出玉露丹奉上,仙鶴卻不去接,而是作出傾聽之狀。
李玄英這才一拱手,說道:“勞駕鶴君,馱我們去萬山舫市的舫會。”
這些仙鶴實在聰穎,不僅聽得懂人言,甚至還知道萬山舫市的舫會在何處。
這位‘鶴君’聽了,還作出了深思之狀,片刻,才從他手中啄去了玉露丹。
李玄英見狀一喜,便招呼著應闡道:“師兄,一齊吧。”
應闡見著鶴君高大,馱上兩人綽綽有餘,而且它亦沒有反對之意,這才隨著李玄英一起,輕輕躍到了鶴君背上坐定。
這時鶴君才昂起頭,長聲一唳,旋即雙翼一振,沖天飛起。
又一次乘仙鶴遁入雲中。
應闡已非復以往,鎮定而坐,甚至不需如何保持平衡,只因這位鶴君飛行實在平穩,似還有些御風之能,一路都飛行在輕柔的清風中。
此去畢竟遙遠。仙鶴飛行雖快,也不可能瞬息即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