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身上的紫金袈裟,又隱隱表露出此人的非凡身份。
“原來是玉華寺的智恆法師,失敬失敬。”
“你們三晉之地離京畿可不近啊,不知來此有何貴幹啊?”
面對不客氣的太乙,名叫智恆的中年僧人也不動怒,仍舊神情和善。
“太乙道兄,得罪了。我知道此地離華陰不遠,是貴派寶地。”
“貧僧來,也沒有惡意,只是來和契此師兄參禪。”
“參完了嗎?”
太乙真人半點不客氣。
他還等著閒雜人等走了,自己好參悟《洞玄經》呢。
“參完了。”
智恆顯然是有眼色的,沒有再廢話,合十一禮,起身欲走。
只是在從李存孝身邊走過時,多看了一眼,藏在袖子裡的手動了動:
“這小友是契此師兄的弟子?我這有份見面禮”
“好意心領了,請回吧。”
大和尚一個閃身插在了兩人中間,神色警惕。智恆無奈,這次只好離開,很快影影綽綽的灌木中便不見其身影。
“智恆好歹是宗師,拿得出手的肯定不差,又是給咱們徒弟的。”
“送上門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老道士見人走了,一屁股坐在小廟門前的石墩子上。
“一因一果,一飲一啄。玉華寺以李翼聖馬首是瞻,他們的東西是那麼好拿的?”
大和尚一點不客氣地瞪了回去,屁股一抬,坐在太乙對面。
李存孝一看兩位師父見面就吵,趕緊轉移話題:
“師父,您說的玉華寺,是五峰山玉華寺,密宗祖庭之一?”
佛門密宗,有三大祖庭,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大士開創。
但是滄海桑田,因為種種原因,如今已經只剩西京青龍寺,以及河東道忻州五峰山玉華寺傳承仍在。
青龍寺掌靈寶毗盧遮那法螺,玉華寺掌靈寶佛骨舍利塔,都是傳承悠久的聖地。
青龍寺現任住持真敬,人稱“大日如來”,是陸地神仙一流的高手,成名兩百年的大宗師。
玉華寺現任住持智剛則不然,其與師弟智恆都只是宗師,自從李翼聖崛起,便漸漸倒向晉王一系,如今更是連鎮派靈寶都認其為主。
“但不能因此就小看了玉華寺,智剛和智恆這對師兄弟並非泛泛之輩。”
契此和弟子也有一兩月沒見,一開口就有些關不上話匣子。
李存孝如今修為日漸增長,第七境已經是武者中的前列,正是時候該多瞭解天下高手的資訊。
“玉華寺傳承,乃是五部如來中的東方不動如來一脈。”
“只不過這百餘年來,烽煙四起,人心隨之而變。”
“修成如來法相的人越發地少,修成明王的倒是越來越多。”
“智剛的法相,乃是不動如來的忿怒尊,降三世明王。”
“降服貪嗔痴三毒與三界,故稱降三世。”
“降三世明王,密號最勝金剛,是諸明王之王。”
“論實力,比為師的大威德明王還要略勝一籌。”
“他那師弟智恆,則是修持孔雀明王法相。”
“這位明王比較特殊,乃毗盧遮那如來之等流身,與不動明王同尊。”
“其專能救渡疫病,消除惡毒。鬥戰上或許差些,但治理一方卻是好手。”
李存孝若有所思。
“那這位玉華寺的高僧來找師父,是替晉王當說客?”
“是”,契此嘆了口氣。
“朱全忠與明教狼狽為奸,竊走我淨土遺寶,已經成了氣候。”
“我怎麼說也是彌勒淨土傳人,李翼聖和朱全忠勢同水火,當然會來嘗試拉攏我。”
“罷了,不提這個,你們怎麼來了?”
太乙聞言露出怪笑,把李存孝推到契此跟前。
“你自己看。”
“嗯?”
大和尚露出疑惑之色,上下左右,仔細打量,最後和徒弟大眼瞪小眼。
“沒什麼變化啊?”
李存孝聞言也有些吃驚了。
“靈寶連宗師都能瞞過去嗎?”
契此這下也吃驚了,結合方才太乙的舉動,他也反應過來:
“龍舟認主了?!存孝,你現在是什麼境界?”
看著一下激動起來的大和尚,李存孝故作淡定地擺擺手。
“玄關,三重樓。”
“嘶~”
宗師一吸氣,周圍的灌木紛紛被狂風吹打得嘩啦作響。
“好!好哇!”
契此好似喝醉了一樣,臉色漲紅,手掌用力拍打著肚皮,激起一陣波浪。
“不愧是靈寶,竟然連我都看不出來!”
“這樣一來,即使以後遇到什麼事,至少保命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你也不要因此放鬆了警惕”,大和尚還是很快鎮定下來,轉而開始提醒弟子。
“靈寶能遮掩你的氣息,前提是你能沉住氣。如今你已經打破玄關,若是交手,天地之力隨之波動,肯定會暴露的。”
“比起宗師,你的元神還太弱小了。”
“弟子受教”,李存孝認真行禮,隨後笑著邀請道:
“兩位師父,隨弟子入龍舟一遊如何?”
契此聞言忍不住開口:
“傻徒弟,這可是靈寶,多少豪傑求而不得.”
“對弟子來說”,李存孝少見地出言打斷了師父的話。
“這也只是一件靈寶而已。”
契此和太乙一愣,隨即忍不住對視一眼,一種無聲的欣慰同時湧上心頭。
他們都是闖蕩江湖近百年的人了,什麼世間的齷齪沒見過?
莫說靈寶,哪怕只是為了天地財產,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戲碼都上演了不知多少回。
但是李存孝.
“好,弟子的一片孝心,沒有拒絕的道理。”
兩隻寬厚的手掌同時搭在李存孝的肩頭,下一刻,空間波動,眼前的景象,一下從夜晚的荒山,變成了大日普照的宮城。
舊地重遊,兩人還來不及感慨,李存孝伸手一招,天邊的大日直接落下,化作巨大的赤龍。
一頁朦朧的書冊,在其體內熠熠生輝,瞬間吸引了兩位宗師的目光:
“這就是道門至高,三洞真經之一”
“《洞玄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