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虎魔夜叉開始種魔長生

第290章 299昊天靈相,三壇海會

“這就是《洞玄經》啊”

太乙注視著那頁天書的瞬間,便不可抑制地沉浸其中。

雙眼之中,好似有無數雲篆沖刷、解構、重組,激動之下,甚至於眼角流下兩行清淚。

李存孝懂得對方的這種感受。

在他以三具靈相晉升玄關之後,龍舟器靈面對這前無古人.至少是後無來者的恐怖天賦,表現出強烈的親近和喜悅。

那一瞬間,靈寶認主,器靈赤龍的身上,徹底打上李存孝元神的烙印。

除非他身死魂滅,否則沒有任何人能夠將其奪走。

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對龍舟和秘境的全面掌控,所有的一切都微縮為一個小小舟船模型,漂浮在他的泥丸神宮之中。

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檢視和掌握這裡的每一寸土地。

當然,龍舟的核心,作為靈寶先天本源的《洞玄經》也完全對他展露真容。

李存孝還記得,在嘗試閱讀的一瞬間,他的整個元神都像是都吸進去了一樣,回過神來時已經置身於一片宇宙當中。

瀚海一般的法則、知識交織重迭,在這通達了天地根源的角落,構建出難以想象的奇景。

短短的幾個呼吸,他幾乎完全迷失在這個美妙的世界,迷失在這個伸手便可觸及天道,掌握真理的所在.

但李存孝還是清醒了過來。

因為他的腦子根本裝不下那些東西。

這種感受,和凝聚靈相,架起天地橋時的感受很像。

不同之處在於,武者的天地橋想要溝通靈氣和魔氣,是比較艱難的,全看元神的強度如何;

而在洞玄經之中,這一切又有些太過輕易,以至於根本無法選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和感悟,腦子就已經被無窮無盡“道”與“理”撐爆了。

在那之後,李存孝緩了很久才緩過來,這也是他閉關七天的原因之一。

讓人感到無奈的是,腦海中的那些記憶、符號,真正理解並保留的很少,大多數還是和上一次看到洞玄經時一樣,很快就遺忘了。

但是太乙和契此不同,兩人都是三元合一的宗師,實力強勁,閱歷豐富。

在他們這裡,洞玄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李存孝看著老道士動容的模樣,大概能猜到對方此時心中的感動。

朝聞道,夕死可矣。

太乙真人對於丹道,對於造化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當夢寐以求的東西就擺在面前,老道士自然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師父這個狀態,該不會在秘境裡頓悟什麼的,直接晉升大宗師吧?”

李存孝忍不住小聲嘀咕,又覺得自己異想天開。

天下十六道,每一道都有宗師。可陸地神仙,卻是不足十指之數,。

若是樓觀道有兩個大宗師坐鎮,那就算朱全忠和明尊,也得好好掂量。

“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大和尚的聲音忽然響起,李存孝這下吃了一驚,卻見對方已經將目光從洞玄經上移開。

“師父,您不繼續參悟嗎?”

“洞玄經不愧是造化之樞機,大道之精要。”

契此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先感慨了一聲。

“宗師三元合一,一舉一動,勾連天地。若是這牛鼻子忘乎所以,搞出事來,你怎麼辦?”

李存孝聞言一愣。

有著鎮壓前週數位宗師的戰績在,他對於靈寶其實是有些盲目自信了,下意識就忽略了這個問題。

此時經契此提醒,他才醒悟過來。

靈寶的存在和執行,也是要依託天地之力的。

但龍舟的存在,又不像太清宮和兩儀幡,有人專門供養維護。

荒廢了六百餘年,還要鎮壓人魔,龍舟的內部迴圈和平衡早就已經瀕臨極限。

再這麼幹下去,可就會對靈寶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了!

想到這裡,李存孝不由驚出冷汗,連忙拱手:

“師父教訓的是。”

“你是第一次當靈寶的主人,有不懂的很正常。”

“當初我們淨土一脈的靈寶,就是因為武宗滅佛,和朝廷高手連番大戰,結果透支本源導致一分為二。”

契此神情有些傷感,從肩上的布袋裡取出一冊淡金色的經書。

“這一卷貝葉經,是你師爺留下來的,裡面是淨土一脈掌門駕馭靈寶的心得。”

李存孝不敢怠慢,雙手托住,只覺觸手的感覺不似紙張,也不似布帛,十分堅韌,像是某種樹皮、樹葉。

貝葉經,顧名思義是寫在貝葉上的經書。這種貝葉來自於貝多羅樹,入水不朽,浴火不焚,使用時要以鐵刀雕刻,能儲存上千年。

畢竟宗師雖然能不靠文字,神授心傳,但萬一人忽然死了,還是得要有實物才夠保險。

樓觀道中必然也有類似這一卷貝葉經的存在,但嚴道通顯然有些忌諱,沒有提及。

畢竟李存孝名義上還是太乙的弟子,青龍閣主,薛天運才是正兒八經的候選掌門。

跳過正主,把掌教才有資格接觸的機密告知李存孝,顯然是不合適的。

哪怕薛天運表現出來的人品再怎麼可靠,在這種事情上,還是不要去賭一個人的心胸。

不過李存孝托住了貝葉經,卻發現大和尚手指還捏著另一半沒放開,不由疑惑抬頭:

“師父?”

“存孝,你的靈相,給為師看看。”

李存孝聞言瞭然。

本來他也沒打算隱瞞兩位師父,對於薛天運自然是另當別論。

“師父,你可別眨眼。”

琥珀色蔓延雙瞳,赤金色的火焰如同海潮自體內澎湃而出。

隨即,有菩提樹浴火,生根發芽,參天而起!

菩提樹葉化為翠瓦,龍華主幹色作琉璃;

樹枝橫生,化作大梁斗拱;根莖扭曲,化作繞柱虯龍;

赤面天王端坐其中,戴寶冠,著瓔珞,穿金甲。

左手執長槊,右手持赤索;

矗立須彌,網羅霄漢!

這尊天王的形象實在過於出眾,以至於契此一眼就認了出來:

“西方大龍,廣目天王”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大和尚失神低語,一時間想要開口,卻說不出話來。

佛門之中,龍的寓意很多,有時指蛇,有時指龍,有時譬喻佛法。

而成佛者也被稱為大龍,因為龍行欲、色、無色三界無礙,其在世間,亦能飛天、鑽地、潛水,無所不能,又有神通大力。

如此種種表現,正如佛陀超脫世間,不受六道拘束,以佛法降伏一切。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