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79章 自此而顯貴

百官自天光熹微時而入宮,如今已然是天光大照,奉天殿已然快要重修完成,依舊是往昔簷牙高啄之景,金黃燦燦的光照在鱗次梓比的金黃琉璃瓦上,更顯金碧輝煌,顯貴聖尊。

朝臣如流織般往宮外而去,今日大朝會上之事,真可謂震動人心,攪動天下,這等場景,怕是十年都不曾能見到一次,相熟之人三三兩兩討論著殿中之事。

李祺和張輔在殿外結伴而行,張輔面上頗有振奮之色,“景和兄於殿中神姿,真讓弟神往不已,實乃大丈夫是也。”

李祺聞言謙虛笑道:“不過是文辭清談之士,文弼你這種手持三尺劍,馬上取功名的才是好漢子、大丈夫。

三日後為兄欲於府中設宴,若文弼有空,可攜妻兒前來,你我亦可再一敘大話。”

張輔雖是武將,卻是心思玲瓏之人,知道這是李祺一家今日脫了罪身,自是要廣邀賓客,以示慶祝,而且其中大概還存了讓自己見見李顯穆的心思,當即拱手正色道:“兄長及公主相邀,弟豈敢推辭,明日定攜妻兒登門拜訪。”

二人言罷又笑談起朝中軼事。

……

三日眨眼而逝,這三日中京城可謂是風起雲湧,官場和士林中自然是大地震。

大明王朝的天命邏輯改變,那自然是上上下下皆要煥然一新,各個衙門都忙著獻上賀表,為大明的偉大而慶祝。

幸好這是大明,若這是漢朝的時候,現在各地知府就該往朝廷獻上祥瑞了,即便不用搞這些迷信,但各部門依舊要老老實實的將屬於元朝的那些印記都清理乾淨。

而在京城民間,最風行之事,自然便是李善長的平反之事,當初胡惟庸案牽連了一公二十一侯,結果現在唯一的公爵被平反,真可謂是大新聞。

市井之中自然是有人質疑,理由則是既然沒問題,那為什麼不恢復爵位呢,可朝廷的旨意是很完備的。

“韓國公府雖有過錯,有所逾制,但念在其並未造成大過,且有開國之大功,為之平反。”

這就說的很清楚了,李善長有些問題不大的小過,但是功勞也大,那些小過就算了。

而後又給李芳和李茂世襲的官職作為補償,李芳被賞了錦衣衛的世襲千戶,李茂則被賞了世襲的旗手衛鎮撫,在大明朝,這也算是勳親人家經常被賞賜的官職了。

李府被平反不僅僅是禮儀性的平反,朝廷還將大量的財產都歸還了回來,之前的公爵府因為逾制重新拆了一部分,其他的田產鋪子等很多產業也都返還了回來,可以說李祺一家一波暴富。

這些普通百姓津津樂道的對於權貴來說自然無所謂,他們更看重的是李氏從此就可以正常做官,而且不再受到限制了。

看看之前,李祺在士林中那麼高的地位,在先帝面前那麼得寵,舉世公認的大儒,結果一直僅僅是個正五品的大學士。

雖說有備為御前顧問的資格,但僅僅是能提出一些建議,手中根本就沒什麼權力,六部、都察院、諸寺,根本插不進手去。

而且洪武年間還沒有內閣,即便是備為顧問也不是定例,一般都是皇帝有疑問的時候,才會召大學士問兩句,平常之時,大學士是不能隨便提意見。

而九卿不僅僅能在皇帝面前提建議,還擁有執行權,這雙方的差距之大,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李氏被平反,以李祺的底蘊,很多人都猜測他會直升九卿,成為大明文官體系的九大巨頭之一!

這些紛紛擾擾的猜測在各個府邸以及衙門裡面流傳。

而李祺則在今日大開公主府之門,請諸位賓客入府,望著往來的賓客,李祺和臨安公主相視一笑。

夫妻二人皆還記得十一年前從江浦剛剛回到京城之時,先帝的旨意裡面明確的說了,不允許二人交結勳親,於是他們就真的沒有交結過。

偌大的公主府,一次宴會都沒有舉辦過,如今這般廣開府門,廣邀四方之景,真是頗有種揚眉吐氣之感!

人死了便是真的死了,再也管不了後來人的事,朱允炆不在乎當初在朱元璋面前說過的有關於削藩之事,朱棣也不在乎打親爹的臉,那臨安公主自然也不必再遵守當初的旨意。

人走茶涼,當如是也!看了幾眼後,李祺道,“娘子,為夫出去迎接賓客,你便到內堂中受那些命婦拜見吧。”

各家官員勳貴來了之後,自然是要帶正妻出席的,內外有別,正常來說內子是不見人的。

但李祺和臨安公主特殊,這裡是公主府,臨安才是主人,這世道上沒有說入府不拜見主人家的道理。李祺想了想,“待開宴前,為夫再帶著諸賓客來拜見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