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24章 怎麼這麼壞啊

朱棣和朱瞻基爺孫兩人性格像,想法也一樣,沉吟了幾息後,朱棣高聲道:“心學、理學的孰是孰非,不在今日朝會的討論範圍之內,方才卿家所言,朕都聽在耳中心裡,朱子是儒門不世出的聖賢,這毋庸置疑,列入十哲乃是合情合理,縱然不滿三不朽,朕金口玉言,親冊朱子入廟,以正視聽!”

“聖上英明!”

吏部尚書蹇義幾乎立刻跪在地上謝恩,面上帶著一絲得色,即便是百般阻撓又如何,朱子不可能不入廟,阻攔此事,簡直是螳臂當車之舉。

可李顯穆面上卻沒有挫敗之色,反而眼中生出一絲笑意。

朱熹怎麼可能不入文廟十哲呢?

那豈不是把整個大明讀書人的臉吊起來打,奉為圭臬的四書章句集註,號稱孔孟程朱的朱子,沒進十哲?

那做這一出又為何呢?

李顯穆自上朝會以來,第一次卸下了從容的神色,他跨出列中,向皇帝行禮而後高聲道:“陛下,臣有奏。”

“有何奏?”

“朱子列入十哲,誠乃可喜可賀之事,先父李忠文公,創立心學,且不言是否勝於理學,至少也能與之平齊,立言之功,不下朱子,且先父兼具德行功業,於當世無暇,臣請陛下恩准,先父李忠文公入文廟十哲!”

圖窮匕見!

當李顯穆說出這番話時,眾人才猛然想起李顯穆方才居然只提了諸葛、韓、範、文四人,根本就沒提李祺,而眾人也覺得李祺必然進十哲,根本就沒有細想這件事!

而現在李顯穆說出這番話,簡直是李顯穆之心,路人皆知!

若真讓李祺如此入十哲,那朱熹最拿得出手的立言也只能和李祺相當,再加上遠不及李祺的立功立德,豈不是李祺永生永世都在文廟之中踩朱熹一頭?

以後朱熹地位抬的越高,李祺地位就越高。

本來是想要讓朱熹踩著李祺上位的,結果卻反過來被踩了。

而且到了現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李顯穆根本就沒想過真的把朱熹踢出十哲,他從一開始就想把朱熹納入十哲之中。

因為心學是批判理學而生的,如果朱熹地位太低,那批判起來又有什麼用?

李顯穆是故意設下了陷阱,讓蹇義或者某種為朱熹和理學發聲的人和楊榮爭鬥起來。

最後促成皇帝親自開口。

在確定朱熹入十哲後,再提李祺之事!

這些事說起來長,可實際上在腦海中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蹇義心中惡寒大生,望著李顯穆那張風流雅緻的臉,心中卻只有一句話在不斷迴盪。

李顯穆怎麼這麼壞啊!

不僅蹇義,場中其他人的眼神和神情也都非常精彩,萬萬沒想到,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能有這樣的反轉。

李顯穆這番話的時節以及程度,簡直無可挑剔,在皇帝剛剛金口玉言定下朱熹地位的時刻。

說,先父李祺有沒有其他先賢強我不清楚,但一定比朱熹強。

蹇義等人簡直是有口難言,難道要拉著李祺一起死嗎?

不可能的!

皇帝是一定會把李祺捧進十哲之位的,一旦鬧得過分,受到損失的只能是朱熹。

那些翰林學士想明白這一點後,心中生出了和蹇義幾乎一模一樣的想法——

這個李顯穆怎麼這麼壞啊!

上首的朱棣爺孫三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眾人的神情,朱棣驚愕又好笑,朱高熾胖胖的臉憋著笑,朱瞻基更是毫不掩飾的讚揚道:“這就是老師常說的誘敵深入吧。”

朱棣無奈笑著搖搖頭,而後還是站起身,向著所有人宣佈了他最終的決定:“準!”

聲震諸宮闕。

不知有多少人心碎,在這場心理之爭中,先埋下了厚厚的陰霾。

————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多次明確記載的學術會議,諸如漢宣帝時期的石渠閣會議,講解五經異同,再比如東漢時期的白虎觀會議,這些學術會議大多確立了一段時間內的主流學術。

爭論始終在,鬥爭也永不停歇,至明朝時期,曾被確立於王朝主流的理學迎來了宿命之敵心學的挑戰,永樂十七年九月,文廟改選大朝會上,以李顯穆、楊榮、鄭歡等明朝廷高官為首的心學派士大夫,向理學派士大夫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由此拉開了明朝前中期學術之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文化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