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生,緊加功,雷聲隱隱震虛空。
電光灼處尋真種,風信來時覓本宗。”
輕振道袍,吟詠間,頜下長鬚飄飄。說不盡鶴髮松姿,好一派仙風道骨。
“打破地煞天罡了嗎?在這裝模作樣。”
契此陰陽怪氣的一句話,瞬間戳破了太乙真人的悠然氣度。
後者氣急敗壞,嘴裡接連蹦出些“神府之重需步步為營”“成就道場豈是一日之功”這樣難懂的話,秘境中一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不過玩笑歸玩笑,李存孝看得出老道士狀態不錯,頗有種老樹逢春、精神煥發之感。
只能說《洞玄經》門檻較高,唯有宗師才能真正領悟其中奧妙。
李存孝能夠從中獲取零星感悟不假,可也只能是積少成多,以待將來厚積薄發。
畢竟說到底,他習武至今,不過兩年而已。
能夠在短短兩年,追趕薛天運這等天驕十幾年的努力,已然驚世駭俗。
又要習武,又要煉丹,還要煉器,李存孝時常苦惱,一天十二個時辰實在不夠用。
好在大赤天中獲取到大秦太宗的武道感悟,稍微彌補了一下年齡帶來的劣勢。
美中不足的是,太宗皇帝的那份感悟並不是完整的。
除了《昊天上帝古文書》,其他大都是零散碎片,不過勝在包羅永珍,十八般兵器、行軍結陣每一樣都有一些。
這也是題中之義。
畢竟對方作為大宗師中的佼佼者,幾百年的生命長度。
若是瞬間得到對方的完整,不。哪怕只三分之一的記憶,李存孝只怕也要被搞得精神分裂了。
‘說到《昊天上帝古文書》,這門奇異的神功也不算完整’
‘入門境界,天人感應。大大增強了我對外界天地之力的敏感,操縱起來也更輕鬆,甚至和內景境界的大師兄交手也不落下風’
‘之後的小成和大成境界,按秘籍所說,其效果依次是天人合一、代天行罰,名字一個比一個嚇人。
天人合一,返本歸元,已經是宗師的境界。代天行罰……執掌天地的權柄,這得強到什麼地步?’
‘還有關於《昊天上帝古文書》最高的圓滿境界,太宗皇帝的武道記憶對此也是語焉不詳。’
‘是因為我獲得的記憶殘缺?還是說,就連太宗皇帝也未曾修煉到最高境界?’
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
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昊天上帝……幾乎就是天道的化身,世界的本源。
傳聞當初太宗皇帝在世時,鎮壓天下,無人能敵,即使在大宗師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被譽為“無上大宗師”。
早年立國時,太宗皇帝還時常御駕親征,後來蕩平南北,登基稱帝后,史書中記載其出手的記錄就變得寥寥無幾。
少有的幾次,都是關於北漠蠻夷,南下跨過邊境,太宗出手,不戰而勝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並沒有直接記錄太宗皇帝用了什麼手段。
只是說北漠各部王帳,無不心悅誠服,尊太宗皇帝為“天可汗”,意在說明太宗皇帝的力量,如天地一般偉岸浩瀚,又深不可測,難以捉摸。
以己心代天心……這真的是武者能抵達的境界嗎?
“存孝,既然你已經打破玄關,也該將神功傳授給你了。”
在李存孝出神的功夫,和尚道士兩人鬥了一陣子嘴,最後還是契此退了一步,主動轉移話題。
這一說也提醒了太乙真人,後者的臉色轉陰為晴:
“哼哼,存孝天賦異稟,靠著自己參悟,連天眼通都有了——你的佛門神功還有何用?”
“倒是我青龍一脈的《木公書》,仍能使靈相昇華,化龍為神,有諸多妙用……”
說到後面,老道士越發來勁,對於之前李存孝沒能從《洞玄經》中領悟出道門神功,也不怎麼介懷了。
反正是自己的弟子,榮辱一體。
若他自己能晉升為大宗師,從《洞玄經》中有所領悟,到時候教給李存孝,不也是一樣?
甚至於,還可以在修為和教徒這兩件事上都壓過契此一頭,豈不是大大的樂事?
如此一想,太乙真人念頭更加通達,也就懶得再計較。
一僧一道,先後以心傳心,將兩部神功傳授給李存孝。
如今李存孝已經開啟玄關,在泥丸修築神宮,更能清楚地感受到兩位宗師傳功的過程。
宗師高手,精氣神三元合一,其真元便是元神和記憶最好的載體。
青碧和暗紅兩股真元觸及眉心,比起兩人本身汪洋一般的氣海,其實傳功渡入的這一點就如同一根毛髮,微不足道。
但其中蘊含的龐大資訊,依舊讓人頭昏腦脹,同時也讓李存孝暗自感慨。
尋常武者,苦求一門絕學尚且不可得,而自己卻輕輕鬆鬆獲得兩門神功。
這種事情若是為外人所知,不知多少鬱郁不得志者將嫉妒發狂。
甚至於,若是太乙和契此願意,他們完全可以在傳功的過程中,同步注入自身的修煉感悟,讓得到傳功的人更輕鬆地上手。
當然,壞處就在於,這不像大赤天中被太清玄氣洗滌過的純淨感悟,其中還蘊含著兩人的情感記憶。
而這些外來的帶有強烈個人特質的記憶,無疑會“汙染”一個玄關武者新生的元神,暗中侵蝕對方的神宮。
因此,不是傳承斷絕、危機存亡的時刻,沒有宗師會用這種手段,來透支天才弟子的潛力。
更何況在太乙和契此眼中,李存孝是能自創神功的天降猛男,上述做法完全是浪費時間,得不償失。
總之,新獲得的兩門神功,道門神功的作用不必多說。
《木公書》作為《青龍真典》的後續,必不可少。
就算是佛門神功,哪怕已經有了《廣目天王》,契此所傳《大威德明王》一樣有很大價值。
武者貴在專一——那是針對別人而言,對李存孝而言則是多多益善。
積累的武學越多,將來推演完善時,得到的成果就越豐盛。
唯獨讓人頭疼的,還是煞氣不足,抑制了金剛杵的作用發揮。
光是一個《昊天上帝》就是消耗煞氣大戶,另外兩門神功也不會輕鬆。
龍舟裡兩大宗師級人魔同歸於盡的巧合可遇不可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