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英雄,準噶爾部也不例外,他們崇拜著自己的英雄——琿臺吉哈喇忽喇。當年,這位“孤膽英雄”一個人衝向喀爾喀人的大軍,這些年不懼生死、南征北戰,喀爾喀人、斡羅斯人、吉爾吉斯人、衛拉特諸部,哪個不畏懼他的兵鋒?
正是有這樣的好漢執掌著準噶爾人的馬鞭,整個部落才會越來越強!
如今老英雄老了,走快了氣喘。多少老夥計,拜巴噶斯、墨爾根特木納等都回歸了長生天的懷抱,自己的日子恐怕也不多了!可他並不氣餒,一想到嫡長子多和沁,老頭兒便充滿了驕傲,彷彿生命在兒子這裡得到了延續。多和沁很勇敢,很小時便能手裂猛獸,部落裡的人都喚他“巴圖爾”。哈喇忽喇早早地便明確了“巴圖爾”的繼承權,未來執準噶爾馬鞭者,非其莫屬!
孰料天有不測風雲,多和沁在前天獵虎時忽然馬失前蹄,摔到了石頭上,昏迷兩天,不省人事。這可急壞了哈喇忽喇,遍請薩滿、名醫,卻不見效。
正在煎熬中,溫薩三世出現。
聽說了琿臺吉之子出事,大和尚自告奮勇施治,只見他手指做勢,連掐法訣,連拍帶打間,多和沁臺吉居然醒了過來。
“哎呀,上師的法術真是高深,救了我兒性命,這讓我如何報答?”哈喇忽喇激動得老淚縱橫。
“阿彌陀佛,貧僧不求報答,只求黃教永昌。請您與和碩特人修好、合兵一處去拉薩護教。不知尊意如何?”君子欺之以方,溫薩三世知道哈喇忽喇是直性子,索性實話實說。
“不敢隱瞞上師,衛拉特自古便是強者為王。這些年我部人口牲畜增加,極需大量的草場。可和碩特人霸佔了最好的水草地,我們與和碩特人之間必有一戰。勝負未分之前,恐怕不能去拉薩護教”,哈喇忽喇也說了實話。
“阿彌陀佛”,溫薩三世手捻佛珠,沉吟不語,忽然開口道:“如果不用開戰,便可得到烏魯木齊、巴里坤一帶的牧場,您還會與和碩特開戰嗎?”
“哈哈哈,大師說笑了。我與和碩特人並無深仇,相反和他們的先可汗拜巴噶斯頗有些交情。如果不動刀兵便能得到烏魯木齊、巴里坤一帶的牧場,自然不會開戰”,哈喇忽喇朗聲大笑。
“嗯”,溫薩三世忽然睜圓雙目、精光四射,“黃教的敵人喀爾喀的綽克圖臺吉占據了青海大部。您若能助國師汗消滅反黃教勢力,到時候貧僧勸和碩特人移牧於青海,將烏魯木齊、巴里坤一帶讓給準噶爾部,到時候大家和平相處,豈不是好?”
“哎呀,如果是這樣,準噶爾部願意服從國師汗指揮,加入去拉薩護教的大軍”,哈喇忽喇欣然同意。
政治便是妥協,越是大政治家越擅長妥協。
溫薩三世返回伊犁河畔與國師汗商議後,國師汗妥協了。不過,區區一個青海滿足不了一代梟雄的胃口。他要的是整個青藏高原,可笑拉薩的高層還以為護完教,他便會返回草原。呵呵,請神容易送神難,去了拉薩,整個雪域都將是和碩特人的跑馬場!
經過一番商談,溫薩三世順利地促成了和碩特人與準噶爾人的和平,雙方達成共同出兵拉薩的初步決定。
然後,大和尚又去了杜爾伯特部。杜爾伯特部的部長達萊臺什是個好脾氣的,信仰虔誠,而且一貫喜歡與和碩特部保持一致。他見國師汗圖魯拜琥已經同意出兵,毫不猶豫地答應一起去拉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