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況下,還不如將省下的營養物質多生產些正常體型的個體,以數量取勝。
至於三葉蟲的基因序列,林易看了看,還是放棄了提取某些片段並編輯的想法。
只因這些傢伙實在太過原始,附肢完全沒有分化,甚至步足與鰓還連成一體,全身唯一可取之處也就是甲迭的夠厚-但眾所周知,迭甲死路一條,林易也沒有把羽翅鱟基因編輯成鐵王八的打算。
……
完成了對基因序列的編輯,外出捕獵的那隻羽翅鱟個體也成功捕獲了數條薩卡班甲魚,在林易的控制下用鐮肢上密佈的長刺串住獵物,將其帶回母巢,繼續供應其生產更多的個體。
意念一動,一隻基因序列中嵌入了薩卡班甲魚髓鞘基因片段的神經增強型羽翅鱟個體由母巢開始培育。
而此前的兩隻普通羽翅鱟個體則在母巢附近的海床上就地休憩,準備補充體力,為下一次狩獵做準備。
一段時間後,意識中,又一道若有若無的連線越發明顯。林易知道,那是又一隻羽翅鱟個體即將培育完成的訊號。
熟悉的鐮肢探出,新生的羽翅鱟個體掙脫束縛,在水中舒展起外骨骼還未硬化的身軀來。
林易明顯的感到,這個個體的反應速度要快出不少,連帶著感官也更為清晰幾分,這便是髓鞘結構帶來的變化。
現在,林易的意識下,已經有了三隻羽翅鱟個體,其中一隻還是嵌入了髓鞘基因片段的神經加強型。他腦中,已經有了些更大膽的想法。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但他控制的個體都一直沒有離開母巢太遠,更別說離開這片似乎是一處內灣的海域了。
哪怕在已知的範圍內,羽翅鱟都並非奧陶紀最為強大的生物,若貿然行動,仍然有淪為獵物的風險。
而如今,神經加強型羽翅鱟的誕生,讓林易有了些底氣-至少,升級過的神經系統帶來的較快反應速度讓他即使遇到打不過的對手,也能利用靈活性優勢迅速跑路。
更何況,就算真的身亡,損失的也只不過是意識下的一個節點,傷筋動骨,卻並不致命。
想著,在林易的控制下,兩隻普通羽翅鱟個體繼續留守母巢,而神經加強型羽翅鱟擺動起寬而扁平的尾部與槳狀的划水足,推動著蟲軀緩緩分開水波,遊動起來,向著全新的方向,邁出了探索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