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然等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向嚴毅述說遇到的種種困難,足足有數十種之多,聽得嚴毅腦袋嗡嗡直響。
起初,他還能提出幾個建議,但是一個問題還沒解決完,緊接著又是更多的問題朝他湧來,將他淹沒。
嚴毅來之前,本來還打算讓匠作監把水車也改善一下,但是看到這個架勢,他理智地閉上了嘴。
最後,對如何製作曲轅犁這個問題,他只能採用笨方法,朝徐然吩咐道:“匠作監立即貼出告示,大量徵召匠人。遇到疑難處,就組織人手逐一嘗試,試到問題解決為止。另外,此事要嚴格保密,將各個部件拆分研製。”
徐然感受到了嚴毅語氣中的嚴肅,心裡也是湧起一股凝重,暗道無論如何也要將新犁製出,否則匠作大匠這個位置恐怕不保。
嚴毅見他們忙得焦頭爛額,便沒有多作停留,回到前院,帶著曹秋等人離開匠作監,繼續巡視。
接下來,他們又分別去了司鹽監、織造署和司農監。
司鹽監是專務鹽政的官署,總攬鹽業的生產、運輸、銷售諸事。
嚴氏在海鹽縣有固定的鹽場,並派有專人管理採滷、煎鹽之事,所以嚴毅暫時不需要在海鹽生產上花費精力,他只需要管理好鹽運和售鹽即可。
鹽運是十分重要的監管環節,司鹽監就專門設立了鹽運使,專司鹽運之事。
鹽運有海運、河運、陸運之別,每條運輸線路都需要精心籌劃,以確保海鹽安全、及時運達。有時候還要在鹽運途中設卡檢查,防止貪吏摻雜次鹽將好鹽換走。
而在售鹽方面,嚴毅廢除了官鹽私鹽並存制,開始實行鹽專賣。除了司鹽監以外,嚴禁任何人偷運、販賣私鹽,凡犯鹽法者,輕則城旦舂,重則棄市。
這樣做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了。降低百姓的賦稅徵收後,他需要在其他方面行開源之事,而收回私鹽之利,正是他所看重的。
除了鹽專賣以外,嚴毅還新設了織造署,打算以此為切入點,發展轄地的手工業,開闢新的財稅收入渠道。
烏程、運城這一片地域,自古便以紡織業聞名,是江東重要的布帛產地,其出產的越布,技藝之精,質地之優,僅次於蜀布。居住在這裡的百姓,很多人都擅織布,其女紅之技,世代相傳,是優良的織工。烏程織業鼎盛時,機杼之聲不絕於耳,經緯交錯,堪稱盛景。
除此之外,烏程、運城地處江南水鄉,肥沃的土地和適宜的氣候也非常適合種植桑田,可以為織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
只是嚴白虎、錢銅佔據烏程、運城後,不擅管理,將這天然的優勢白白荒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