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文聖

第84章 府君問道,滿座皆驚!(今日完成8千字)

沈織雲、趙子祿等人,心中卻在暗喜揣測,院君大人,莫非在暗示——這可能是府試的秀才考題?

東城門樓,大堂內一片寂靜。

裴驚嶷老夫子撫須沉吟,忽而側目瞥向一旁的江行舟。

這少年神色平靜,既無羞愧,亦無自得,只如古井無波。

裴夫子深知這私塾門生的脾性——若不點他,他絕不會主動出聲,愣是裝不知道。

可若真點了他的名,說出來的答案,往往出人意料的驚喜。

“行舟。”

老夫子忽然開口,聲音不大,卻令滿座為之一靜。

“你可知曉,才氣本源?”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若是知曉,便說一說!”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眾府家主,舉人、進士們,目光齊刷刷投向那沉默的少年,不由疑惑。

裴驚嶷老夫子不由笑道,“諸君或許不知.我這門生,不點他名起來,他是不會出來回答!”

江行舟被點名起身,面色略顯尷尬,只能起身。

他拱手一禮,道:“夫子、院君大人,學生略知一二,不敢在眾前輩面前班門弄斧!.乃是不敢答,並非故意避而不答!”

此言一出,滿座皆怔。

還有這樣?

趙子祿一無所知,都搶著作答。

他知道一二,卻不願出面?“略知一二?”

裴老夫子撫須而笑,眼中精光一閃,顯然不信江行舟這番推托之詞。

“那你且說說這一二吧!”

裴夫子語氣悠然,不容拒絕。

“是,夫子!”

江行舟無奈,只得微微沉吟,

而後,他緩緩開口:“才氣之說,最早可溯至《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此乃開闢‘養氣說’之始,亦是才氣本源之根。

至漢末,曹丕作《典論·論文》,繼承孟聖學說,首倡‘文以氣為主’,言文人當以‘精、神、氣’灌注文章,′精、氣、神與文章'融合,化為——才氣,流動於字裡行間。

此乃文道史上,首篇系統闡述‘以氣馭文’之論,自此,文人恍然大悟,明白才氣馭文術之道。

而後,大儒韓愈承其遺志,立‘氣盛言宜’之說——‘氣,水也;言,浮物也。’

言——便是文字、詩詞文章。

以水浮物,便是以氣馭文!”

說著,

江行舟袖袍微拂,指尖輕點虛空,似在勾勒文氣流轉之象:“韓愈此言一出,才氣與文術之關聯,終成定論。

文道,由此搭建起了萬丈高樓的最基礎核心理論,奠定了才氣本源的地位。

至此,

才氣,成為承載文術的根基!

才氣和文術理論,也徹底成熟!”

東城樓堂內,一片寂靜。

江行舟神色肅穆,衣袖微振,繼續道來:“至於後來,葛洪在《文宮秘府論》,首創提出‘文宮’說,才氣可蓄、可養、可運化。

並在《抱朴子·祛惑》文中提出,文宮之極限為無暇紫府——[及至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

他目光微抬,似穿透歲月長河,望向那些在萬古長夜文道中,艱辛跋涉的先賢身影。

“再後來,又誕生了一部重量級的著作——南朝大儒劉勰的《文心雕龍》,創‘文心’說、‘文人風骨’說,開闢文心、文骨理論。.自此文道修行,始有脈絡可循,方法日漸清晰。”

說到此處,他忽而一頓,搖頭輕嘆:

“不過,這些是後話了,涉及文宮、文心、文膽、文骨.諸般學說,,這與才氣本源的討論,已相去漸遠。

正是無數前輩們,日以繼夜的論道,完善了這一整套的文道修行理論。

猶如暗夜穿行於叢林,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打通文道一個又一個瓶頸!我等童生、秀才後輩,才能輕輕鬆鬆沿著前輩足跡,在文道之路前行。”

江行舟拱手,朝在座的前輩們,發自內心深處,恭敬的深深一禮。

此言一畢,滿座皆驚。

裴老夫子手中茶盞“咔”地輕響,盞中茶水微漾——這位素來沉穩的翰林,也深深震動。

此門生,果然是深藏不露!“好!”

太守薛崇虎原本半倚在太師椅上的身軀陡然繃直,深吸一口氣,指節不自覺地扣緊了扶手,眼中精芒暴漲。

這一刻,薛太守終於是徹底信了。

江陰薛府老宅書院——琅嬛閣內四萬六千卷典籍!

竟真讓江行舟讀盡了!甚至融會貫通。

那可是連他薛氏嫡系子弟都望而生畏的浩瀚書海。

當年江晏以弱冠之齡通讀一萬卷,已是震動江南文壇的奇才。

而眼前這個尚未及冠的少年比他爹江晏還可怕!這孩子.真是少年妖孽啊!薛崇虎突然想起,老管家薛禮曾在信中的稟報:[江公子這五載每日每夜只在琅嬛閣中讀書,油燈熬幹了百十盞.]只是他府衙公務繁忙,並未在意薛府內這等不值一提的柴油小事。

趙府家主趙秉燭一直閉目養神,突然睜開眼,手指發白。

“鎮妖司御史江晏之子江行舟!”

五位童生案首,沈織雲、杜清音、林海洲、周文淵、趙子祿面面相覷,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恐。

他們眼中既有震撼,又隱隱透出一絲不甘——可最終,這份不甘也被深深的無力感所淹沒。

“漢末,曹丕著《典論》:‘文人當以精氣神灌注入文章,融合,化生才氣!’……

原來如此!

竟是如此!

我讀書十載,今日方知,才氣本源!”

沈織雲深吸一口氣,勉強穩住心神,可指尖仍止不住地發顫。

他們曾以為,江行舟的《尋隱者不遇》、《賦草》、《菩薩蠻詠足》不過是辭藻堆砌,偶得妙句,教坊豔詞罷了。

他們其實並不太服氣,只覺得是運氣!

等哪天他們運氣好,靈光一閃,說不定也能有[出縣、達府]級佳作!此刻,

他們真正感到,江行舟身上一股碾壓般的恐怖力量!這少年如此的沉默寡言,神情平靜。

可誰能想到,他竟已將文道的根基,打磨得如此紮實?“才氣本源”、“文宮蓄氣”、“文心”、“文骨”.這些連他們這些童生案首,未曾涉獵,都只知皮毛的學識,江行舟卻早就對文道之路心中通透!這是真正意義上的,

碾壓!

徹徹底底的碾壓!——ps:今日二更,共完成8千字更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