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圈子的競爭熱鬧無比,沉浸了半年的網際網路圈子在七月初也鬧出了很大的動靜。
7月9日,嘀嘀旗下25款APP被全部強制下架,繼本月2號暫停新使用者註冊,4號主APP嘀嘀被下架之後,又是一次致命的一擊。
“資料安全方面我們尉來也要注意一些,不要引起什麼不必要的誤會,尤其是在做導航資料之時的道路採集,這一點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北美新公佈了國外公司管理法,我們同樣會在今年的9月1日正式實施資料安全法,這也算是一種反制,科技方面的脫鉤實際上一直在進行著,無論是哪個老頭亦或是我們,大家的態度其實都是一樣的。
如果說在2018年爆發初期,可能還有一點幻想,但現在基本已經不可能了,大家都在默默的發展著自己,做著科技競賽。
在資料安全方面,大家是針鋒相對。
自高德地圖被檀錦程收購,私有化退市之後,在資料安全方面就採用了嚴格措施,在所有企業當中,高德地圖的資料安全是最高階別的。
嘀嘀不顧國內監管層的提醒,強行去往美股上市,在6月30日登陸美股,整個過程為了規避監管,嘀嘀管理層可謂是相當的低調,低調得一點都不像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嘀嘀在6月30日上市之前在私募市場上的估值已經超過620億美刀了,IPO更是奔著千億估值而去的,雖然沒有拿下千億估值,但是上市首日的表現還是不錯的,當天市值一度突破了800億美刀,成為全球除優步,特斯拉之外市值第三高的出行公司。
如果把尉來計算在內,那麼嘀嘀就是全球第四大出行公司,老實說上市之前620億美刀的估值,對於嘀嘀來說並不高,成立已經九年的嘀嘀,在上市之前單單融資就達到了210億美刀了。
620億美刀,也不過三倍左右的投資回報,上市當天最高也不過四倍收益,這對於動輒投資回報率幾十,幾百倍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真算不上有多大的泡沫。
無可厚非,高達210億美刀的融資,九年的時間,前期的投資方也確實有退出的需求,如軟銀,騰迅,優步這一類的前期主要投資人,他們的投資是利用基金的模式投入,還有其他投資人的錢。
如今基金到期,一級市場無人接盤的情況下,這類大型投資機構迫切需要在二級市場上變現,而在增速放緩,開發新業務以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嘀嘀也需要透過IPO來籌集更多的資金來應對接下來的運營。
哪怕是嘀嘀的創始人陳維認為嘀嘀推遲上市比較合適,然而被資本深度裹挾的嘀嘀卻還是選擇頂著監管層的警告偷偷上市,且還選擇的是美股。
九月份資料安全法正式實施之後,嘀嘀的估值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且到時候若想要到流通盤更大的美股上市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嘀嘀的管理層,亦或說是他背後的資本想採用之前網際網路的那套打法,就是套用拼夕夕,阿狸當初上市之時的打法,先上市再整改。
企圖用這種老套打法的嘀嘀,顯然對於政策的解讀有了嚴重的誤判,套用電影臺詞裡的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大人,時代變了。”
嘀嘀上市前幾個交易日的表現也非常的精彩,第一個交易日一度大漲超過18%,雖然最終只是微漲1%,但第二個交易日卻是依舊延續著樂觀的情緒,7月1日當天上漲9.8%。
然而,嘀嘀的狂歡也僅限於兩個交易日,自2號面臨真正的監管到來之時,嘀嘀的股價就一路狂跌,至7月9日旗下所有APP全面下架,嘀嘀股價報收11.21美刀。
十天之內,市值縮水180億美刀,而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中概股的上市,幾乎處於全部暫時狀態,如滿幫,還有尋求上市的位元組都終止了上市計劃。
與嘀嘀一樣,高德地圖同樣也是敏感行業,不過歸於檀錦程手下之後,檀錦程對於高德的管控從來沒有放鬆過,做生意嘛,懂事才是最重要的。
高德地圖最初獨立的狀態雖然更加有利於管控,但對於企業的發展以及戰略卻是有著不利的,併入橙子集團之後,高德地圖迎來了非常大的發展機遇。
與資本市場合作更加的緊密,也讓其他企業對於合作更加的放心,如今高德地圖雖然依舊還是以廣告以及商業服務為主營業務,但是企業服務以及其他服務的佔比已經達到了40%。
車企,物流公司,電商平臺,資料服務,政企合作等等,均是高德地圖的業績新增點。
嘀嘀尋求快速上市,與高德地圖也有一定的關係,高德如今的月活度超過六億,日活超過一億,穩穩的佔據地圖服務商第一的位置。
手握大量使用者的高德,又有著地圖服務優勢的高德地圖,對於網約車服務同樣覬覦已久,憑藉著聚合平臺的模式,高德成為僅次於嘀嘀之外的第二大打車平臺。
出行的需求,匯入的橙子生態,高德再加上T3平臺以及各大車企自己的出行公司,都給嘀嘀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高德的資料全部存在國內,本身也沒有單獨上市,另外財務資料方面,高德地圖也不公佈具體的資料,只是併入到橙子創新業務板塊。
