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文聖

第191章 《龜雖壽》!賀壽詩,投名狀!

洛京。

大雪。

陸府正廳內,賀壽之人絡繹不絕,卻鮮有真正能撼動朝堂的頂尖人物。

陸老太爺拄著紫檀柺杖,含笑凝視眼前二人——兵部尚書殿閣大學士唐秀金,翰林學士武思奇。

此二人,皆是他當年擔任右宰相、主考春闈會試時親手拔擢的門生,如今早已躋身朝堂中樞,位列翰林學士、殿閣大學士之尊。

只可惜,他任宰相,那已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

自他致仕後,陸府再未出過六部高官,聲勢漸衰。

人走茶涼,日漸落寂,這在朝中也是尋常事。

今日壽辰,並未大操大辦,這兩位位高權重的門生竟聯袂登門賀壽,倒是讓他心中略感寬慰。

廳堂內,炭火微紅,茶香氤氳。

陸老爺子輕撫長鬚,笑吟吟道:“聽聞唐公今歲執掌春闈,倒是巧了。

老夫那不成器的曾孫陸鳴,明歲恰逢大比之年。”

他頓了頓,柺杖輕點地面,嘆道:“勉強考中舉人,資質駑鈍,難成大器。不過.”

渾濁的眼中精光一閃而逝。

“若蒙唐公稍加指點,看看是否可堪雕琢,老夫便心滿意足了。”

他抬手虛按,“至於能否登科,全憑天意。”

兵部尚書唐秀金聞言朗笑:“恩師言重了!”

——當年若非座師提攜,何來他今日之位?

如今他既有幸執掌春闈會試,莫說指點,便是保個進士出身又有何難?

橫豎三百個進士名額,安排一位陸氏子弟,不過舉手之勞。

陸老爺子目光微轉,落在武士奇身上,溫聲道:“士奇近來可好?”

武士奇聞言,肅然起身。

他雖比不得唐秀金青雲直上,卻也憑著苦熬十年,終得翰林學士之位。

只是這些年在翰林院,終究難有寸進。

“學生此來,是向座師辭行的。”

他深深一揖,聲音沉穩,“奉陛下旨意,即日啟程北上,鎮守天山要塞——北庭城。”

堂內炭火“噼啪”一響。

“那北庭城.”陸老爺子眉頭微蹙,“乃塞北道,天山下的咽喉之地,這些年常受蠻妖侵擾?”

“正是。”

武士奇挺直腰背,“邊關守軍力薄,損耗嚴重,需一位翰林學士坐鎮。學生.已主動向陛下請纓,此去守邊十年。”

窗外風雪呼嘯,似在應和這番鏗鏘之言。

“守邊十年?”

陸老爺子眸中微微動容,握著紫檀柺杖的手微微一緊,渾濁的眼中泛起追憶之色。

窗外的雪光映在他溝壑縱橫的臉上,顯得格外蒼老。

“塞北苦寒、孤寂,度日如年十年,那可是不容易啊!”

他輕聲嘆道,聲音裡帶著久經歲月沉澱的滄桑。

再加上,蠻妖日夜襲擊,血流成河。

更是艱難!

前往北庭城守邊十年,恍如隔世!

燭火在武士奇堅毅的面容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翰林院雖清貴,卻如同金絲籠中鳥。

學生蹉跎十載,無望升遷殿閣大學士,至今一事無成.”

他忽然仰頭飲盡杯中殘酒,喉結滾動間,似要將滿腔鬱結一飲而盡。

“與其在翰林院虛度光陰,不如去那北庭城搏個功名,不枉此生!”

他重重放下酒杯,眼中燃起久違的銳氣,“縱是馬革裹屍,也好過老死筆硯之間!”

“若非兵部職司在身.我倒真想隨武兄共赴北庭,持劍斬妖,何等快意!”

