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8章 消化液與毒腺

蟲血擴散開來,臨死關頭,海神盔蝦爆發出了驚人的求生欲,劇烈的掙扎著,但羽翅鱟鐮狀附肢上的猙獰長刺已經深深的刺入它的血肉之間,如此劇烈的掙扎只是讓它身軀上被開出的傷口擴大加深。

面對如此體型的巨蟲,羽翅鱟的尾刺能起到的作用及其有限,主要的輸出手段還是那對猙獰的鐮狀附肢。

附肢內側叢生的大刺面對海神盔蝦柔軟的軀幹部分能造成相當可觀的殺傷,但卻依然難以短時間內致命。

後世有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說法,而海神盔蝦作為泛節肢動物,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拖著恐怖的傷勢又掙扎了約數十分鐘,軀幹側邊的鰭狀結構才無力的停止了擺動,兩米來長的龐大身軀緩緩向下墜去。

看著在海中拖著蟲血與甲殼殘片組成的尾流緩緩下墜的龐大身軀,林易第一次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

這個時代最為龐大的生物之一,以海神為名的濾食巨獸,就這樣成功被他獵殺,成為了他增殖更多個體的養分。

想著,動作也沒有停下。五隻羽翅鱟個體拖拽著龐大獵物的身軀,費力的向著母巢方向遊動,試圖將其運送回母巢附近。

而那十餘隻改良型短翅鱟個體也迅速靠近,用兩對螯鉗與口邊的一對小螯肢在羽翅鱟鐮肢開出的猙獰傷口處撕扯起血肉來。

反應速度最快的薩卡班甲魚已經湊了過來,張著小嘴吸食飄蕩的食物殘渣。還有些大膽的直接湊近了正在撕扯著血肉的羽翅鱟與短翅鱟個體,試圖利用其神經系統帶來的反應速度優勢混幾口熱乎的。

但林易控制的個體現在都已經升級過神經系統,順手捉住了幾隻躲閃不及的薩卡班甲魚後,其餘的個體便一鬨而散。

處理完了這些搗亂的小魚,便是慣例,一大塊海神盔蝦肉被切下,塞進母巢表面的蜂巢狀孔洞之中,供其吸收海神盔蝦的基因序列。

而進食的同時,林易也開始覆盤這次獵食的過程,思索著下一步對羽翅鱟基因序列進行編輯的方向。

羽翅鱟的基因序列,除去嵌入了薩卡班甲魚的髓鞘基因片段外,並未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

除去林易明確知道的缺陷外,他並不確定自己突發奇想的瞎改與自然演化的結果到底孰優孰劣。他等的,便是一個試驗的機會。

這次,羽翅鱟個體主要暴露出的,便是對大型生物處決能力不足的問題。對海神盔蝦這類巨大的泛節肢動物,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由於身體結構與後世脊椎動物不同,除去被厚實頭殼保護的頭部,並沒有什麼可以短時間致命的要害部位。

戰鬥中,軀幹被林易穿刺撕扯出無數道傷痕的海神盔蝦仍舊掙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便是說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