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景和公!”
無數道聲音齊齊響起,迴音甚至彷彿震動了天上的青雲,微微一顫。
坐在輦上的李祺強行睜開了眼,他回身望去,輦恰好經過了公主府的門檻上,那高大的朱門下,立著一道憔悴卻又無比高大的身影。
李祺入了朱門之中,身後計程車子卻不曾散去。
“為天下立心!”
“為生民立命!”
不知是誰帶起頭來,彷彿是方才李祺說誦橫渠四句便能入其門下,於是便有士子高聲吟誦起來,一遍又一遍。
初始只是數個人,而後是數十人,最終便是數千人,這聲音縱然隔著重重閣樓,已然入了屋中的李祺,亦能聽到。
他倚在小軒窗前,看窗上的窗花,透過窗欞,好似能看到清冷的空氣,而那聲聲吶喊便順著空氣聲聲入耳。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李顯穆沉默著為李祺按揉著手掌,從方才的冷肅中漸漸恢復了溫暖之狀。
“穆兒,你說萬世太平之道,到底是什麼?”
李顯穆沉吟了一下,而後斷然道:“一位永生的聖主明君,亦或者連綿不絕的聖主明君。”
李祺聞言一滯,這的確是萬世太平之道,哲人王的統治是最優秀的。
或許是現代人對萬世太平的要求太高了,對於古代人而言,太平世道甚至大同世界,不過是沒有戰爭、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百姓安居樂業、能吃得起飯、不會受凍。
府外的聲音漸漸小了,李祺知道那些士子已然漸漸散去,“你說今日的這一把火焰會在他們心中燃燒多久呢?”
李顯穆沉默了一瞬,“在有些人的心中,會一直燃燒著,直到燃盡整個人,在有些人的心中,或許只堅持不久吧,畢竟您不在了,這把火是無根之源。”
李祺活著,便會有無數的人不由自主的聚集在他的身邊,這便是聖人大儒,若李祺不在人世,便會有人以思想不由聚集起來,可很快這些人就會分裂,甚至對李祺經典的解讀是不同的。
李祺唯一所能夠聊以安慰的便是他還有李顯穆,這是他最正統的傳人之人,只要日後李氏能夠代代相傳,就不會落到孔氏那種境地。
……
正月初五,提前了兩個月的會試終於開始了,李祺經過那日之後身體狀態就愈發的糟糕了,但他強行吃了些大補的藥物讓自己精神恢復了些,以免再次陷入昏迷之中。
因為他知道,所有人都知道,這次他再昏迷,就再也醒不過來了,一步步走到了現在,他的心中亦出現了強烈的不甘,他一定要看到李顯穆高中狀元!會試一共有九天,殿試則是一天,等李顯穆全部考完恰好是元宵節,恰好是華燈之夜,最後還能過一個團圓之夜,他便此生無憾了。
當李顯穆出現在考場上時,每個考生都帶著複雜的神情望著他,他們都知道對於李顯穆而言,這場會試意味著什麼。
李顯穆在考場之上,望著那些題目,他的心中所流淌的皆是父親從小就一筆一畫的教導自己的場景。
有人說他太過於驕傲,不將其他人放在眼中,可李顯穆本身並不是這樣性格的人,他對於功名利祿並不如何熱衷,他只是不願意讓父親失望罷了。
他的父親是當世聖人,可李顯穆知道,父親最想要的是讓他成為聖人,父子二人皆為對方而為,他李顯穆就是要站在最高的地方,而後告訴所有人,我有今日,皆因我的父親是聖人,僅此而已!
一場又一場的考試,李顯穆的精力彷彿是無限的,這一屆的會試,除了兩位主考官外,還有許多同考官,一場的試卷出來就開始判卷,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為了縮短出成績的時間。
到了如今這個時候,還有誰猜不出來為何皇帝要提前這場春闈的時間呢?
自然是為了李祺!因為李祺的身體撐不住了,皇帝要讓李祺親自看到他兒子中狀元!
若是其他人這麼搞,可能有科舉舞弊的嫌疑,可那是李顯穆,即便是有抄錄,不是本人的筆跡,可當你看到一份卓然於眾人之上的試卷,不必懷疑,那就是李顯穆的!每一次開啟糊名後,都沒有絲毫的意外,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和李顯穆試試到底誰的才學更高。
雖然不知道李顯穆對具體事務處理能力如何,可在做文章這方面,他就是當今同輩之中,最強的一個人!
他若不是會元,那倒是要好好查查這其中是不是有人舞弊了。
九天的會試很快就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中結束了,這一天是正月十三,宮中傳來了命令,要求會試的成績在明天清晨就放出去,所以在收好了所有的試卷之後,所有的考官連夜閱卷。
再一次的,在試卷還沒有撕開糊名時,黃淮一看就立刻說道:“這一定就是李顯穆的試卷,讓他放在一旁,給解學士看一下,沒有意外的話,這就是會元了。”
眾考官上前瞻仰了一眼,亦是確定了這一定就是李顯穆的試卷,待將所有試卷全部閱完後,撕開糊名,果然不出眾人所料,那正是李顯穆的試卷。
正月十四,會試放榜,不出任何人所料的李顯穆是會元,旁邊則是李顯穆的試卷。
“明日殿試,李顯穆將要六首三元了!”
