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

第2879章 一場失控的祝福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工人階級奮鬥爭取來的。

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工人每天被迫進行大量的勞動,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工人們決定鬥爭。

1886年,美國芝加哥等城市的3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和遊行示威,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改善勞動條件,美國當局迫於國際輿論和社會壓力,宣佈實施8小時工作制。

為了紀念這次鬥爭,1889年7月,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的代表大會將5月1日確立為五一國際勞動節。

軍墾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常,這裡並不是要舉行什麼活動,而是葉茂的婚禮在今天舉行。

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些身穿民族服裝的人,他們推來了移動饢坑,各種燒烤爐,整個廣場都瀰漫著誘人的香氣。

而其他人則載歌載舞,一派節日景象。

而且,還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每個燒烤攤位前都有人爭執,因為不少軍墾城人都送來了大量的牛羊肉。

而那些民族攤主們則堅決不收,說他們這是自願的。

軍墾城人則態度強硬,不收不行,雙方一下子陷入僵局。

後來,一個買買提的白鬍子老人家總算是搞明白原委,原來是葉家人不肯收禮,但軍墾城人想表達心意,就成這樣了。

買買提“哈哈”一笑,招呼鄉親們:“都收下,一天烤不完就兩天,兩天烤不完就三天。”

“葉醫生是我朋友,他孫子的婚禮怎麼能不慶祝?”

於是,整個廣場以及旁邊的街道都擺滿了烤肉攤子,還有堆成山的酒和各種飲料。

亦菲作為葉家長孫媳婦,又是軍墾城一把手,自然非常自律,早就給各單位下達了指示。

那就是嚴禁以葉茂婚禮的理由,舉行任何慶祝活動。

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單位她能管,但是老百姓的個人行為她卻沒辦法約束。

比如廣場和附近滿大街的烤肉攤,各種飲料和酒類,全都是免費的,而且攤主都是民族兄弟,你咋辦?

廣場上的饢坑火越燒越旺,買買提老人的白鬍子被煙火燻得微微發黃,卻依舊笑得像個孩子。

他指揮著鄉親們把軍墾城人送來的牛羊肉分門別類。

羯羊肉適合紅柳烤,牛腩要燉進大鍋,牛肋條得用饢坑燜。

穿藍布褂子的漢族大叔扛來半扇剛剝好的駱駝肉,往案板上一摔:

“葉茂他爺爺當年幫我家拉電線,在戈壁灘上凍了三天三夜,這駱駝是我家冬宰的頭一份,今天就得讓全城人嚐嚐!”

維吾爾族攤主阿卜杜拉抹了把汗,剛想說“使不得”,對方已經掏出刀開始剔骨:

“你不收?那我現在就把肉剁成餡兒,撒進廣場的噴泉裡!”

這場拉鋸戰從清晨持續到正午,最後連賣菜的三輪車都堵在了街口。

李大姐的車裡堆著成筐的西紅柿和青椒,非要往燒烤攤的調料堆裡塞:

“葉醫生給我媽看糖尿病時,總叮囑她多吃蔬菜,這些都是我自家大棚種的,沒打農藥!”

旁邊賣饢的熱娜古麗已經把饢摞成了小山,見有人送麵粉,乾脆搬來和麵機:

“今天烤的饢要管夠,讓葉茂兩口子知道,軍墾城的日子就像這饢,越嚼越香!”

正午的日頭曬得人發暖,廣場東側突然響起一陣拖拉機的轟鳴。

王老五開著他那輛噴著“軍墾第一車”的老東風,車斗裡碼著二十個軍綠色水壺,壺口塞著紅綢。

他跳下車扯開嗓子喊:“這是我家釀的沙棗酒,當年葉茂爺爺幫我家接生時,喝的就是這個!今天管夠,誰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話音剛落,哈薩克族牧民騎著馬趕來,馬背上馱著皮囊裝的馬奶酒,馬蹄踏過石板路濺起塵土,騎手們甩著鞭梢唱道:

“葉家人的恩情比天山高,馬奶酒要像河水淌!”

人群裡突然炸開一陣笑。賣冰棒的張大爺推著腳踏車穿梭,見人就往手裡塞綠豆冰:

“我孫子說要給葉茂哥哥當花童,這冰棒是他攢了半年零花錢進的貨,誰不吃他跟誰急!”

旁邊打饢的買買提已經把饢坑溫度調得正合適,麵糰在他手裡轉著圈,眨眼就變成帶花紋的饢坯:

“我跟葉醫生年輕時比過摔跤,他輸了我兩斤羊肉,今天我要還他兩百斤!”

亦菲站在管委會辦公室的視窗,看著廣場上湧動的人潮,手裡的鋼筆在筆記本上懸了半天。

她早上剛接到水利局老張的電話,說他們科室的人想湊錢給新人買臺淨水器,被她嚴詞拒絕了。

可此刻,她看見老張正蹲在燒烤攤前,幫著穿肉串的手被油燙出了紅印,嘴裡還唸叨:

“葉茂小時候總來我家蹭飯,他最愛吃我媳婦烤的羊肉串……”

下午三點,軍墾城的飯店突然集體變了樣。

“老馬家麵館”的玻璃門上貼出紅紙黑字:今日所有吃食免費!

老闆馬建國正繫著圍裙往出端牛肉麵,見有人往收銀臺塞錢,眼睛一瞪:

“你這是打我臉?葉醫生當年給我爹瞧病,一分錢沒收,我這碗麵算啥?”

穿西裝的客人急了,把錢往桌上一拍:

“憑啥你能表心意?我上個月發燒,軍墾城能有今天,誰不感激葉雨澤?”

兩人正拉扯著,旁邊包子鋪的老闆娘探出頭喊:

“別吵了!來我這兒拿兩籠包子,算你們倆的!”

“西域風味”餐廳裡更熱鬧。老闆艾力把選單撕了,指揮廚師長燉手抓飯:

“我女兒的大學通知書,是葉茂幫著跑的手續,今天這飯必須管夠!”

剛從工地趕來的建築工人老王,非要把安全帽裡的零錢塞進艾力口袋:

“我兒子能進雙語學校,全靠亦菲書記幫忙,這點錢你不收,我就把工地的鋼筋扛來給你當招牌!”

兩人推搡著撞翻了醋瓶,酸香混著抓飯的香氣漫了滿店,圍觀的人卻拍手叫好。

最絕的是“軍墾大飯店”。經理趙剛直接把收銀臺改成了“愛心登記處”,誰想付錢就得留下一個和葉家有關的故事。

退休教師劉淑琴握著筆,老花鏡滑到鼻尖:“1986年我難產,是葉醫生冒著暴風雪趕來的,那時候他的藥箱上還沾著雪……”

旁邊開計程車的小馬搶過筆:“我前兩年出車禍,是葉茂揹著我跑了三公里找醫院,他的衣服都被血浸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