透過這種合規又模糊的方式,讓高德儘可能的不引起資本市場以及北美方面的注意,至於說潛在的風險,檀錦程根本不在乎,北美方面想要高德的資料,檀錦程根本不可能像是嘀嘀那樣的理睬他們。
大不了就把美股的橙子科技給私有化退市了,反正目前橙子目前在港交所混得也是很好,隨著雙方關係的變化,港交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科技,新消費,網際網路企業在港交所上市的越來越多,如阿狸,京冬,某團,某手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或是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或是直接登陸港交所。
嘀嘀如果不是太著急,又執意登陸美股的話,在取得監管層批准的情況下,去港交所上市可能不會發生最終退市的劇情。
檀錦程個人以及巨量引擎在嘀嘀身上的投資經過多輪稀釋之後,持股並沒有多少,連財務投資者都算不上,屬於一般性的股東。
在上市當日,巨量引擎二級投資部門就按照檀錦程的意思把這些股份拋售一空。
剩餘的嘀嘀股份,只拿到了1.2億美刀的現金投資收益,這筆投資算不得多賺錢,還不如當年快車轉讓時的收益率高,檀錦程其實也沒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六月份他正好身處北美,他還真不記得提醒成林峰拋售嘀嘀的股份。
正常情況下,巨量引擎對於這種IPO成功的專案,會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再根據市場表現找到合適的時間退出或者增持,嘀嘀上市前傳聞很多,多數是監管方面。
但是能成功上市,讓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定的誤解,認為嘀嘀不會面臨像阿狸那樣的強監管,前兩個交易日股價的表現也是基於這點。
2021年一月至六月,中概股指數上漲20%,美股科技股普遍30到50倍的PE,如果說嘀嘀沒有面臨強監管,短期市值突破1000億美刀幾乎是註定的。
從長期思維來看,無論是對標優步還是某團,嘀嘀的市值都應該是在1200億美刀至1500億美刀,甚至能夠衝擊2000億美刀市值的存在。
然而,沒有如果。
“嘀嘀所有的APP都下架了,整改時間不可能短,這段時間是高德在打車業務方面發展的一個機遇,你們要把握住這個機遇。”
嘀嘀出事之後,檀錦程第一時間來到了高德的總部。
網際網路出行,之於車企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存在,網約車的快速增長,無論是B端還是C端使用者,都給新能源車企帶來了不少的銷量。
B端市場自必多說,C端市場也有不少人買上一輛新能源汽車去跑網約車,雖然如今開網約車早就已經沒有那麼賺錢了,但至少是一個還算穩定的收入來源。
另外,外賣騎手與網約車司機這兩大就業新行業,為什麼會如此的吸引人,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提現方面,實時到賬,這給大部分經濟狀況不佳的群體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在工廠上班,工資至少得壓上個十天半個月,拿錢的日子雖然固定也穩定,但終歸是不方便的,很多經濟窘迫的人員根本就等不到發工資的日子。
而外賣騎手跟網約車司機就不同了,雖然每日的收入不見得有多少,但累積起幾天的收入,也能解決一下燃眉之急。
“是的,我們這邊已經制定好了相應的爭奪司機的計劃。”
高德的CEO依舊還是成武,這位高德的創始人並沒有如前世一般在阿狸收購之後漸漸淡出高德的運營當中,依舊主導著高德的一切。
成武的運營策略與檀錦程類似,也是以技術為先,對於高精地圖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佈局很深,高德現在幾乎與國內主流的車企都有著合作,涉及汽車行業非常深。
2021年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爆發期,L2智慧輔助駕駛系統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20%以上,在這方面,高德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檀錦程給成武的指令就是不需要高德賺錢,但是需要他們在技術上搞出點東西出來,這對於出身測繪專業的成武來說,非常對胃口,也是他一直留在高德的原因。
這些年以來,成武推動了高德與更多的車企合作,提供自動駕駛專用地圖,與ZF合作,參與智慧城市交通專案,鞏固B端優勢,探索車路協同。
目前正在推進的是與地方ZF合作測試V2X車聯網專案,提升高德在智慧交通領域的不可替代性,用技術壁壘而非補貼戰競爭,避免與嘀嘀,某團直接血拼。
“哦?說說看,你可是一向對於擴張很謹慎的人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