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系統逼我當仵作:這縣令斷案反套路

第78章 欽差駕到掀波瀾

崔明遠的喉結動了動。

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吏部,有個老仵作說過\"皮紋如命\",當時只當是江湖騙術,如今倒成了索命的繩。

\"崔大人以為買通孫大夫說李煥瘋癲,就能斷了線索?\"宋明允往前湊了湊,聲音像浸了冰的刀,\"可李煥在崔府當門客時,總愛偷喝您的碧螺春——他留在茶盞上的指痕,我讓張老三全拓下來了。\"

院外傳來更夫敲梆子的聲音,\"咚——\"地撞碎了夜的寂靜。

崔明遠望著石桌上的指痕圖,突然笑出了眼淚:\"好個宋明允,你這哪裡是審案,是要把這大昌的官場扒層皮!\"

\"崔大人過獎。\"宋明允把殘頁收進袖中,\"草民不過是替那些在考棚裡凍得打顫的窮書生,討口公道。\"

次日卯時三刻,縣衙正堂的門\"吱呀\"一聲開了。

百姓擠得連廊下都站滿,就見堂中央擺著三隻桐木大箱,箱蓋敞開,露出裡面的墨汁瓶、染毒試卷和一疊疊泛黃的文書。

正堂上方懸著幅紅綢橫幅,金漆寫著\"收官·真相無遺\",是周小禾連夜找刻碑師傅趕製的。

宋明允踩著臺階走上公堂,手裡拎著根銀針。

他對著太陽晃了晃,銀尖折射的光刺得人睜不開眼:\"各位看好了——這是染了毒的試卷。\"他用銀針挑開紙頁夾層,針尖上沾了點灰白色粉末,\"崔家怕代考的李煥反悔,在他的墨汁裡下了慢性毒。

這毒混在松煙墨裡,尋常人只當是讀書累的咳血......\"

人群裡傳來抽氣聲。

陳二狗娘突然撲到桌前,顫抖的手撫過兒子的舊試卷:\"我家狗兒總說墨汁有怪味......原是......原是......\"她的哭聲像把鈍刀,割得堂下一片抽噎。

\"再看這張。\"宋明允又舉起張舊試卷,\"泡在清水裡。\"張老三立刻端來銅盆,水面泛起漣漪。

隨著紙頁浸透,原本空白的背面漸漸浮出字跡:\"崔氏代考,十七份,七省名額。\"

\"這是用明礬水寫的密信。\"宋明允敲了敲銅盆,\"崔大人以為水乾了就死無對證,可草民學過——明礬遇水,字跡自顯。\"

\"好!\"不知誰喊了一嗓子,堂下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周小禾抹著眼淚喊:\"宋大人,您就是我們寒門的燈!\"林阿牛舉著拳頭應和:\"比那什麼御賜的匾還亮堂!\"

就在這時,陸沉的緋色官服從後堂閃了出來。

他盯著那疊顯影的密信,指尖捏得發白——信尾的落款,赫然是禮部王侍郎的私印。

\"這是崔尚書臨行前寫的求助信。\"宋明允從袖中摸出封信,\"可惜被草民截了。\"他頓了頓,又補了句:\"系統提示說'截獲關鍵證據加十年壽命',草民自然得爭一爭。\"

陸沉展開信箋,只看了兩行便臉色驟變。

他抬眼時,正撞進宋明允似笑非笑的目光——這縣令早就算準了崔明遠會狗急跳牆,早就算準了王侍郎會伸手撈人,早就算準了自己這個御史,要的是個能向皇帝交差的鐵案。

\"此案牽涉甚廣,本官需回京覆命。\"陸沉把信箋折得方方正正,\"但百姓血書為證,寒門策論為憑......\"他提筆在判詞上重重一勾,\"崔明遠舞弊罪成立,押送嶺南;方伯謙革職待審;安平縣令宋明允,暫留原職,候旨調任。\"

\"好!\"\"青天!\"\"宋大人萬歲!\"百姓的歡呼差點掀了公堂的瓦。

宋明允望著堂外飛揚的塵土,突然想起昨日在城牆上望見的青色——那是京城的方向,是更大的案子在招手。

張老三擠到他身邊,手裡捧著塊包著藍布的棗糕:\"大人,周小禾說等您審完案,要重啟縣試......\"

宋明允接過棗糕,咬了口,甜得人眯起眼。

他望著公堂角落堆著的考籃——竹篾編的,還沾著去年考生的墨漬——嘴角慢慢勾了起來。

真正的戲,才剛開鑼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