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信我越真

第230章 人性盡失,神性盡顯(5k)

看著眼前這黑壓壓一片的修士。

那白素衣袍的主人只是挑了挑黛眉,並未說話。

可正是這般無言的沉默,反倒最是磨人。

先前那批氣勢洶洶、恨不得踏平此地的修士,早已沒了最初的盛氣,發覺逃脫無望後,脊背無不自覺地佝僂在地;便是後趕來欲要“護道”的幾人,也早已心頭髮苦,指尖發顫。

他們不敢抬頭去看那素白衣袍主人的神色,只暗地裡飛快交換了幾個眼色,眼底滿是惶惑與無措——

他們即想不明白為何會在此間遇上這位,更是不知道要如何開口繼續。

只能暗自慶幸還好他們不是來撿漏的。

可這慶幸剛在心頭繞了半圈,幾人又是猛地心頭一沉,後背瞬間沁出一層冷汗。

不對!道家一脈與這位素來不合,怎麼會有一位輩分極高的餘位老祖,專程從祖庭動身,跨域來此救人?

要知道在如今這光景,那可不僅僅是橫跨他天這麼簡單!

箇中困阻還有對應靡費,乃至於這位老祖要損耗的道行他們僅僅是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再聯絡上此前還有一位大菩薩特意在葬天凶地破開了最難的‘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儒釋道三教早已在暗中商議妥當,才聯手擺出這等陣仗?

還是佛道兩家各自而動,故意瞞著文廟行事?

若是前者那還好說,若是後者文廟為何坐視至今?

越往下琢磨,幾人越覺心頭髮寒。眼前這攤渾水,遠比他們最初設想的要深得多,裡頭藏著的彎彎繞繞,他們如今是一點也看不明白。

最終,他們只能唉嘆一句:

‘若早點知道今日守在此間的是這位,我等斷然不敢過來啊!’

看不懂的渾水,千萬別蹚——這道理,從凡塵市井裡為生計奔波的販夫走卒,到九天之上執掌萬千的仙佛神魔,誰不明白?

猶豫許久,移花福地來人斟酌片刻後,方才低伏身子壯著膽子開口道:

“小妖謹代移花福地,叩賀上神提前橫渡此劫!上神許是還有印象——當年大劫未起時,我家姥姥在大歲之上,曾親手奉上一枚凝結了我移花福地百年靈韻的七彩如意與您!”

那素白衣袍的主人亦是將那雙清冷的眸子跟著看了過來,只消一眼,便讓幾人愈發低頭。

“嗯。”清冷的聲音響起,卻沒什麼起伏,“想起來了,那條小蛇,是吧?”

對此,誰都不敢接話——要知道,移花福地在各大洞天福地中素來排得上名號,是公認的仙家聖地,而非尋常小派。

便是那位被稱作“小蛇”的移花姥姥,亦是修為深不可測的大能,當年她得道飛昇之際,不過是循著心中暢快,在山川間隨意踏了一圈,竟硬生生為後世撞開了一條貫通南北、名為“九轉十八彎”的大瀆水道。

此後千年,沿岸生靈皆受其灌溉之利,便是好些大宗老祖,見了姥姥也要恭恭敬敬稱一聲“前輩”。

可在這位上神口中,竟只落得一句“小蛇”,偏偏他們連半分反駁的念頭都不敢有。

尤其是那開口的小妖更是喜極而泣,上神居然還記得!

她連忙伏得更低,額頭幾乎要觸到地面,聲音帶著哭腔卻難掩激動:

“正是我家姥姥!小妖萬萬不敢奢望上神竟還記得此事,這就替我家姥姥,給上神叩謝恩典!”

昔年姥姥執意要取移花福地百年氣運、凝練百年靈氣鑄造那枚七彩如意時,族中長老無一人贊同,連她自己也暗自覺得不妥。

放眼當年給上神送禮的勢力,哪個不是手捧上古重寶、獻上千年底蘊?

姥姥這枚如意縱算靈氣精純,也頂多算“上佳”,離“頂流”還差著十萬八千里,怎麼可能入得了上神的法眼?

她那時還暗忖,姥姥此舉怕是要自討沒趣,平白浪費了福地百年氣運。

可眼下——時隔這麼多年,歷經大劫動盪,天地格局怕是都變了幾輪,上神竟還記得這件事!

‘姥姥,我錯怪您了,您是對的啊!’

這小妖此刻簡直眼淚汪汪。

怎料,還沒等高興多久,就聽見上神道了句:

“那枚如意,我並無印象。唯獨記得,那條小蛇未開靈智時,曾蜷在我一座神廟的角落,默默拜了些時日。見它懵懵懂懂,卻又存了幾分向道之心,便摘了枚朱果予它。”

‘哎?!還有這層因果?’

