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08章 如果有一天

即便是他這麼激進的人,也覺得李顯穆是不是太激進了。

朝廷尊儒尊孔的國策是不可能改變的。

文廟是歷朝歷代定下來的,是儒門的核心,怎麼能隨意改變呢?

但他又清楚,以李顯穆的聰慧不可能在這種場合無的放矢。

“顯穆。”朱棣高聲壓住了殿中的喧譁之聲,沉著目光望向李顯穆,“你方才說劉觀不理解你言中之意,你便給他解釋解釋,道理是不言不明的。”

不僅是給劉觀解釋,也是給殿中群臣,以及他這個皇帝解釋。

殿中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幾乎所有人都緊緊盯著李顯穆,想要知道他意圖將儒門改天換地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是,陛下。”李顯穆臉上帶著從容,“在講述這些問題之前,臣想先講一件先父生前之事。”

李忠文公李祺的生前之事?

朱棣來了興趣,“景和生前之事?你且說。”

“先父生前教導臣先賢學問時,每每更改其中前人註釋,當時科舉必須要學朱熹的四書五經,於是父親在教導臣時,一邊教臣朱子的四書章句集註,一邊教臣傳世錄,二者間的異同,如今天下皆知,臣不再贅述。”

從李顯穆的話中,眾人都能聽得出,很早之前李忠文公就已經對朱子的四書章句集註不滿意,於是親自刪改。

李顯穆繼續侃侃而談,“臣當時問父親,‘為何要刪改過往聖人的學問呢?’

父親回答臣,‘因為這些過往聖人的學問對大明有大害而只有小益。’

臣很震驚,又問父親,‘可這不是聖人的學問嗎?難道也能隨便改嗎?’

父親說:‘如果有一天聖人的學問對大明有害,那就摒棄它。’

左都御史、以及你們……”

李顯穆抬手用笏板一個個指著方才和自己激情互噴的臣子,“你們都說我李顯穆離經叛道,竟然妄圖撼動衍聖公制度和現在的文廟,簡直是儒門的叛徒,是讀書人的恥辱,可我今日就在這裡對你們、以及天下人說一句話肺腑之言——

如果有一天……”

李顯穆深吸了一口氣,殿中的氣氛愈發凝滯,幾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今天在奉天殿上,李顯穆已經說過太多的驚人之語,他攻訐衍聖公,攻訐文廟中的聖賢,厲聲呵斥左都御史,可眾人都相信,他現在還會說出更加驚人的言語。

朱高熾胖胖的臉上緩緩滴下了汗珠,他是個相當中正平和的人,他以前覺得李顯穆也很中正平和,和姑父李祺是一樣的人,可現在他知道自己錯了,且錯的離譜。

李顯穆簡直是個鋒銳為天下先的戰神,是一把能夠掃平天下的神劍。

坐在皇位上的朱棣一時竟然有些恍惚,他又一次從李顯穆的身上看到了李祺的影子,他甚至覺得就是李祺復生了,降臨在李顯穆的身上。

很多人都奇怪他為什麼那麼信任李祺,明明他們兩人相處的時間並不長,朱棣很早就去了燕地就藩。

若說是因為妹妹的關係,這就更不合理,朱棣和臨安公主雖然親近,可總越不過嫡親的妹子吧?

梅殷也是駙馬,還是嫡親妹子的駙馬,可不僅沒有得到信任,甚至還牽連而死。

況且李祺還沒有參與過靖難。

這就是最讓天下人好奇的地方,他們怎麼也想不通,李祺是怎麼得到皇帝信任的,在永樂元年到永樂三年初的那一年多時間中,李祺幾乎得到了無上的權力。

其實朱棣自己也說不清,首先必然是李祺有卓絕的才華,從奪位根基到後續的所有善後,幾乎全部幫他安排妥當,而且在鑄就了“闕前問天下罪”的歷史名場面。

直到如今都是民間津津樂道之事,且必然留名青史。

而後大概是李祺從不居功,懷有一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李祺勸諫卻從不讓他生氣。

懷著一顆赤誠之心,而為天下事!

和李祺相處的那一年多時間中,朱棣覺得李祺哪裡都好,古代那些著名的賢臣、忠臣、良臣,都比不上李祺,遠遠比不上李祺。

他一直希望李顯穆成為第二個李祺,李顯穆也沒有讓他失望,幾乎每一件事都辦的完美。

同樣有一顆赤誠之心。

如今李顯穆話還不曾說出口,朱棣甚至都隱隱能夠猜到李顯穆要說什麼——

李顯穆環視著殿中的所有人,他見到肅然的文官朝臣,見到汗津津的太子,見到岳父英國公頷笑望著他。

“如果有一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