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22章 母蠆與改進兵蠆

而對付角石類,消化液也沒有對海神盔蝦那麼好使,對付笨重的房角石還有一戰之力,而面對直螺角石,林易就需要給兵蠆打造一把趁手的傢伙,與角石的角質喙爭鋒。

對於正常的生物來說,任何花裡胡哨的結構都比不過一副咬合力足夠的口器或者顎好使。

有頜魚類出道即巔峰的頜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子。但這個想法第一個被林易排除。原因便是,螯肢亞門的口器實在是拿不出手……

並且,將顎或口器作為主要輸出手段,其實也是一種妥協。

生物間的競爭不是純粹比拼戰力,進食效率也至關重要。

尤其是對於那些底層撿垃圾吃的物種來說-同樣的時間內比別人多吃一口垃圾,有時候就是生與死的差距。

而因為環境變化導致的各種滅絕事件的存在,食物鏈底層撿垃圾吃的物種才是一個類群興盛與否的關鍵。

沒有食物鏈底層生態位多樣性,僅有高層生態位頂級掠食者的類群就彷彿無根之木,難以長久。

就如同後世板足鱟類與有頜魚類的競爭中,小型板足鱟類因螯肢撕扯食物的進食效率不比那些有頜魚類的吞嚥,導致食物鏈底層的撿垃圾生態位統統拱手讓人。

而當那些孤注一擲增長體型的大型翼鱟在志留紀末的海退事件中滅絕,撿垃圾吃的小型有頜魚類迅速大型化,演化出空前龐大的掠食者,而板足鱟類一方後繼無人,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翻身之日。

但生物演化的過程中,一定時間內能累代出的良性變異性狀是有限的。因此,僅有變異出的性狀最能滿足生存繁衍需求的物種才能在競爭中取得成功。

通俗的說,就是固定等級內可以分配的技能點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點出屬性加成最多那條技能樹的玩家才能取得遊戲的勝利。

而將“技能點”投入在顎或口器這條“技能樹”上,可以同時滿足強力攻擊與高效進食這兩個關鍵的需求,因此其成為了大部分生物的選擇。畢竟相當於點一條技能樹給兩個技能,且都是相當強力的技能,點了總虧不了。

但這一切對現在的巢群來說都不是問題。像後世高度特化的真社會性昆蟲,如螞蟻和白蟻,其部分種類中高度特化的兵蟻已經失去了自主進食能力,只能依靠工蟻的餵食。但這讓它們可以放飛自我的演化口器結構,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為戰鬥而生。

而現在的巢群也是同樣,有工蠆處理食物,專門負責戰鬥的兵蠆品級自然也可以放飛自我的演化,而不用為了兼顧進食效率而畏首畏尾。再拘泥於傳統的口器特化路線,未免就有些浪費這個機會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