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59章 大宋,亡了

“恭迎王上!”

沿途百姓盡皆跪倒在地,恭迎趙朔入臨安。不知多少人大著膽子,偷眼向著趙朔的臉上看去。

趙朔的面相遠比他們想象中要年輕。

趙朔稱王十來年了,年齡並不是秘密,今年五十歲。但是,從面相上看,也就是三十四五歲的樣子,威嚴、強大,而又雄姿英發,生機勃勃。

大約兩刻鐘後,趙朔已至嘉會門,登上了那三層朱漆城樓。放眼望去,前來迎接他的十二萬臨安百姓,已經盡收眼底。

趙朔朗聲道:“眾卿平身!”

“謝王上!”

自然有安排在人群中的眾多傳旨官,將趙朔的話語傳遞出去,十二萬百姓這才站起。

趙朔道:“我之前早就有過旨意,此次伐宋,是為了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更準確地說,就是將江南的華夏百姓,從宋朝的各種苛捐雜稅中解脫出來!將江南百姓從宋國的重重束縛中解脫出來,重現漢唐的血勇和威風。孟珙!”

“在!”

孟珙在趙朔身後,高聲答應、

趙朔道:“我的制度,和宋國有許多不同。你今天代表我,對百姓們說說吧。”

“遵旨。”孟珙的聲音有些哽咽。

這種替趙朔傳旨的活兒,誰來都行。比如,經常給趙朔起草詔書的楊惟中就很合適嘛。

孟珙當然知道,趙朔讓他來傳旨,是什麼意思。

無他,給他正名,不讓他受委屈而已。

趙昀的《罪己詔》,已經說明,是大宋先對不起孟珙,孟珙才起兵造反。現在傳的這旨意,則說明,孟珙投降趙朔,給百姓帶來了更好的生活。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孟珙不是亂臣賊子,而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孟珙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咳嗽了一聲後,高聲道;“王上詔江南百姓曰:新朝伊始,永珍更新。今日,特將本朝與宋朝大致不同之處,告於爾等。其一,免身丁錢,丁鹽錢。”

所謂“身丁錢”“丁鹽錢”,都可以看做人頭稅。

身丁錢,名義上是百姓沒有服徭役,就要繳納錢財。但實際上卻是身丁錢照出,徭役仍然要服,屬於重複徵稅。

丁鹽錢也是同理,名義上是向百姓交強行攤派官鹽,一個男丁一年要買七斤官鹽,不買不行。實際上,收了錢之後,或者直接不給鹽,或者給半斤粗糙不可食用的鹽巴。百姓要吃鹽,還要另行出資購買。

這兩個稅收,都僅僅對二十歲至六十歲男丁徵收。

如此沉重的稅收,造成了南宋特有的“生子不舉”的現象。也就是說,生了男孩,直接溺死。生了女兒,倒是可以好好養大。

沒辦法,男孩只要長大了,就要繳納人頭稅,實在是支應不起。

趙朔本來就缺人口,尤其是缺男丁,怎能容此事繼續發生?

乾脆,一切人頭稅皆免!

這對江南百姓來說,是多大的德政?

譁~~

孟珙話音落地,隨著一眾傳旨官的傳達,不知多少百姓眼中簡直能放出光來,就要跪地謝恩。

但是,孟珙的話語絲毫沒停。

更大的德政,還在後面!

孟珙繼續道:“其二,鹽稅直接從官鹽中徵收,不分州縣,所有華夏子民,上等精鹽十文一斤!”

十文錢一斤鹽,是什麼概念?

南宋官鹽,一斤在一百文到一百五十文之間!

如此黑心的價格,貧窮百姓根本就吃不起鹽,甚至引發了福建的農民大起義。

但趙朔看來,百姓吃不起鹽,那是要影響健康和生產的。相對而言,鹽稅算什麼?

直接降到十文錢一斤!

讓那些私鹽販子,稍微走遠一點,都無利可圖!

又是一大德政!

噗通通!

第二條剛剛講完,百姓們已經齊刷刷的跪下了。只是不敢開口,恐怕影響到趙朔旨意的繼續宣讀。

孟珙繼續道:“其三,鼓勵生育,禁止溺嬰。生一男,官府獎勵羊一隻,糧一石,美酒五斤。生一女,獎勵羊一隻,美酒三斤。生育子女達到三人,免徭役。生育子女達到五人,田地賦稅永久降為一成,並免徭役!”

