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到33年之間的年關。雍水南北岸邊過往的車轍和蹄痕跡不再有更新。
武飛在爐城留下兩千精兵,留下一名穩重士官在此,同時命令他負責加強城防。隨後帶著其餘四千主力回到浱水之地。
武飛根據情報瞭解到,偽貫已經撤回了大軍。
因為不僅僅是武飛這兒需要籌集糧草,偽貫那兒聚兵打仗也是要為糧草發愁。甚至可以說,吉斐從世家手裡徵糧的難度比武飛更大。
時間回到十月份,當時吉斐振作起來,是有重新奪回雍水以南的想法,為此籌集了大軍六十日的糧草。——這一點武飛都探查到了。
按照武飛自己的標準正常流程,聚兵且籌集完糧草後,應立刻渡過雍水抵達南岸,再留出一個月時間圍城,爻軍這邊是壓力山大的。
但是接下來的情況是,堂睹奧作為貫軍的先鋒敗了後,偽貫在雍州聚集的各路大軍由於人心不齊,一個比一個謹慎。將領們所謂“觀察局勢”,白白浪費十多天,徒耗糧草。
如此堪比十八路諸侯討董。與十八路討董不同,武飛不會送一個華雄上門挑戰給對面重新凝聚士氣,而是隔著雍水直接下三濫的招呼。
雍州牧吉斐現在對麾下大軍的控制力度,就和當年武飛在自己首戰時守那個糧站對麾下各個隊正們的控制一樣。
當時武飛名義上是各個役農隊正們的長官,但是在大勝時是牽不住他們,在小敗受挫時也趕不動他們。
現在吉斐麾下各路大軍,也都是本地湊出來的,所以各個帶隊的,都和本地世家們有關係。有的直接就是旁系子弟。堂睹奧敗了之後,這些私家將領面對雍水南岸是不確定的,都想要讓別人先上去試試,然後自己再觀察一下,這相互“謙讓”就變成了共同勸吉斐等待。
於是乎,就在這些投效偽貫的世家們“自覺精明”觀望時,面對的是武飛那一套毫無下限操作。
武飛把堂睹奧放回來,然後一陣謠言逼著他自殺後,熟練地把鍋扣在雍州各個勢力上。
於是乎,只因為一些謠言,雍州這一路大軍就人心惶惶。軍心都聚不攏了。
到了年關的時候,偽貫就更不敢把大軍開到雍水南邊,其一旦圍攻城市超過二十天沒有下來,就騎虎難下了。
恰好南邊浱州武家軍(武恆羽)威猛無比。
武飛:只要武恆羽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圍攻變成潰敗,武恆羽再銜尾追殺,會一潰千里!不,不會一潰千里,整個雍水擋著,會相繼墜入河流。
如果真的走這個劇本,偽貫人心本來就不穩定,被狠戳一下,可能就直接被平定了。
雍州那邊最近在看黃曆,知道出徵不祥,於是也就罷兵了。
…鴻雁開始組成人字隊向南飛…
雍州那邊罷兵,武飛這兒也就不陪著他們玩了。
帶兵迴歸路上,武飛對本次出手進行了覆盤總結:整個戰役大致可以分為“入”,“展“,”取”三個階段。
其中“入”階段:派遣一路數量較少的精銳部隊緊盯著對面。同時將萬人規模大部隊繞過敵人防備嚴密區域,進入敵人鬆懈地帶。這樣敵人原本在正面的嚴陣以待就失去作用,被牽著鼻子變更主戰場。
“展”的階段,就是戰役防禦和戰役進攻力量的展開。如同餐盤的刀叉放在最順手位置上,大規模機動兵力完成穿插後,就是奪取重要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後完成駐紮,部署防禦營地,交給後續二線部隊駐紮作為餐盤,然後野戰部隊挪移到適合再度機動進攻的位置上,作為餐刀。
以這一次為例,當武飛在浱水北邊完成了大營後,依託水澤和山脈很快就變成了堅固的盾牌。樂浪王帶著機動部隊一頭撞上去沒有撞贏,被武恆羽的“劍”從後面一來,一場會戰定勝負。
“取”的階段,就是先擊潰敵人主力,在敵人兵力部署出現空缺後,我方掌握主動權,抓住敵人要害透過圍點打援等形式進一步消滅敵人力量。
例如勞城圍城後,武恆羽的一次打援徹底斷絕樂浪王最後的機動作戰可能,以至於他不出來了,後續其他城池見狀也都紛紛投降。
武飛在帛書上寫著自己“兵家論文”,大致把整個戰役進展總結出來,規劃出來自己未來用兵手法!
