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

前院之中,李祺正與張輔交談時,解縉和陳英便聯袂而至,雙方一陣寒暄後,解縉和陳英得知了兩家竟然有結親意向,紛紛大吃一驚。

解縉一邊打趣李祺訊息瞞得緊,一邊對張輔道:“信安伯,你可是得了一個數遍整個大明都是一等一的好女婿啊。”

張輔眸光一凝,他和解縉並沒有什麼舊日的交情,不過是泛泛的點頭之交,而解縉和李氏相交多年,對李顯穆的瞭解自然極高,況且解縉本就是大明數得著的大才子,卻依舊如何盛讚,那就說明這個李祺的幼子,果真不凡至極。

這門親事他本來是衝著李祺來的,經過解縉這一說,他倒是對李顯穆有幾分期待了。

解縉和陳英更好奇的是,李祺為什麼會給李顯穆選擇張輔結親,張氏在勳貴中亦不算是顯赫,不過是伯爵府而已,無論是成國公府,還是定國公府,都不是泛泛之輩,若是李祺想要結親,二公府怕也是願意的。

“景和這是打算讓顯穆於世間揚名了?”

陳英卻從中品出了一絲其他的意味,這些年李顯穆的名聲主要是在一個小圈子裡面流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知道李祺的幼子那麼優秀。

李祺淡淡笑道:“今年八月的秋闈,準備讓穆兒參加應天府鄉試。”

解縉頓時撫掌笑道:“那今年應天府的解元非顯穆莫屬了!”

陳英亦是笑道:“豈止解元呢,明年春闈的會元,以及殿試的狀元,舍顯穆之外,大明又有何人呢?

六首三元,大明第一,就在明年了。”

李祺帶著些許謙虛的拜拜手道:“莫要這般說,考場之上,什麼意外都可能會有,若是有考官覺得他年齡小,心性不定,不適合作為魁首,亦有被落到第二的風險。”

張輔聞言眼皮跳了跳,若是不清楚這三人的身份,怕是會覺得他們在吹牛。

六首三元,縣試、府試、院試皆為案首,鄉試、會試、殿試亦是魁首,三元及第,六案魁首,這等人怕是文曲星下凡也不為過吧。

當然,難是難,但總是有希望的,但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李顯穆比他女兒大六歲,出生於洪武二十四年,到今年,即永樂二年的秋天,也不過是十一歲吧?

到了來年春闈之時,才堪堪十二歲!十一歲能中舉人他還是有幾分相信的,畢竟自古就不缺神童。

可十二歲中進士他就已經覺得有些扯了,畢竟哪一個中進士的不是人中龍鳳,進士若是那麼好考,誰會冒著生死,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博個前程?

而現在解縉和陳英卻說李顯穆能在十二歲時六首三元,他非常想說滑稽,但卻梗在了心中,繼而心中生出一個瘋狂的念頭,難道是真的?

還不等他再細想,李祺轉已然向解縉問道:“縉紳,聖上命你我做修史的總裁官,這是關乎國朝道統的大事,你可有什麼頭緒?”

解縉和李祺對視了一眼,之前在雪夜飲酒時,解縉就說過這件事交給他,現在李祺就是問問他準備怎麼做,“既然是編年體的史書,自然是要先列年份,而後從史料中摘取當時大事,最後選擇能夠佐證國朝的事例。

宋濂和王禕的元史修的雖然爛,但是其中史料卻是豐富,若是修史,則不能不看,是以我打算先將元史揀選一遍。

這次修史可不能匆匆而為了,只要十年之內能夠完成即可。”

說罷,解縉望了李祺一眼,見李祺微微頷首同意,亦放下了心。

有些事不能做的太刻意,朱元璋掀起的各種大案,就是因為太過於刻意,所以一直到後世都被人詬病,而且和臣下離心離德,有理也變成無理。

若不是開國君主的威望足夠高,早就出大事了,但即便是朱元璋,後來因為民間怨聲太大,也只能連續幾次發下詔書甩鍋,實際上就是在解釋。

再看李祺出手,每次都好像是偶然,每次都能夠讓人心大勢站在他這一邊。

這次解縉做的也非常好,若是直接把元史中的那些東西拿出來,縱然是證據確鑿,可也顯得解縉、李祺是在故意藉此打擊,而且早就已然知道此事,這樣就會顯得頗有陰謀之舉。

而如今先用一個堂皇的理由要修史,而後在修史的過程中,自然要重新翻閱元史,再讓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發現這件事,那就完全不同了,身為總裁官,知道這件事,豈能隱瞞不報呢?一切都非常的順理成章。

幾人談話之時,送出去請帖的賓客已然全部到來了,“諸位,先隨在下去拜見公主吧,而後再在宴會上相談。”

府中內堂,李顯穆隨著紫畫前來後,便見到母親和一個頗美貌的婦人親切交談著,心知這便是自己未來的岳母張氏了,他上前行禮後,便端正坐在下首。

張氏一見李顯穆便心生喜歡,氣質鍾靈毓秀、生的俊美無鑄、目中澄澈明淨,這通身的氣派真是生平僅見,這等兒人物配誰都是綽綽有餘。

臨安公主是全程盯著張氏的神情變化,心中不僅升起一絲笑意,她的穆兒,是全天下最優秀的,若非夫君選中了信安伯府,縱然是國公府的嫡長女,也不過是勉強為良配罷了。

“這等鍾靈毓秀的人兒,真不愧是公主和景和公的兒子,聖人之子,有超凡之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