“其四,取消和買、和糶,官府所需向民間籌集的一切物資,都必須按市價購買。”

“其五,宋朝交子,按市價兌成銅錢。半年後,不許再在民間流通。”

“其六,商稅……”

“其七,海外貿易和商品專營……”

“其八,報業……”

“其九,移民……”

“其十,府兵……”

‘其十一,科舉……’

“其十二,徭役……”

“其十三,解除民間大部分兵器限制。除火器、弩、甲冑之外,不禁民間長短兵器。”

宋國對外軟弱無能,對內重拳出擊,對民間的兵器限制極嚴。

只有“弓、箭、刀、楯、短矛”,所謂“五兵”,可以私家持有。

就這,還不包括臨安。

在臨安,為了皇帝的安全,禁止官員和官兵外的一切人持有任何兵器。

那百姓們還怎麼習武?

怎麼培養百姓們的尚武之風?

趙朔只禁“火器、弩和甲冑”,其餘兵器,任由百姓購買和使用。

孟珙一口氣連說十三條,講述著新朝和宋朝的不同。

隨著孟珙一條條的講述,虞小九感覺身上越來越是輕鬆。

往昔他苦慣了,雖然覺得大宋朝廷的稅收有點狠,但絕沒有現在這麼清晰的認知。

他更是沒有想到,朝廷對民間有著這麼多限制,限制著百姓的自由和血性。

如今,這些苛捐雜稅被趙朔一條條的免除。這些束縛的鎖鏈,被趙朔一條條的砸碎。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啊!

虞小九從沒有感受到過,像現在這麼輕鬆!

他現在甚至有個強烈的衝動,把這些年積攢的所有錢都拿出來,找個女人,生個孩子。

這孩子是定有福的!

他的運氣好,一生下來,就處在如此美好的朝代!

岳珂現在也激動異常。

“爺爺,您的在天之靈往下看一眼。雖然您守護的大宋沒了,但您守護的華夏,獲得了新生。華夏不但沒有匍匐在胡虜的鐵蹄之下,而且廢除了苛捐雜稅,砸碎了捆紮在百姓身上的重重枷鎖。你知道了之後,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可惜,您早生了百年,沒有生活在趙朔大王的治下。要不然,哪裡會有什麼風波亭?直搗黃龍算什麼啊?世子的開羅之戰的功臣名單裡,未必沒有您的名字!您甚至,可能打到西方的羅馬去!”

“不過,沒關係,孫兒將繼承您的遺志。我決定了,不管趙朔大王允許不允許繼續在華夏為官,我都主動請纓,到西方去!雖然孫兒的能力遠不如您,但斑斑青史上,未必沒有我的名字!”

岳珂想著想著,已經淚流滿面。

當然了,現在心中非常激動的不僅僅一個虞小九和一個岳珂。

“謝王上隆恩,願為王上效死!”

“王上萬歲!”

“官家萬歲,新朝萬歲萬歲萬萬歲!”

……

趙朔在北方的種種舉措,百姓們透過臨安的小報得知了一些。但他們都明白,小報嘛,只是快,準不準就另外說了。

他們從沒有像現在知道的這麼詳盡,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確定。

孟珙宣讀完旨意,全場百姓醞釀許久的情緒噴薄而出,歡呼聲聲,聲若雷霆!

稍後,趙朔宣佈今晚金吾不禁後就下了城樓,在文武百官的引領下,進入了皇城。

臨安城內,頓時陷入了一場盛大的狂歡之中、

不知多少商人,在半價出售著他們的貨物,圖個喜慶。

所有茶樓酒肆,全部爆滿。

百姓們在茶樓酒肆中,有議論各項政令,有什麼發財的機會的。有打聽哪裡有好的武教頭,可以學武藝,加入八旗軍。有討論趙朔新朝的科舉,究竟會在江南錄取多少名的。有議論移民乃至於西方的美姬的。甚至有人議論官家的長相,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龍鳳之資,日月之表”的、

勾欄瓦舍中更是爆滿,不知多少文人揮毫潑墨,填寫新詞宣揚著新朝新政,請歌姬傳唱,指望透過這種途徑積攢聲望,甚至是上達天聽。

到了晚上,更不得了,不知是誰起了個頭,編炮(宋代的鞭炮)陣陣,煙花閃亮。“火樹銀花不夜天”,簡直比過年的時候還熱鬧。

有鬚髮皆白的老者被煙花燎著了半截鬍鬚,都哈哈大笑,說要沾沾新朝的喜氣。

全城上下,一片歡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