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513章 遠望號的冒險(三)

“原來如此。”陳友諒這才恍然大悟,隨即興奮道,“那若是以這個島為根本,豈不是很容易就能渡海攻入倭國?怪不得陛下會如此看重這裡。”

“正是如此。”汪大淵當即點了點頭,“而且你看這裡地勢開闊,有山有水,土地肥沃,氣候宜人,這地方可比新斤府舒服多了,若是在此處移民屯墾,至少能養活十萬大軍自給自足,能在倭國身後部署十萬大軍,他們哪還有餘力去襲擾大明沿海?”

“不錯,真想不到陛下見識竟如此廣博,還知道這裡有座那麼大的島嶼。”陳友諒也不得不讚嘆道。

接下來汪大淵又向裴卡詢問,問他現在是否還會渡海去倭國,倭國那邊還有沒有阿伊努人,裴卡搖了搖頭,解釋說自己老了,早就不去了,不過還是有人會去倭寇那邊劫掠。

沒想到吧,惡人也有惡人磨,喜歡劫掠高麗和中國的日本,這個時期同樣也經常遭到阿伊努人的劫掠

其實不止阿伊努人劫掠日本,北面庫頁島上的阿伊努人也同樣經常劫掠黑龍江下游的女真人

最神奇的是,這個裴卡雖然不會說漢話,也不識字,但卻會畫地圖,他拿起樹枝在地上畫出了本州島北部的大致輪廓,汪大淵天天看海圖,一眼就認出了那是本州島北邊的陸奧灣,於是當即掏出海圖,指著陸奧灣給裴卡看。

這小老頭仔細辨認一下,立刻興奮的連連點頭,然後指著陸奧灣周邊的山區,向他示意,那裡仍然是他們的活動區域。

汪大淵見裴卡居然能看得懂地圖,於是又順著澄州島南端,一直來到札幌,指了指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裴卡仔細想了想,當即笑著點了點頭,示意汪大淵說的不錯。

可隨即汪大淵便把地圖全部展開,順著澄州島往南,過了日本,往西邊的那一大片大陸比劃了一下,又指了指自己這些人,示意他們是從那裡來的,裴卡見狀頓時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他雖然不識字,可地圖上色塊的大小他還是能分辨的,在他們這些阿伊努人的眼中,日本就已經強大到不可戰勝了,沒想到汪大淵他們所在的地方,比日本還要大出無數倍,這怎能不讓他們震驚?!

裴卡當即嘰裡呱啦的跟部落中的小輩說了什麼,引得幾個年輕人也圍過來觀看地圖,裴卡又指著地圖跟他們解釋,頓時那幾個年輕人看汪大淵他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滿是敬畏的樣子。

汪大淵當即跟陳友諒使了眼色,小聲說道,“得給這些土人開開眼,教他們知道咱們大明的厲害,方便將來咱們往這裡移民,說不定還能從土人中徵兵,帶著他們一起去打倭國。”

陳友諒頓時問道,“怎麼給他們開眼?”

“看見那柄倭刀了沒,他們這裡缺鐵器,一把倭刀就被他們奉若神兵了,但倭刀性脆,砍砍肉還行,但若和鋼刀對劈,肯定要斷,你找把好刀來,當著他們的面把那倭刀斷了,再給他們一把咱們的刀,他們便曉得厲害了。”

“這簡單,看我的。”

陳友諒當即從士卒那裡要來一柄雁翎鋼刀,在裴卡等人面前展示了一番,還拿那把倭刀做了個對比,然後左手橫持倭刀,右手持雁翎刀猛然揮下,只聽嗆啷一聲,場中火花四濺,那柄短倭刀當場被斬斷成兩截,頓時看的一群土人目瞪口呆。

然後陳友諒扔了倭刀,仔細擦拭了一下雁翎刀,這才遞給了汪大淵,汪大淵又將這把刀遞到裴卡手上,頓時讓這小老頭激動不已。

汪大淵這時又道,“乾脆再取一面國旗,一副鐵甲,再拿一副弓箭,全給他們,當作信物,也好讓他們向島內的其他土人宣傳大明的厲害。

“將來陛下再派人過來的時候,即使不是咱們,到時他們一見咱們的國旗,也知道新來的是什麼人。”

“這法子好。”陳友諒點點頭,當即讓人划船回去取來這些東西。

片刻之後,裴卡誠惶誠恐的接過這些神器,實在是沒有可以回贈的禮物,最終只能從茅屋裡取來一張珍貴的黑熊皮,當作回禮。

汪大淵也笑呵呵的收下,隨即又給了他們一口鐵鍋,然後指了指他們部落中一個看起來對他們無比崇敬的少年,又指了指遠望號,示意要用這口鍋把那少年換走。

這個交易,頓時在部落裡引起一陣議論,買賣人口的事他們還沒幹過,不過等裴卡和薩滿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答應下來,因為他們是母系氏族,自己部落裡生下來的男子早晚要‘嫁出去’給別人當女婿,反正嫁給其他部落也是嫁,不如嫁給汪大淵這些人,起碼汪大淵還給了一口鍋當聘禮呢

雙方的理解方式雖然不一樣,但最終也總算達成了交易。

王縱有些不解,“使君用一口鍋買下這半大孩子幹什麼?”

汪大淵當即解釋道,“陛下說北邊的庫頁島,還有流鬼國,以及青丘列島那邊的因紐特人,語言都跟這阿伊努人差不多,買下這個孩子,教會他說漢話,將來至少可以當個通譯。

“若是帶回國內培養一番,讓他見識了天朝上國的強盛,到時再封他個小官,就可以派回這澄州,讓他幫天朝招撫澄州各地的土人,用處多著呢,只用一口鍋就換來一個人,難道還不值?”

“原來如此,還是使君想得周道,我就想不到這些。”王縱十分欽佩道。

少年名叫秦可尼,今年只有十三歲,在阿伊努語裡的意思是‘梟的兒子’,象徵目光如貓頭鷹一樣敏銳的獵手,汪大淵給他取了箇中文的諧音,改成秦軻。

讓士卒領著這孩子洗澡束髮,換了身士卒的衣服,眾人只在札幌待了兩天,補給了淡水和木柴之後,就再次登船前往下一站。

離開的時候裴卡帶著一家人一直將汪大淵他們送到了海邊,看著秦軻跟著他們上了船,隨後見到遠望號的桅杆上升起了大明國旗,裴卡也舉著一面紅旗在岸邊搖晃了起來,這就是將來的聯絡方式了,只要是打著相同旗幟的人來,便是大明的人。

不過從札幌離開後,遠望號並沒有順著北海道西側繼續北上,而是先南下從津輕海峽繞了半圈,繞到北海道的東岸,然後沿著海岸繼續北上。

他們這次出海不止是去黎洲找種子的,同樣也要沿途勘察地形地貌,還有當地的風土人情,為將來大明向北海道移民做準備。

就這樣在北海道沿岸轉了兩天,一直到五月十五,遠望號才離開北海道海域,北上沿著千島群島航行了兩天,終於來到了後世勘察加半島的首府,彼得巴甫洛夫斯克,這裡有一個天然的港灣可以停船,港內還有一條淡水河從這裡入海,同樣可以補給淡水和木柴。

汪大淵他們又在這個被魯錦取名‘東憑’的地方休整了三天,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才正式從巴甫洛夫這個地方,乘著盛行西風帶,一路順著阿留申群島向東,橫跨太平洋而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