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16章 寬角螺

由於母巢消化的更為徹底,這些從母巢上延伸出的海林檎株體並沒有消化系統,而是直接透過營養輸送管與母巢相連,將過濾出的浮游生物直接送入母巢中消化。因此,母巢版海林檎株體的存在很好的應驗了那句“生兒子沒**”的詛咒。寬角螺也失去了主要的食物來源。

但它們卻並沒有因此滅絕,而是改變了策略,趴在了海林檎株體的另一個開孔-口部處,直接奪取濾出的食物!後世,有一種寄生海百合的螺類-頂蓋螺,就具有類似的,直接從宿主口中奪食的習性,沒想到,在生存壓力下,這個生態位的祖師爺寬角螺也學會了這一招。

海林檎簇群與農作物不同,其前身是一種特殊的動物,且目前是母巢的一部分,理論上並並不需要太多的打理。

因此,專門特化用於照料簇群的工蠆品級數量遠沒有用於採集屍體的工蠆多。

並且,這些工蠆主要的任務是清理簇群中的野生被動濾食生物,讓海林檎簇群能更好的過濾浮游生物,很少對海林檎簇群的株體進行細緻的檢視,更何況寬角螺貼合的很緊,這也導致它們直到現在,造成了嚴重減產才被發現。

還好,發現的並不算太遲。大量工蠆立即在林易控制下上前,開始用複眼掃過每一株海林檎,觀察其上有沒有寬角螺附著,並想辦法將其清理下來。

一開始,林易想的是暴力破開。但短翅鱟模版改進來的工蠆雖然被他額外安裝了螯肢,但兩種工蠆面對寬角螺的螺殼,卻都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四隻螯的切肉型工蠆分別具有一對擁有圓錐形大刺的螯肢與一對擁有細密小齒的螯肢,切割柔軟的血肉是一把好手,但面對圓滑的寬角螺殼卻有些無從下爪,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而兩隻螯的抓握型工蠆螯肢雖然可以鎖住寬角螺的殼,但其螯肢並非為碎殼而生,力量卻又有些不足,更難破開寬角螺那看似異形,卻又十分堅固的螺殼。

隨後,他試了試將其拔下,但這東西就和附著在船體上的藤壺似的,牢牢吸附在海林檎殼體處,無論工蠆如何用力,也很難將其拔下,反而是其受到刺激,在海林檎的外殼上更為用力的鑽起孔來,讓林易無可奈何。

想了想,林易還是覺得直接暴力破殼比較容易一些。一番思考,他緊急控制母巢生產了一隻新的工蠆,試圖用以清理這些附著在海林檎簇群上的寬角螺。

新的工蠆模版以割肉型為模版,依然擁有四隻螯,但其螯的形狀卻發生了變化。第一對螯分成了兩邊,一邊具有長尖刺,而另一邊具有細密鋸齒,整合了此前兩對螯的功能,用以在殼體破碎後扯下寬角螺的軟體組織。

而第二對螯變的更粗而鈍,擁有半球形如臼齒般的的突起,這種結構是粉碎硬殼的不二之選。並且其具有一定的弧度,正好能卡住寬角螺的外殼,還它的整體形狀有些類似核桃夾子-反正都是破開硬殼用的,也沒什麼毛病就是了。

就這樣,第一隻被林易簡單命名為碎殼工蠆的個體被母巢產出,準備開始嘗試清理那些附著在海林檎株體表面的寬角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