“橫壓天下諸生,三百州無一人能攖其鋒芒,真是聖人血裔,如此不凡!”
“這可不僅僅是聖人血裔所能言明,畢竟山東還有一家呢,怎麼……”
“慎言!”
“此生能與李子同處一世,而後又見得李顯穆這等奇才,他才十二歲啊,竟然就已經這麼恐怖了。”
這句話一出,人群頓時沉默了,因為李顯穆光輝的戰績,讓很多人不由忽略了他的年紀,此刻一想起來,幾乎所有士子都有些破防。
考不過就考不過,怎麼年紀還小這麼多,他們十二歲還在考秀才呢,結果人家李顯穆都要中狀元了。
“真前無古人啊!”
“怕是亦後無來者了!”
“這等天縱之才都是文曲星下凡,和我等凡人不同,還是回去好好準備殿試吧,萬一還能中個二甲呢?”
“嗯?兄臺你中了?”
“嗯?你沒中?”
而後又有數道聲音傳來,掩蓋住這一處的嘈雜。
……
正月十四的夜間,應天竟然突然落了很大的雪,彷彿是在應和著李祺幾乎熬不住的身體,李祺第一次產生了他好像真的要離去的感覺。
寒意徹骨,讓他幾乎感覺魂靈都凍住了。
“父親!”
“父親!”
“夫君!”
一道道呼喚之聲,如同一隻有力的大手,將他從沉沉黑暗中帶了回來,當他重新睜開眼時,眼前是一雙雙流淚的眼睛,李祺抹去臨安公主臉上的淚珠,開懷笑道:“我又沒死,閻王爺又輸了一次。”
李祺望著清雋的幼子,李顯穆長得比他還要更加好看,“明日你就要殿試了。
幸賴陛下垂青,為父終究是沒有拖你的後腿。
只可惜不能看到你橫行天下的模樣。
為父有些話要與你們說。
為父平生做了許多事,但亦有許多事不曾做,或是做不到,這些事留給你們以及你們的子孫去做。
當年李克用有與爾三矢,勿忘乃父之志故事,今日為父便效仿他的故事,與爾七矢,亦稱之為七恨。
一恨祖宗……
四恨不曾見稼軒舊詩汴京不夜之景。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為父曾經夢遊汴京,見處處皆是火樹銀花之相,處處皆是燈火輝煌之景,整座汴京宛如不夜之城,那等盛世或許只有開元年間的大唐長安和舉世共舉的汴京才能見到了,有朝一日若大明每一座城池都有如此之繁盛,我便能瞑目了。”
李顯穆等人皆泣淚而下,哽咽道:“父親,李氏子孫必然矢志不渝,您所遺憾的七恨之事,在未來都將會被解決掉的。”
……
正月十五元宵節,每逢這個節日時,京城中都會解除宵禁,李顯穆自宮中奔出,他身著大紅的狀元服,這本該明日入宮傳唱之日才會讓他穿上的。
可皇帝生怕李祺一日都撐不住,在點了李顯穆為狀元后,就立刻讓他穿著狀元服回公主府去。
李顯穆身著狀元服在京中策馬狂奔,往來行人紛紛讓路。
公主府就在眼前,那高高的朱門就在眼前,火紅的燈花還掛在門上,府中滿是喜氣洋洋之景。
前一日下的雪還在牆角之處有一些殘留,白色的雪映襯著燈火之色,更顯交織暖意。
遠方有人已經放起了煙花,一道道光彩閃在每個人眼中和臉上,城中到處都是歡呼之聲,往日裡的壓抑,都在這一日中宣洩而出。
李顯穆奔到了府門之前。
他翻身下馬,向前。
一眼便見到父親正在正堂正對大門之處,靜靜的站著,好像身體已經完全恢復了健康。
“穆兒!”
李祺笑著招招手。
“父親,兒子中了狀元!”
李顯穆驚喜的向前。
下一瞬,李祺徑直往後倒去!
黑暗席捲了每一個人,絢爛的煙花升上高空,五顏六色的光彩映照在李祺臉上。
再無生機!
————
道之正統,待人而傳,由孟子而後,韓、張、程、朱繼其絕,至先生心學既出,天下宗朱(熹)者,無復幾人矣,概功學未有若先生深切著明者,其學若震霆啟寐、烈耀破迷;其德若燦燦驕陽、敬之神明;至其功業,公意量廣遠,氣充識定,志以天下為己任,而才又能副其志,故兩代信之,太上言立德、立功、立言,謂之三不朽,其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公雖死哉,凜凜猶生!——《李子聖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