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78章 防禦系統

如此數量的營養物質堆放在海床上,必然會引起其他深海生物的窺伺,而防禦,便成了一個重要任務。

傳統的母巢群等組織處都由兵蠆群巡邏守衛。但由於此處位於深海,兵蠆也相對受限,想要拱衛這片重要的,儲存著巢群東山再起希望的結構群,林易需要些全新的手段。

以現在母巢儲存的基因序列,整出一套全新的防禦系統倒並非難事。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達到效率與成本的完美平衡,以儘可能少的營養物質完成需求。

首先需要的是一套索敵系統。由於位於深海,複眼的視力受限,哪怕安裝了來自奇蝦巢群的夜視複眼,也只能滿足近距離內的需求,長距離索敵必須要靠其它的手段。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林易安裝在二代偵查母蠆身上的那一套回聲定位系統。

發聲器官被安裝在一個類母巢固著式生物模板上,與母巢相連以獲取營養物質。

不過並非是開拓母蠆那樣的長距離定向脈衝,而是如原始母巢的發聲器官一般向四周無死角發射聲波,探查附近的敵人。

而接收系統則與發射系統分開,分佈在儲存結構的四周,方便更好的定位目標。

這些接收訊號的結構半球形的本體上擁有多條類似魁首古顎側線的結構,以更好的接收反射的回波訊號。

這一圈接收結構與最中央的發射結構共同組成了深海母巢群的雷達系統,監視靠近的一切生物。而解決了索敵問題,接下來,就是攻擊或驅離了。

本來,林易打算設計一套次聲波驅離系統,利用特定頻率的次聲波引起內臟共振,來驅離闖入附近區域的生物。

但考慮到這年頭的深海可能什麼奇奇怪怪的生物都有,從各種泛節肢類前朝遺老到當代霸主角石類,再到未來新秀魚類,對它們有效的聲波頻率各不相同。

次聲波驅離系統就需要同時具備多種聲波頻率以用來驅離各種不同的生物,有些麻煩,倒不如直接用簡單粗暴些的手段直接用物理攻擊或者毒素攻擊解決問題。

此前,林易為應對寬角螺對海林檎簇群的威脅,為海林檎株體安裝了類似水母的刺細胞結構,以驅趕或直接殺死試圖從海林檎株體口部獲取食物的寬角螺。

而現在,全新的驅離結構就將以其為原型,利用毒針將試圖靠近的生物驅離或直接殺死。

新的母巢延伸結構依然以海林檎株體為模板,其中卻摻雜了大量其他生物的基因序列。

其全新的肌肉組織來自海星-不知為何,棘皮動物的基因序列與母巢的契合度意外的高。讓其尾柄變得粗長有力,以支撐起更為複雜的主體結構。

主體結構依然呈現花萼狀,但卻更為發達,且內部並不具有海林檎那一套濾食結構,而是被一個碩大的,基因片段來自等刺蟲的毒腺填滿。

萼狀結構末端的觸腕結構則被幾根呈現彎鉤狀,末端擁有鋒利倒鉤的節肢取代,中空的末端與毒腺相連,能刺入柔軟的獵物體內,再透過毒腺向其身體內部注射毒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