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調集船隻自然是為了開戰。
隨著他麾下的軍隊人數急劇膨脹,低效的陸上運輸已然無法滿足他的需求。
要想發揮靜河的航運優勢,那就需要武裝船隻來保障水上航路的安全。
水軍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沉澱的兵種,絕非陸軍那樣可以速成。
假使林恩從現在開始造船並訓練水軍,沒個五六年壓根就沒法成型。
時間不等人,他只能先將就著使用現成的水上力量,也就是三河城各商業行會的武裝商船。
北境民風剽悍,陸地上有馬匪,水上自然就有水匪。
三河城的武裝商船都擁有相當豐富的水上作戰與護航經驗,此前還曾奉市議會的命令劫掠林恩麾下的河沼縣,卻被他的橫江鐵鏈給拒之門外。
利昂坐在林恩的右手邊,他起身回道:“大人,我在去年十二月就已下達了命令,現在各行會的商船都在加緊整修,到今年三月,市議會方面應當可以提供大型河堡船一條,中型運輸船約二十條,以及五十條左右的小型突擊船。”
所謂河堡船,顧名思義,就是形似堡壘的大型武裝船隻,其外層鋪設了厚重木板,可以輕鬆阻擋弩箭,還能裝配小型投石機,是專業的作戰船隻,長度往往超過四十米。
以三河城的富庶,也不過能供養一條這樣的河堡船。
由於多年未經戰事,這條船收在幹船塢裡已經好幾十年了,現在正在加緊修繕。
中型運輸船就是所謂的武裝商船,既可運輸人員物資,也能配備箭塔與弓弩手,充當水軍的中間力量,通常可載六十到一百人。
小型突擊船其實就是舢板船,一般沒有船帆,只能坐十來個人,靠船槳提供動力,適合快速衝鋒與登船作戰。
這七十來條船,就是林恩可以調動的全部水上力量。
寒磣嗎?當然挺寒磣。
但放在北境的大環境下,這已經是一支相當可觀的水軍了。
北境的內陸地區對於水上力量並不重視,絕大部分領主都沒有專業的水軍。
像是南邊的鏡鐵伯爵,其領地上的自治市規模較小,連一條河堡船都拿不出來。
若是他與林恩爆發衝突,那麼林恩可以憑藉水軍優勢輕易封鎖鏡鐵領的河道與港口。
但沼地公爵在北境內陸是個例外,他的老巢金鹿堡位於湖心島上,該湖又有天然水道連通靜河。
因此歷代沼地公爵對於水軍建設都相當上心。
據說金鹿堡方面能夠調動三條河堡船與五十條以上的中型船隻,小型突擊船更是多達百餘艘。
比起這等規模的水軍,林恩能調動的水上力量就有些不夠看了。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還是要將靜河航道給利用起來。
這是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假設他明年要出動六千人的軍隊進攻沼地公爵領,如果一切軍需物資都走陸路,那或許要近兩萬民夫晝夜運輸才有可能滿足前線需求。
三月是春耕的時節,林恩不可能讓兩萬人放棄農業生產去運輸糧食。
這是在透支領地未來的戰爭潛力,是捨本逐末的賠錢買賣。
而若是走水路,那三河城的這二十條中型運輸船就能保障軍隊的一應需求。
所耗費的民力物力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這也是為何古代東方會重視運河開鑿,且大型城市往往都分佈在大江大河之畔。
在工業革命之前,水路的運輸效率比陸路要高出十倍還有餘。
沒有統治者會放著高效的水運不用,去強行使用低效的陸運。
“利昂,下週我會親自去船塢視察,希望你能給我一個驚喜。”林恩給了利昂一個眼神鼓勵,並示意他坐下。
“市議會絕不會令大人失望。”利昂同樣被授予了榮譽騎士頭銜,正愁沒地方表現自己呢。
可利昂那邊話音剛落,立刻就有在場議員唱了反調。
“大人,如果您想要征服金鹿堡,我認為還是儘可能透過陸地進行運輸較為妥當,以金鹿堡周圍地帶的富庶程度,您的軍隊甚至可以就近解決軍糧問題。”
唱反調的不是別人,正是三河城的釀酒行會會長,本名貝隆,因體型肥胖而被人戲稱為‘酒桶’。
貝隆倒也不是反對林恩對外征伐,釀酒行會的三條運輸船已經完成了整修,並做好了隨時上戰場的準備,他主要還是顧及金鹿堡強悍的水上力量。
順帶一提,貝隆曾協助林恩穩定三河城的戰後秩序,因此得以保留議員席位,還得到了一枚榮譽騎士勳章。
他的意見其實也是市議會大部分議員的意見。
這年頭軍隊出征哪有自己解決糧草問題的?不都是靠就地徵收麼?
若是農民們不願交出糧食,那就直接開搶唄!
此前沼地公爵洛泰爾遠征王冠領地,就沒消耗金鹿堡裡的一粒存糧,都是靠就地徵收和縱兵劫掠。
對此,林恩只是淡然回道:“貝隆,我的軍隊不一樣,而且我並不是要給金鹿堡帶去毀滅,而是要徹底征服那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居民。”
他知道,要想扭轉社會的普遍風氣相當困難,可這些責任是他必須要承擔的。
去年秋季,他的軍隊的確在湍流郡徵收了一些糧食。
但那畢竟是豐收的秋季,徵收一半的糧食農民們餓不死,也有種子確保明年的春耕。
可若是在春季強行徵收農民們的糧食,那就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
陷入絕境的農民能幹出什麼事,現在的王冠領地就有樣本。
林恩可不希望自己所征服的土地遍佈盜賊馬匪,這樣他不僅要派出大批軍隊長期駐紮,還會損失大量的優秀勞動力,簡直就是虧本到家的買賣。
隨後他環顧在場議員,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在顧慮什麼,的確,金鹿堡擁有一支更強大的水上力量,但我並不是要跟他們正面交鋒,我自然有我的辦法,市議會只需要執行我的命令,儘快準備好船隻與船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