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毅的詢問,徐然的臉上露出一絲疲憊和忐忑,聲音中帶著幾分沮喪:“少君,進展不是很順利,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
若是換成其他人,他也就隨口搪塞了,但是嚴毅對新犁的製作非常重視,新犁的製作構思也是嚴毅提出來的,他不敢有任何欺瞞。
直到現在,徐然心裡還藏著濃濃的疑問,如此奇妙的構思,嚴毅是怎麼想出來的?難道此子真的是天縱奇才?
徐然覺得自己半輩子的匠作技藝都學到狗身上去了,沒能按照嚴毅的要求製作出新犁,令他內心生出一股羞愧。
在他身後的三名匠官也是臉色不自然地低著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少君都已經把草圖勾勒出來了,他們還是無法將新犁製作出來,實在令人汗顏。
如果嚴毅此刻斥責他們幾句,他們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但是嚴毅只是微微一怔,臉上的失望之色就轉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
這個時代的直轅犁和耦犁都只有四個部件,而曲轅犁卻有十一個部件,結構和工藝要複雜很多,不是那麼好製作的。
雖然他憑藉前世的模糊記憶畫了一張結構草圖供這些匠人參考,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圖中是否有錯誤的地方。這些匠人如果能在短短几天時間裡將曲轅犁製作出來,那才真的是見鬼了。
須知歷史上的曲轅犁出現於唐末,距離現在足足有六百年時間,製作過程涉及到選料、鐵工、木工、組裝、力學等各方面細節,製作難度比馬鐙要大很多。
但是即使再難,也要努力嘗試,因為曲轅犁實在是太重要了,相比落後的直轅犁,它能極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走,過去看看。”
嚴毅安慰了眾人幾句,走到房舍中央的木桌前,只見桌上放著十多件尚未完工的犁鏵和犁轅,僅是犁轅,就分別用榆木、棗木、杏木等六七種木料製作了樣品。
地上堆積的材料更多,有鐵料、木料、膠料、錘鋸尺等各類工具,以及初具形態的曲轅犁部件,比如犁壁、犁底、策額、犁箭、犁梢等等。
幾縷陽光從房舍高處的氣窗斜射進來,在這些材料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第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是確立犁轅的彎曲弧度,這個弧度必須精準,否則在耕地時會很吃力。”徐然站在嚴毅身旁,給他一一介紹曲轅犁製作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我們選取了七種木料,用浸水、火烤、蒸煮、楔形、層迭等各種方法將它們彎曲成不同的弧度,再根據實際耕地的需求來調整,另外還要考慮犁彎弧度對部件連線處的牢固性影響,弧度大了,連線處容易鬆動,弧度不足,又會影響犁的靈活性。光是確立犁轅的用料、製法和彎曲弧度,就需要大量的時間。”
嚴毅暗暗吃了一驚,沒想到只是製作其中一個部件,居然就如此麻煩。
“按照少君繪製的結構圖,犁鏵與地面的夾角為半弦。但我們在試製時發現,這個角度在鬆軟的土地上效果很好,可遇到板結的硬土,犁鏵就容易打滑。”
“少君所說的透過控制犁評、犁箭和犁建來調整犁鏵入土的深淺,我等暫時還沒想出適合的結構。”
“犁壁的厚度對實際應用的影響也很大。”“犁鏵和犁壁的結合處,暫時還未想好如何固定,如果用鐵釘固定,會影響犁的靈活性,而且鐵釘容易生鏽,生鏽帶來的損壞也是個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