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想了想說道:“我們當地鎮政府支援我種植蔬菜大棚的。而且我和京城市蔬菜公司未來也有合作計劃,他們也希望能儘快擴大蔬菜大棚的種植規模。我也有過跟他們要一些扶持的打算。”
白雲笙來了興致,身子往前湊了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你先把電影的劇本搞出來,再找到鎮政府和京城市蔬菜公司合作,拿到一些扶持和相關證明,證明是三方一起合作拍攝這部宣傳電影。然後再將劇本送到稽核部門,這樣透過的機率就很大。”
李哲問道:“那拍攝的費用需要多少?”
白雲笙笑了笑:“拍攝電影的費用不是固定的,多的有多的用法,花費個幾十萬也是有的;少的有少的拍法。如果不上映,不要求質量,其實幾千塊錢就可以搞定了。”
王建軍插話道:“這差距咋這麼大?”
白雲笙解釋道:“像農村題材或者企業宣傳片這類電影啊,製作極為簡單。大多是內部放映或農村宣傳,裝置也都是租賃的家用錄影機或老舊的16毫米攝影機。人員呢,可以兼職或臨時僱傭,演員幾乎沒有酬勞。成本主要集中在裝置租賃、耗材(包括錄影帶或膠捲)和少量的雜費。通常幾千塊到一兩萬就可以搞定。”
說到自己的專業,白雲笙開啟了話匣子:“中等成本的故事片,一般都是地方廠的小製作,面向地方影院發行。有基礎劇情和專業演員,這些演員大多是地方劇團的演員。攝像、攝影、佈局和後期製作都會更精良,經費大約在五萬到二十萬之間。”
“再往上就是高成本的商業片,有知名的導演演員參與作品,採用專業的電影攝影機,全套的燈光音響裝置,大規模的佈景。這費用就高了,經費能達到20萬到100萬。”
李哲說道:“我要拍的這部電影就是在農村宣傳,我覺得第一種就挺好的。咱老百姓就是看一個劇情,圖個熱鬧,瞭解個新鮮事兒。那些花裡胡哨的背景、燈光、音樂沒必要。”
李哲作為一個後世人,當然知道好的電影肯定是要砸錢的。但問題是他這電影又不上影院,又不指望著賺錢,達到了宣傳目的就行了唄,自然是錢花的越少越好。
“白同志,我身邊沒有會拍電影的人。想找個電影行業的多面手,既會攝像又能導演,還能製作後期的。你認識這方面的人才不?幫我推薦一個。”
“噗嗤。”白雲笙笑了,“李老闆,你也太會省錢了。你是打算讓一個人拍一部電影?”
李哲擺擺手:“那不至於。我會給他安排一些助手。他只要負責指揮就成。”
“哎呀,這種全面性的人才還真不好找。首先得會寫劇本、繪畫、分鏡,會使用攝影器材,還有現場指揮的經驗,知道怎麼拍攝、怎麼收音、怎麼換場景……這種綜合性的人才確實不多見。”
說到這,白雲笙停頓了一下,下巴微微揚起,“不過嘛,你眼前剛好就有一個。”
魏敏笑了:“老白,合著說了半天,你是在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我真不是自誇,打小就在片場長大,還在京城電影廠工作過一段時間,參與過多部電影的拍攝,裡面的事我門清。我現在缺的就是一個機會,一個伯樂。”說到這兒,他望向李哲,
“李哥,只要你相信我,我保證盡全力幫你把這部電影拍好。而且不要一分錢的費用。”
王建軍有些納悶:他總是聽李哲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人咋這麼積極?“白同志,你免費拍電影圖個啥?”
白雲笙答道:“我就是喜歡拍電影,而且別管這部電影的成本高低,那都是我拍攝的,都屬於我的作品。這就夠了。”
李哲覺得,自己可能還沒白雲笙大,這貨已經叫上哥了,顯然是對拍電影這件事上心了。只是還不清楚對方的能力。
李哲也不著急,經費在自己手裡,合適的就讓他拍,不合適了再找個專業的。先試著來唄。
他試探道:“白同志,你會寫劇本?”
白雲笙歪歪頭,“哎喲,什麼叫會呀。我16歲就開始獨立創作劇本,我寫的劇本都有一紮厚了。改天我拿來讓您瞅瞅。”
李哲心想:我看你那個幹啥。“咱們還是聊聊蔬菜大棚的劇本吧。”
白雲笙拿出一個本子:“李哥,你說一下對電影的要求。比如說你想拍攝電影的目的、大致的劇情、故事,或者想表達的內容,以及電影的風格。”
李哲認真思索了一番:“我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想要宣傳蔬菜大棚,就是想讓觀看電影的村民們知道種蔬菜大棚能賺錢。同時儘量把這部電影拍的好看一些,吸引來更多的村民觀看。
我已經把電影名兒想好了——《大棚愛情故事》。我覺得電影名字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電影的整體風格。”
白雲笙點點頭:“聽到你說的這個名字,我就知道你想要的電影是什麼型別的。”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你想拍攝的是一部以蔬菜大棚題材為主的、輕鬆幽默的農村愛情故事題材。”
李哲說道:“你說的沒錯,我希望可以增加一些戲劇衝突,讓村民們有討論的想法,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另外,種植蔬菜大棚才是主線,愛情只是輔線。
不需要有什麼轟轟烈烈的熱戀,就需要那種朦朦朧朧的感覺。”
白雲笙露出讚許的目光:“李哥,你是懂電影的。”
魏敏調侃道:“老白,不就是拍部電影嗎?咱不用這樣。”
白雲笙白瞪了他一眼:“一邊去,我跟李哥說正事兒呢。李哥,你想什麼時候正式開拍?”
“今年七八月份吧。建造蔬菜大棚和種植反季節蔬菜是有季節性的。太早了沒必要,太晚了就遲了。”
白雲笙拍了一下巴掌:“哎喲,這馬上就3月份了,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了。這拍電影要準備的東西多呢,咱們得抓緊時間才行。”
李哲問道:“白同志,你寫劇本大概需要多久?”
白雲笙愣了一下,思索良久:“這個不好說。如果有靈感的話,一週可能就寫完了;如果要是沒有靈感,可就要費點事兒了……”
白雲笙確實自己寫過劇本,但問題是他從小就生活在城裡,連農村都沒見過,更別說蔬菜大棚了。這讓他有些無從下筆!
魏敏一眼就看穿他了,笑罵道:“屁個靈感,你就是不知道怎麼寫唄。”他又望向一旁的李哲:“李哥,你讓他寫劇本還不如讓我寫。”
李哲反問道:“那你想怎麼寫?”
魏敏攤攤手:“我現在也不知道……”
李哲“……”
得,又一個不靠譜的。
魏敏摸了摸鼻子,“我覺得吧,寫劇本跟記者寫稿是一樣的。沒有實地採訪,光憑想象是不行的,寫不出來那個味兒。李哥,你要是能多給我一些蔬菜大棚的資料,或者親自帶我去蔬菜大棚看看,那我就知道該怎麼寫了。”
白雲笙打了個響指:“李哥,帶我去你們種大棚的地方看看吧,再跟我說說你種大棚的經歷。我保準一週之內能寫出劇本。”
魏敏說道:“李哥我也去了。我早就想見識你的蔬菜大棚,做個實地採訪了。”
李哲看了一眼手錶:“那就走吧。送菜的車一會兒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