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511章 遠望號的冒險(一)

還有他那個兒子愛猷識理達臘,雖然死了,但也有封號,他的封號本來應該比他爹低一級的,妥雚帖穆兒是侯,那他就應該是伯,就像趙佶和他兒子一樣,但這貨想要謀反篡位,名字還有識理兩字,那魯錦就偏偏給他封了個悖理侯,一來跟他爹同級,算是滿足他篡位的願望,二來說他不守倫常,妄圖篡位,有悖常理,這個悖理侯的封號也算是給他蓋棺定論了。

馮國用聽到魯錦準備給小鐵鍋找個事做,頓時也來了興趣,好奇道,“那陛下準備讓他做什麼呢?”

魯錦想了想才道,“朕此次去了大都,見到了他造的漏刻和那艘龍舟,既然他喜歡機械和鐘錶,那就讓他去當鐘錶廠的廠長吧。”

馮國用當即點頭道,“能讓他寄情於物,安度餘生,倒也是一件好事。”

一行人說著話就回到了建康城,魯錦先是回家看了看老婆孩子,第二天便在皇宮舉行了朝會,一是宣告自己凱旋而歸,二是安排各方事宜,如今大元已滅,燕雲被收復,大都的各種案牘文件也被帶了回來,那就可以開始編修元史了。

不過因為宋濂和陳遇都已經有了編教科書的任務,這編修元史的活就只能交給別人。

另外還有西夏史,魯錦之前說了要把宋、金、遼、元、西夏,合編為‘後五代史’,宋金遼三國史書已經被元朝編好,那就不用再做大的改動,唯一需要補齊的,就是西夏史。

而且元史的編修也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元朝是蒙古人出身,這幫草原人本就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可以用的資料很少,再加上元朝的官方文字,但凡權威一些的,都不是漢字記載,所以想要研究這些資料也比較困難。

同樣困難的還有西夏,西夏雖然用的也是方塊字,但也和漢字完全不同,只能從宋金遼三國的史書裡扒出來,然後再進行完善。

最後就是元史的劃代問題,魯錦要求從忽必烈開始算,忽必烈之前的蒙古歷史,包括蒙古長子西征那些事情,再另編一本《蒙古源流》。

因為但凡涉及蒙古西征的資料,大多都是用回鶻文和畏兀兒文記錄的,而且還涉及很多中亞和歐洲國家,國內的儒生想搞清楚這裡面的事情也不容易,乾脆另編一本,將來放到世界歷史裡。

最後這個事情被他交給了施耐庵,施耐庵是樞密院總宣傳部的尚書,本來是管文工團和編劇本的,現在仗也打的差不多了,暫時又沒其他的事做,乾脆讓他來負責‘後五代史’的總編。

除了施耐庵之外,魯錦又加了個早先在無為投靠他的蒙古人進專案組,也就是他的蒙語老師艾彥,專門負責專案組的蒙語翻譯工作,至於其他的人手,不夠了就去招,也可以等下次科舉之後選拔一些人才進翰林院,專門負責此事。

不過和編史書相比,魯錦還是更重視編教材的事,如今宋濂等人經過數月編撰,已經編好了一套小學的語文教材,魯錦的大徒弟孟智方那邊也編了一套小學的數學教材,正等著魯錦北伐回來之後審閱呢。

就在魯錦這邊忙著編書、視察各處工廠,安排新附之地的官員任命時,與此同時,位於大洋彼岸,墨西哥香蕈港(阿卡普爾科)的遠望號眾人,也確實正在開荒種地,準備在當地過年,明年再回來了。

遠望號是在五月初八從建康離港的,當天中午駛出長江流域,並趁著東南信風,一路向著高麗的濟州島直線航行。

汪大淵為了避免驚動高麗,並不準備在濟州島停靠,反正遠望號剛剛出海,船上的補給也十分充足,完全可以過些天再進行補給,不然到濟州島停靠,還得跟當地人解釋,這樣一來,高麗肯定會知道他們的訊息。

同時也是為了避免碰上倭寇,他還特意壓慢了航速,準備在五月九日夜間,或者五月初十的凌晨,穿越對馬海峽,否則以遠望號的航速,滿帆順風前進的話,從上海到對馬海峽,最多隻需一天時間。

但好巧不巧的是,這條航線他也沒跑過,沒想到西太平洋春夏之交的東南季風,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給力,一直拖到了五月十日的下午,才越過濟州島,駛入對馬海峽水域,結果好死不死的正好跟倭寇碰上了。

其實這也比較正常,1354年正是倭寇襲擾高麗半島最猖狂的時候,巔峰時期每個月至少襲擾三次,也就是說每十天就有一次倭寇襲擊,換算下來,那幾乎每天都有倭寇船隻在對馬海峽穿來穿去。

只是當時汪大淵不知道這個情況而已,其實不管他怎麼避免,遠望號都免不了和倭寇遭遇,就鬼子那個襲擾的頻率,他們碰不上倭寇就有鬼了。

不過幸好船上也早就做了預案,碰到倭寇的時候並沒有驚慌。

當時遭遇的那一夥倭寇只有八十多條船,其中最大的兩艘也只是二百多噸的安宅船而已,其他都是些連艙室都沒有的‘小舢板’,遠望號雖然不是全副武裝,兩舷各自只有八門火炮,但用來對付這些小舢板已經足夠了。

汪大淵當即讓炮手做好準備,還讓水手收了兩副船帆,刻意壓慢了航速。

而那群倭寇呢,見到如此華麗的大船,而且還是孤零零一艘,眼中頓時冒出了貪婪的光芒,只可惜遠望號的船舷太高,就算停著不動讓他們打,那些鬼子也很難從小舢板上爬到遠望號的船舷上去,就跟攻城一樣,沒有云梯怎麼上去?

不得已,這群不要命的倭寇就打算用那兩條二百噸的安宅船,左右夾擊滿載四千多噸的遠望號。

陳友諒負責指揮作戰,他刻意等到那兩條安宅船靠近到只有一百多米的時候,突然下令升起炮窗,只見原本還一片潔白的遠望號側舷上,突然伸出八門黑洞洞的炮口,但鬼子根本沒見過火炮是什麼東西,還在繼續靠近。

下一刻,隨著陳友諒一聲開炮的命令,八門重炮採用兩倍裝藥,每門炮裡面都裝了兩顆炮彈,一輪齊射就打出16顆炮彈,鬼子的那兩條安宅船有一艘被當場擊中,幾十米的距離,把這輪齊射捱得結結實實。

正所謂打的好不如接的好,被命中的那條安宅船,當場就被擊沉在了對馬海峽,船舷漏水嚴重,幾分鐘內就消失了海面上。

如此恐怖的攻擊,頓時嚇得其他倭寇小舢板調頭就跑,而陳友諒他們也見好就收,升起風帆全速前進,很快就消失了倭寇的視野中。

有驚無險的穿過了對馬海峽,下一站就是魯錦心心念唸的澄州(北海道)了,這次汪大淵終於決定要在札幌停靠,不僅是因為札幌可以補給淡水,同時也是略微考察一番,畢竟魯錦本就有在北海道移民之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