武飛:核心就是依託士官集團在行軍操典上的專業優勢,搞大兵團穿插,搶奪戰役主動。
這個呢,常申鎧校長對自己“最終戡亂”原本一切順利下的戰役的“理想”中進展狀況。校長敢有這樣“理想”是借鑑了自己當年親率數十萬健兒征討北洋軍閥孫#芳、張*昌,大獲全勝!的成功經驗。
而在這裡,親率一到兩萬健兒,穿插到背後,對付這幫更加落後的蟲豸,自然也是能大獲全勝。武飛:我現在也能感覺到這種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境界。
…轉折分割線…
然而就在武飛摸索到了近代化軍隊的同時,武飛也看到了馬車外是一片蕭條,感覺到自己琢磨的戰法與時代不匹配。
畢竟大兵們還在周圍借糧找水,艱難啃乾糧。
武飛:大穿插需要近代化後勤來支援,如果敵人堅壁清野的話,就會出現拿破崙徵俄國的境遇。
武飛沉重的說道:“而在眼下封建時代,類似堅壁清野的情況,是經常出現,某些地區只要反覆過幾次兵,兵團就會迅速把該地區的物資餘量全部吃掉了。隨後就是搶掠,逃亡,這就是堅壁清野的效果。”
清末的北洋儘管開始朝著近代化軍隊方向發展,但時代條件無法支撐。清廷倒臺,袁大頭作為軍事強人也下野後,這些個學習過近代化條例的北洋軍閥在廣袤土地上混戰後,很快就朝著封建軍閥狀況倒退了。
北洋軍需要開撥費,需要自行派遣隊伍朝著鄉下搜刮食物。
曰軍後期也是如此,部隊在地方上完全被“維持問題”而困擾,且由於文化上劇烈差異,各種行為越界出格嚴重,造成更加激烈的抵抗,進一步損耗組織力,喪失了正規軍決戰的能力。
武飛總結:“想要維持近代化部隊,必須需要沿海、河道航運,需要鐵路和機車將外域餘量物資,及時運送到軍事區;否則,近代化部隊在該地區只能大規模穿插一次!而第二次就會因為物資困難而處處掣肘了。
武飛帶著部隊一路迴歸時,就看到一片凋敝場景。沿途上百里沒有一個村莊有人煙,偶爾看到的一個人還是村裡面留守老人,準備留在村裡面入土為安,即壓根就不怕死了。武飛下馬親自問這個老伯情況後,知道其村裡麵人都逃走了,有的是逃在山裡面,總之要等世道安定下後,才會回來。
這一幕讓武飛非常沉默,不僅僅是為軍事產生的破壞而嘆息。更是為自己做題做到一大半,卻發現了漏算限制條件而糟心。
軍事朝著近代化發展沒錯,但是世界沒有近代化。自己摸索的這套軍事體系,宛如一個壯漢鑽入狹小箱子中佝僂著腰和老鼠搏鬥。
…枯藤老樹昏鴉,殘戟荒城鐵馬…
武飛帶的四千部隊花費四十天時間才趕回來,趕上了最後一波會戰。
武飛和武恆羽同時被召回。武撼巒將武飛和武恆羽扣在了主帳內,等同於同時拿掉兩人的指揮權。
在這三日內,他將北路武家軍原本分開的兩支部隊重新合併了起來,將各個營的駐紮調整混在一起,進行磨合。
在一個月前,勞城戰役剛剛結束時,武飛帶出來的那波士官和武恆羽麾下士官,都在吹牛自己在這一戰中如何牛逼。
所以當武飛帶回來的部隊和武恆羽部隊合營時,兩隻部隊開始犯衝。一時間,因為爭吵誰在戰鬥中功勞大,發生了多起鬥毆。
其中十分嚴重的案件是在勞城的妓寮中,兩班人馬相互遇上,一開始是為了一個女人,隨後各自搖人,進行了一場大群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