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34章 夜視複眼

其應該是具有某種特殊的能持續抵禦水壓的構造,但抵禦銳器切割的效果並不怎麼好。接下來便是三眼赫德蝦的基因序列。三眼赫德蝦那顆大而無柄的中眼倒是給林易帶來了一些意外驚喜。

這些奇蝦血紅色的複眼都具有不弱的夜視能力,三眼赫德蝦的這顆中眼更是極其適應微光環境。

且由於奇蝦也屬於泛節肢類,複眼與真節肢類同源,其對微弱光線極其敏感的感光結構能很方便的整合進兵蠆的基因序列中,讓兵蠆也具有同樣的夜視能力。

不過凡事總有代價。因為視神經結構的變化,奇蝦的複眼結構獲得強夜視能力的代價便是,它們複眼的重新整理率略有降低,也就是說“幀數”不比兵蠆脫胎於羽翅鱟的複眼。

但好在節肢動物複眼的重新整理率本來就高於人類的雙眼,到也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新的模版將具有來自三眼赫德蝦的血紅色複眼,林易簡單的將其稱為夜視兵蠆。

他立即控制母巢開始了一隻夜視兵蠆的生產-根據現有情報,直螺角石的夜視能力不佳,有夜視兵蠆混編在普通兵蠆中提供視野,他就能更輕鬆的對直螺角石發起夜間突襲。

除去專門的夜視兵蠆,林易還打算對普通兵蠆的模版也進行略微的升級-節肢動物的視覺系統中,除去一對複眼,還生著感光用的單眼,羽翅鱟禿頭頂就生著兩隻這樣的感光單眼。

而僅將單眼的視神經系統替換為奇蝦的視神經系統,就能在不影響主複眼重新整理率的前提下具有一定夜視能力。

三眼赫德蝦與普通奇蝦的基因序列消化完畢,可惜的是劍魚形赫德蝦的組織殘片太少,此時已經被水流不知衝往了何處,已經無法用母巢提取。

四米長的泛節肢類,其基因序列中必然會有對他有用的基因片段,能讓他進一步強化兵蠆,或編輯出體型更大的母蠆模版。

林易在覆盤了與直螺角石,劍魚形赫德蝦的戰鬥後得出的結論是,純由二代兵蠆品級組成的攻擊陣型還是有其缺陷所在,即缺少一種體型足夠大,足以與成體直螺角石角力的品級,在兵蠆的掩護下對敵方如直螺角石成體和劍魚形赫德蝦這樣的大型個體直接造成致命的攻擊。

但直接放大兵蠆的體型明顯是不現實的,以目前林易的基因編輯能力,開拓母蠆與濾洋母蠆級別的個體便是極限,而這種體型的個體也並不能引發質變,反而會讓母巢的產出變得麻煩,得不償失。

此前,林易只能將新品級的計劃暫時擱置,但如今,劍魚形赫德蝦的出現卻讓他有了想法。

算上劍鋒足有四米長的劍魚形赫德蝦,就是現成的參考模版。因此,林易的下一步計劃,便是獲得劍魚形赫德蝦的基因序列。

為此,他準備對兵蠆的外骨骼進行改造,改造出能抵抗深海水壓的兵蠆模版,向海淵下進發。

但是,就在林易編輯兵蠆的模版時,他突然有了些大膽的想法。想著,他意念一動,暫時放棄了兵蠆的基因序列,轉而開始編輯起工蠆的基因序列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