唐秀金指節微微發白,他聲音裡帶著幾分嘆氣和自嘲。

三省六部看似位極人臣,實則日日困於朝廷黨爭傾軋。

那些冠冕堂皇的奏章背後,盡是些見不得光的算計,培植自身勢力。

真正做事,反而不多。

原本這次春闈,他也打算作壁上觀,不參與各方勢力對主考的爭奪。

卻不料聖心獨斷,竟欽點他為主考。

這倒讓他看到了轉機——或許能借此機會,為朝廷多選拔些懂兵家計程車子,儲備一些真正知兵善戰的俊才。

雪映軒窗,三人敘話方罷。

陸老爺子執紫檀鳩杖徐起,霜須映著窗外雪色,眼角笑紋如梅枝舒展:“雪晴正好,且隨老夫移步後園。

我那曾孫陸鳴邀了百位舉子,正在涵雪暖閣辦文會。

這些年輕人鬥詩半日,想來已攢下不少珠玉文章。”

他抬手指向迴廊盡頭,但見數十盞琉璃宮燈懸於梅枝之間,將積雪照得晶瑩剔透。

隱約可聞擊節吟詠之聲伴著梅香傳來。

兵部尚書唐秀金與武士奇整衣相隨,跟陸老爺子,朝暖閣方向行去。

三人踏著新鋪的猩紅氍毹,積雪在靴底發出細碎的聲響,宛如碾碎了一地碎花。

暖閣茜紗映雪,融融燭光透窗而出,映得滿室生輝。

閣內百餘名舉子衣冠濟濟,紫袍公子們正低聲笑語。

雖陸府號稱舉辦“大雪文會”,但是眾人心知肚明為何而來,皆無心於詩詞文章。

聞珠簾微動,炭火“啪”地一爆。

眾人心頭一凜,紛紛噤聲。

陸老爺子拄杖而入,身後跟著兵部尚書唐秀金與翰林學士武士奇,在暖閣入座。

滿座舉子如驚雀收羽,霎時肅然,齊齊躬身行禮:“學生叩見陸老太爺!叩見唐公!”

“見過武公!”

暖閣內炭火輕響,落針可聞。

方才還談笑風生,不可一世的舉子們,此刻卻屏息垂首,不敢高聲。

唯有一雙雙眼睛,仍忍不住悄悄瞥向主座——那位鬚髮如雪的老者身側,赫然坐著威儀深重的兵部尚書唐秀金。

滿座舉子心中雪亮——縱使濟濟一堂,能入唐尚書法眼者,不過十之一二。

他們踏雪而來,明為陸老太爺賀壽,實則醉翁之意,盡在春闈。

若能得唐公隻言片語點撥,或可窺得一絲天機;若僥倖得其青眼,更是鯉躍龍門,青雲可期!

此刻暖閣內雖炭火融融,眾人心頭卻似懸著一柄寒刃——唐尚書目光所至,便是他們春闈功名的分野。

陸老爺子目光慈和,緩緩掃過滿座新科舉子。

能入此陸府暖閣者,無不是大周萬里挑一的俊才,抑或神通廣大的權勢門閥世家子弟。

這些人裡,不知有多少日後會成為唐秀金的門生。

當然,陸府撮合成了這份機緣——這對陸府的子弟來說,也是一場人脈情分。

陸家也急需扶持新一代,支撐起龐大的家族。

陸老太爺笑吟吟地望向唐秀金。

卻不知,唐秀金意屬於誰?

如何從眾人之中,挑中滿意的門生?!

唐秀金神色淡然,從廣袖中取出一卷金絲裝裱的經卷:“今日為恩師賀壽,門生別無長物,唯有前朝大儒手書的《山河注經》殘頁,為賀禮相贈。”

那經卷甫一展開,頓時金光流轉,滿室生輝。

閣中的眾舉子無不屏息——大儒注經,這可是相當珍貴的遺寶,對悟道大有益處,極其稀有!

兵部尚書唐秀金獻禮之後,便再無多餘的任何表示,坐在暖閣內的一副太師椅,垂眸斂息,再無言語。

滿座百餘名舉子面面相覷,心中驚疑不定——這位兵部尚書,今日竟真只是來給老爺子賀壽的?

難道對他們眾舉子,沒有什麼話語訓示?

唐公一句話都不說,

讓他們猜?

紫袍公子李俊秀眸光一閃,指尖在袖中輕叩,飛快尋思。

不對!

唐公如今新任春闈主考官,是何等人物?

他既親臨陸府,又肯在這文會上接見他們這些舉子,一言一行,豈會毫無深意?

李俊秀目光落在那捲文寶上,忽如醍醐灌頂——

[唐公給陸老爺子送禮!]

唐公這分明是在點醒他們——座師與門生,本就是一場回報。

今日,唐公這位門生給座師陸宰相送上一份《大儒注經》,這便是門生對座師的報答!

暖閣炭火噼啪作響。

紫袍公子眸中精光一閃,思緒電轉——心中瞬間反應過來,猜透唐公的暗示。

可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