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晴日

第69章 一絲活著的可能

鳥兒這句好似押解階下囚或敵軍探子般的句式,源於在桃溪鄉後河處“操練兵法”時的積累。

沾沾站在少微手臂上,挺著羽毛蓬鬆的胸脯,一隻翅膀撇向後方,目光炯炯,確實很像一隻兵。

少微忙問:“他此時在何處!”

沾沾那隻撇向後方的翅膀如戰旗般來回揮動了幾下,兩隻爪子踩了踩,大聲道:“就在帳外!等待大王下令傳喚!”

聽它又在亂喊,少微急急地向它比了個噓的手勢,連忙轉回身去。

沾沾跟著少微收臂轉身的動作,扒著她的手臂一路爬去她肩上蹲好並閉嘴。

少微與目瞪口呆的鄧護擦身而過,徑直跳到竹簾邊,向外間的劉岐道:“家中奴僕已經尋來,就在府後,我要即刻去見他!要從何處出府?”

劉岐看一眼她肩上蹲著的漂亮鸚鵡,視線下移間,落在她抬起的右腳上,提議道:“既已尋來,自當請入府中禮待。繡衣衛尚未走遠,武陵郡中近日也必有各方眼線刺探,還是入府相敘最為穩妥。”

劉岐說罷,見少微思索著並沒有立時反對,他即交待下去:“鄧護,你速去府後相迎,以免生出誤會紛爭。”

“諾。”鄧護應下退去。

見劉岐已交待下去,少微也不再糾結,她心急見到家奴,便趕忙問:“府中何處最合適見面說話?我現下便要過去等著!”

“後園無人踏足,方便你們主僕相見。”劉岐先答了她,再轉頭向已經退至門外的鄧護道:“將人直接帶去後園太清池畔。”

鄧護應聲,快步而去。

少微心急若焚地催促:“再另遣一人為我引路!”

劉岐自憑几內起了身:“我來為你引路。”

少微聞聲下意識地看向他左臂。

“最難熬的已經都熬過去了。”劉岐面色輕鬆:“此刻如釋重負,行動自如。”

似在說身體,又似在說心境。

他說話間,行至書案後,取出一根豎放在書架旁的雕雲紋降香黃檀木杖,提在手中,遞與少微:“大約要走上一刻鐘餘,走吧,我帶你過去。”

一位奴僕本不值得他帶傷親自去見,但此奴僕既然可以和她一起行事,又被她這樣重視,可見必有過人處。

且她十分戒備,堅持要等這奴僕到來之後再說其它,因此他對她的瞭解至今少之又少,此時或可藉著與這家奴見面的機會,對她加深一些瞭解。

她實在很稀有,太值得他鄭重相待。

他給足她一切應有的尊重,但在更進一步的可能面前,他也不會站在原處坐視不理就此錯失這機會。

少微也不推三阻四,她接過那黃檀木杖,正色與劉岐道:“但我要與他單獨敘話,到時你不能偷聽。”

“……”劉岐愕然靜默一瞬,點頭:“這是自然。”

話音落下,只見她已拄杖往外跳去,很利索地就跳過了門檻。

劉岐忽然露出些微笑意。

她確實尤其敏銳,察覺到了他那一絲“入侵”的意圖,但她大約也知道他沒有敵意,所以也大度允許他跟上,只是不忘直白地警告他要留意分寸——不能偷聽她說話。

劉岐抬腿,跟了上去。

院中另有兩名內侍,他們皆是劉岐心腹,此刻見自家郡王跟在一名瘸著腿拄著杖、動作卻依舊稱得上風風火火的陌生侍女身後出來,行禮之後皆躬身垂下頭去,不作多言多視。

從這座居院的側門出去,便可通往劉岐口中的後園。

劉岐的居院位於郡王府的中後方,前面是府上官吏居住辦公之所。

這座後園是為真正意義上的歸劉岐私有,他性情冷僻無常,經過這數年“磨合”,該清除的人都已清除,餘下那些不能動的,卻也不被允許擅自靠近他的居院和後園。

這偌大的園子少了精心打理修剪的人,也無有太多名貴花草,季節輾轉之下,原有的匠氣被肆意生長的枝葉青苔覆蓋,便偶然養出了幾分自然無拘的野趣天成之氣。

九月裡,草木尚未有太多蕭瑟之感,昨夜下過一場小雨,被沖洗過的青黃之色延綿堆迭如山,蜿蜒小徑宛若藏於此山間。

慢後幾步的劉岐看著前方那道背影。

她很心急,一路拄杖疾行,身形因傷而歪斜不穩,兩側髮髻隨著踮腳的動作晃動起落,好似兩隻低垂的耳朵。

她肩上的小鳥也被她的動作晃得顛來顛去,猶如海浪中乘船一般,但鳥兒依舊神閒氣定,雙爪始終抓著她肩頭衣衫,半點沒有要離開的自覺。

一人一鳥一杖,就這樣跳著向前,分明也不曾說話,卻好似將這座寂靜冷清的園子都點化得熱鬧不凡起來。

看著她瘸著的右腿,劉岐垂眼又看了看自己衣袍下跛行的左腿,忽然露出一點莫名趣味的笑。

前方她的聲音突然響起:“該走哪一條?”

劉岐抬首,只見她站在岔路口,正回頭問他。

她的樣貌掩飾了三四分,但那雙天生天長般的眼睛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被修飾的,其中可見銳利靈光漫溢,她不說話時,眼睛也能代她說話。

此刻那雙眼珠中便皆是催問。

劉岐腳下未停,一邊抬手為她指路:“走這邊。”

他話音還沒墜地,手指剛指明方向,她就已經馱著她的小鳥往那邊奔跳了過去。

劉岐走得也不算慢,只是少微過分心急,起先劉岐每每跟上她時,她一旦見帶路的人跟上,便又要加快腳步,劉岐恐她再著急便有跌摔之危,便不再與她並肩同行,恰到好處慢她六七步,間接緩一緩她的步伐。

待二人抵達太清池邊,負責去迎接家奴的鄧護果然還沒到。

此池寬廣如小湖,名太清,取道德天尊所居道家仙境之意。

池水臨岸處栽種著不少芙蕖,如今大多花朵已然凋零,只偶見幾朵雪白點綴翠綠之間。

池邊豢養著兩隻白鶴,是早年當地官員敬獻。

沾沾見著那兩隻碩大的同類,終於捨得放過少微的肩膀,展翅飛去湊熱鬧。

雨初晴,水風清,數朵芙蕖,開過尚盈盈,午後秋陽明澄,一雙白鶴慕娉婷,放眼望,景色天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