這話一出來,別說那小妖了,就連其餘幾家都是一陣錯愕。

這般隱秘的過往,別說他們這些局外人聞所未聞,恐怕連移花姥姥自己,都未必知曉。

否則以移花福地的心思,早該藉著這層淵源,設法攀附上這位大神的船了。

沒等細想,卻見那位素來以清冷不近聞名的上神,竟忽然動了神色。

她唇角微彎,那抹笑意淡如雲巔偶然掠過的微光,轉瞬便可能消散,卻實實在在破了素來的疏離:

“這件事我本沒有放在心上,今日,那小蛇卻是能派你過來護持於他,也算這段微末因果,終究落了個妥帖歸宿。”

這從未預想的一幕,直教在場幾人都愣在原地,滿心皆是措手不及的錯愕。這份震驚,竟比在此地遇見這位上神本身,還要更甚幾分。

畢竟這位上神的神廟遍佈四海八荒,縱然如今更可能是在三十六天之內,但在文廟地界遇見了,也不算太過匪夷所思。

可她這般主動開口,甚至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暖意,才是真正打破了所有人的認知。

幾人於此分外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甚至他們隱隱覺得今日能否安然歸去,乃至於攀上點關係,可能都在此處了!

只是怎麼開口才能切入要害呢?

——

西南幾人紛紛擾擾,旁餘之處,也是紛紛擾擾。

只是各自紛擾的癥結,略有不同。

此間有一大澤,名為忘川。曾有一位凡俗帝王,不甘功績止於疆土,竟耗十年心力,徵調萬千工匠,鑄就了一支空前絕後的寶船船隊。

意圖橫渡忘川,全他威名功績。

可遠航三年,都遠遠未見彼岸,正欲放棄之時,卻於輕霧之中,得窺一座恢宏大殿!

此殿之大,聞所未聞。其壁之高,好似山嶽。

船隊主官望著那殿宇,一口斷定這便是傳說中的天宮。

他急著求見仙神、為君王求一份“仙緣功績”,當即把船隊拆作兩翼:左隊沿宮牆向東,右隊沿宮牆向西,只求尋到那入殿的仙門。

可一連半月,無論那邊都還是見不到頭。

無奈之下,只得死心返航。

此後歲月流轉,王朝換了一茬又一茬,幾乎每一代帝王都曾效仿前人,求問仙宮。

只是再無一人可見此間!

至此便再無凡俗想過橫渡之事,更稱其為痴心妄想。

而如今在忘川深處,這片常年瀰漫著青霧的水澤深處,半座神殿正隨浪濤沉浮。

數道大陣層層迭迭的落在神殿之外,一眼望去都是無數機傀在忙前忙後維繫大陣。

更令人心驚的是陣眼周遭分立的上百道身影。那皆是放在往昔能開宗立派、威壓一域的大修!

他們此刻或盤膝坐於礁石,或立在浪尖,周身靈光因過度催動法力而微微顫慄,掌心皆按在陣眼樞紐處,以自身精血為引,硬生生鎮住陣中翻湧的紊亂靈氣。

在場諸人,無人不知此舉代價之重——這般強行干涉天機的動作,必會引動天憲反噬,輕則修為一朝盡喪,重則肉身神魂當場崩解。

可縱是這般兇險,殿外上百位大修竟無一人有半分退意。

忽有一道溫潤光暈自天際悄然掃過,原本屏氣凝神的眾人只覺呼吸驟然一鬆,眼底齊齊掠過亮色——是有人再度撬動了大世的根基!

這般看來,他們莫非真要成了?

念頭剛起,天際便驟然掠過十幾道璀璨遁光,直撲神殿而來。緊隨其後,無數玄妙法光傾瀉而下,將籠罩在神殿之外的數道大陣,加固得愈發牢不可破。

眾人心頭一鬆,忙不迭收了功,盤膝坐地調息起來。

這三年水磨工夫,為此折損的同道早已不計其數,可眾人依舊前仆後繼、輪替值守——賭的,便是這最後一步的一飛沖天,功成不朽。

原本都以為,還要再填進去不知多少人命,方能窺見一絲希望,卻沒料到,今日竟得了這般天大的便利。

大世根基既已提前撬動,那些境界更深的老前輩們,便能從天憲的壓制中騰出手來。這般一來,大業何愁不成!

待那十幾道遁光落定,一道蒼老而厚重的聲音便在半空響起:

“三年來,諸位辛苦了。此刻便請回返各自洞府歇息,此間諸事,交由我等處置便是。放心,諸位這三年的血汗功績,我等絕不敢有半分貪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