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51章 動

襄陽以西沮水流域,有大片的肥沃土地和原始森林。

官府將百姓士卒組織起來,一邊伐木,一邊圍堰造田。

原始森林中的木材皆是造船的上乘材料,邊角料也是寶貴的乾柴,劉道規順手組建了一座船塢,將荊襄的木匠、造船工匠集中起來,專門製造能通航江海的大船。

工匠不需種田,每月官府提供三石祿米和兩緡例錢,足夠他們養活一家人。

就連幫工的民夫,每月也能領到一石糧食。

忙碌之中,西面再度傳回訊息。

“譙縱堵在成都之下,毛璩欲據城而守,不到兩個月,益州營戶李騰率眾開城迎譙縱,亂軍殺入城中,滅毛璩、毛璦滿門,夷毛氏三族。”

這個結果劉道規並不意外。

毛璩出兵攻打宜都,本就不得蜀人之心,耗時一年,損兵折將,勞民傷財,蜀人早就離心離德。

而譙縱足智多謀,經常仗義疏財,扶危救困,軍中民間素有名望,又是本地大族,深得蜀人之心。

“桓氏可有動靜?”

孟幹之道:“桓氏起兵一萬,沒有西進,而是南下。”

劉道規略感詫異,“南下?莫非是攻取天門郡?”

“是。”

“取輿圖來。”

親衛取來荊襄三州的輿圖,劉道規仔細檢視。

天門郡也是毛氏的地盤,南面的武陵郡更是司馬遵的封國。

這兩郡位於湘西多山之地,南連黔中,易守難攻。

武陵蠻自兩漢便是一股不小的勢力,劉備為關羽報仇,東征吳國,蠻主沙摩柯鼎力相助。

朝廷設定南蠻校尉以治理武陵諸蠻族。

桓氏若是舉兵攻打蜀中,便是兩敗俱傷之局,但攻取這兩郡,則拓寬生存空間,是非常明智之舉。

桓氏這一年間,頗有越打越強的意思。

“還等什麼?決不能讓他們佔了天門。”劉遵急不可耐起來。

“你慌什麼?不怕桓氏不出手,就怕他們一直龜縮在夷陵、宜昌二城之中。”劉道規不驚反喜。

桓石康死守宜昌、夷陵二城,卡住長江上游,劉道規一時片刻真拿他沒辦法。

但他們主動將頭伸出來,則另當別論。

“令,王鎮惡督率荊湘水陸諸軍,見機行事,剿滅桓氏!”

江陵駐紮有三千北府精銳,一萬西府新軍,周圍有四個折衝府,長沙駐紮劉鍾八千水軍,三個折衝府,兩州人馬加起來不下三萬。

劉道規將王鎮惡從一參軍直接越級提拔為刺史,有沒有本事接住,全看他自己的本事。

江陵出兵,襄陽也不能閒著,劉道規召集四千北府精銳和一萬西府軍枕戈而待。

如果王鎮惡進攻不利,自己這邊要有兜底的能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