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學術委員會散佈在美麗的報告廳裡,這裡一點,那裡一點。
主要突出一個組織鬆散。
學術委員會的幾位院士們似乎完全不覺得這種“胡辣湯上撒了胡椒麵”的坐法有什麼問題,唐慶隆看起來好像也很習慣這樣的場景。
穆知然和陸沉拿著厚厚的檔案,站在臺上,遲疑且困惑。
“放輕鬆一點,我們也不是什麼魔鬼。”臺下一位女士主持起了會議,“唐院士和你們說了這次會議的內容吧?”
“嗯……”穆知然遲疑的點了點頭,不過唐院士之前到底說了些什麼……這個她已經不記得了。
“委員會對你們的研究內容進行了詳細的稽核,我相信唐院士也已經向你們轉達了我們的一些意見。”這位女士對著面前的麥克風說道,“伱們實驗的進展怎麼樣?有什麼新發現了麼?”
“有一些發現。”穆知然說道,“我們目前測試過的樣本中,鋰原子的電子全都是向下旋轉的。”
“能證實這些電子處於糾纏態下麼?”遠處大約二百米的地方,一個頭發全白的院士插嘴問道,“向這些電子施加磁場,能不能改變其他電子的狀態?”
“電子糾纏態不是這麼證明的。”另一位院士打斷了自己同事的發言,“透過施加變數來測試量子狀態,這隻能得到混沌和混亂,量子糾纏的證實需要有其他的途徑……”
陸沉站在主席臺上,看著臺下這十三位分散在幾千平米會場的院士因為量子糾纏如何測定而爭論不休……他竟然覺得有點得意。
你看,這玩意就算是院士也未必搞得懂對吧?過了一陣,臉紅脖子粗的院士們才逐漸安靜了下來。大概讓他們分開坐也是為了這些委員們的人身安全——直線距離一百米多遠,而且還隔著好幾百個軟席座椅,就算急眼了想要打架也得費點功夫。
總之,現場氣氛融洽。
穆知然博士掌握了現場的討論主導權,並且開始從基礎講起——至少得讓農學和採礦領域的兩位院士理解一下量子的基礎概念才行。
多虧了這段時間和陸沉的反覆討論,以及“掃盲式科普”,穆知然現在對於這種程度的講課幾乎沒有任何壓力。她用簡潔精準的詞語,迅速給這幾位院士普及了一下基礎概念。
“聽聽,人家講的比你們可好多了!”農學院士一拍桌子,朝著身後物理領域的院士直接開始了嘲諷,“你們算是什麼院士啊?嗯?當了幾十年教授,連本學科的東西都教不明白?”
說來也怪,一開始大家還吵的不可開交,結果農學領域的院士一張嘴,其餘幾位院士雖然表情仍然不爽,但都保持了沉默。
“接下來,講講你們的實驗思路,以及實驗希望驗證的目標。”農學院士揮了揮手,彷彿正在轟散一群蒼蠅,“這個部分可以適當簡略一些,我們已經看到了足夠多的書面報告——就當是走個過場吧。”
十分鐘後,過場走完。委員會的院士們開始嚴肅了起來,他們邁開腿,穿過千山萬水,跨過幾百個軟包座椅湊到一起,低聲開始了討論——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看起來討論的非常認真嚴肅。嚴肅認真到了陸沉看著發懵的地步。
不是說好的走過場嗎?你們這幫老不修的現在就打算反悔啊?!經過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的討論,幾位院士忽然集體扭頭朝著臺上看去,農學院士問道,“渡邊先生,楊教授還在接受資訊管理麼?”
“是的,袁先生。”渡邊點了點頭說道,“根據委員會的指示,資訊管理還需要繼續維持,直到委員會解除禁令為止。”
“自從實施資訊管理開始,爆炸案的發生數量明顯減少了……對吧?”袁院士繼續問道,“你們統計到了幾次?”
“肯定發生的有一次,可能發生的有兩次。”渡邊的臉色有點黑,“袁先生,這個話題不適合在公共場合,當著無關人士的面討論。”
“這裡不是公共場所,你身旁的這三位也不是無關人士。”袁院士把眼睛一瞪,“委員會剛剛一致同意,對他們解除資訊封鎖。”
渡邊瞪圓了眼睛爭辯道,“這太危險了!”
“實施資訊管理,只能讓爆炸案的發生頻率有所下降。但這些日子裡,仍然發生了至少三次爆炸。這個頻率太高,我們不能接受。”袁院士身旁的那位物理系院士說道,“他們是這個領域最領先的研究團隊,成果斐然且人員可靠——讓他們參與進來,這是收益最高,同時風險也最低的解決方案。”
“委員會能夠理解綜合調查局的擔心,但我們認為,這個風險值得一冒。”袁院士點頭道,“正式的檔案會在十分鐘內完成,拿到檔案以後,請你在電波暗室內完成資訊傳遞。”——十三位院士和綜合調查局的課長聊的熱火朝天,而臺上的三個人就徹底傻了眼。穆知然用眼神向唐慶隆發出提問“這個部分你也早就知道了?”然後得到了自己老師明確的回答。
他翻了個白眼。
陸沉在旁邊支著耳朵聽了半天,但愣是沒聽明白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但看著渡邊的表情,這好像不是什麼好事兒。
最終拿到正式檔案的渡邊認命似的閉上了眼,他站了好一會,然後轉身對陸沉等人說道,“你們……跟我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