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
李顯穆喝然出聲,“儒學的存在妨礙了大明的存續,那我將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儒學。
如果有一天,儒門的存在妨礙了大明的存續,那我將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儒門。
如果有一天,振作法家能讓大明興盛,我將會興盛法家。
如果有一天,在儒門道統和大明存亡之間,我只能選擇一個,那我將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大明存亡!”
如同狂風席捲過奉天殿,將所有人吹得四散飄零,怔怔說不出話來,可李顯穆的話語卻好似還在耳中響徹。
幾乎所有大臣,甚至就連那些公侯勳貴都瞠目結舌的張大了嘴。
狂人之語!
果真是狂人之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李顯穆大概是唯一一個說出這些話的儒生吧?
更何況從宋朝之後,儒門興盛到了甚至化為宗教的地步,在這樣的社會中,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質疑儒門的神聖,而是要收服,這才有衍聖公制度的存在。
即便是再大膽的人,也不曾想到過李顯穆會說出這些話來。
劉觀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他此刻心中滿是懊悔,如果早就知道李顯穆是個這樣的瘋子,他絕對不會選擇和李顯穆對上。
他顫顫巍巍的伸出笏板指著李顯穆道:“李顯穆,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你怎麼敢這麼說?”
朱高熾震驚到臉上的汗都瞬間清空,可眼底卻滿是欣喜的笑意,瞬間就轉頭望向了皇帝。
果不其然,朱棣眼中也滿是笑意,他就知道他絕不會看錯李顯穆的誠摯之心。
殿中群臣根本就不用去看皇帝的神情,就知道皇帝此刻一定是心中欣喜,畢竟這樣的忠臣,哪個皇帝不喜歡?
而且,若是其他人數來,難免有些誇張而讓人覺得虛偽,可李顯穆入仕十年,做下那麼多的大事,幾乎每件事都身體力行,在官場之上,誰都知道只要有利於國事,李顯穆就一定秉公,即便是敵人也這樣認為,這番話李顯穆說出來就讓人特別信服。
李顯穆無視殿中眾人複雜的表情,緊緊盯著劉觀,甚至手中笏板都抵在了他胸前,“劉觀,這就是我和你們最大的不同。
你們為了儒門的道統,能夠不在乎大明的存亡,你們覺得王朝有天命終時,可我不覺得。
只要能夠將天下往聖道統傳下去就可以了。
千年前的漢唐,後來的宋元,都是儒家傳承的載體,興亡並不重要。
但我不是這樣。
儒家、儒門對我不重要,大明能夠興盛萬年才最重要!”
或許是被笏板抵的胸口生疼,又或許是被李顯穆的氣勢所攝,劉觀步步後退,李顯穆步步緊逼向前。
劉觀一不留神竟然被絆倒,摔在地上,手中笏板頓時發出清脆的響亮聲,這滑稽的一幕,殿上卻沒有絲毫笑聲響起。
如今誰還有心思發笑,李顯穆的一句句言語已經快要殺瘋了,讓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張嘴。
他們心中聽的極其彆扭,儒家、儒門不重要這種話,若是平日說出來,是要被唾棄到遺臭萬年的,可偏偏李顯穆的這番話還有主體,他將儒門和大明放在對立的位置上。
他對儒門毫無敬意,可他對大明的忠誠天日可鑑!
在皇帝面前,誰敢說一句不是?
在郎朗青天之下,在奉天殿上,他們甚至連阻止李顯穆都做不到,只能聽任李顯穆威壓滿朝。
劉觀跌落在地上後,李顯穆連低頭俯視一眼都沒有,而是徑直從他身邊繞過去,立在殿中央,笏板輕拍手掌,目光著眾人,群臣也都在望著他,目光中複雜。
李顯穆發自內心感慨道:“我說現在的天下不對,你們問我,現在的天下有何不對?
你們說我攻訐孔廟,對衍聖公毫無敬意,問我文廟到底敗壞了什麼風氣?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所有人,我攻訐的就是這種不將大明當回事的風氣。
我之所以要改文廟,就是要告訴所有人!
如果大明沒了,那儒門也就沒必要存在了。
我希望未來儒門的每一個儒生,都要將興盛大明、效忠大明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如同衍聖公一樣,換個王朝繼續富貴。
世代尊崇,世修降表,這種事再也不該有了。
儒門、聖人、衍聖公以及千千萬萬的儒生,都應當奉大明為主。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孔氏,萬年的儒門,從我大明開始,再也不該有了!
我這些話,就在這裡,諸位又如何認為呢?”
“好!”
安靜的大殿之上,突然響起了鼓掌之聲,而這聲音似是從上首的皇位上傳來的。
皇帝陛下在為李顯穆叫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