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賈鎰徽突然帶著侄孫去了趟縣城,在徵收土地的公告前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了一個多時辰,然後進了縣衙找到負責此事的軍官。
咬牙忍住腿肚子轉筋的疼痛,哆哆嗦嗦掏出祖輩3代人從嘴裡攢出來的幾百畝地契,邁出了從農民轉向企業家的第一步!
實際上光靠這點賣地錢,賈家頂多在當地弄個小作坊,從最先改革的省份購買幾臺便宜的二手裝置,為大工廠做一些不起眼的小零件。掙錢是肯定的,發大財機率不高。
所以他沒有就此滿足,而是斗膽向負責徵地工作的軍官提出個建議。用高於目前徵地款二成的價格,把朝廷需要的土地在半年之內全部搞定。
賈鎰徽敢向軍官提條件,還把價格漲了二成,就是信了一次公告上的每個字,還有族孫對目前朝廷局面的詳細講解和親身感受。
然後他就賭對了,軍官沒有勃然大怒,也沒喊手下抓人,只是大概問了問怎麼做到如期上繳土地,又強調了一遍逾期的懲罰,然後就答應這場很不對等的交易。
不過也沒大松心,任何款項都沒有預支,只答應每次上繳土地時馬上按地契付款,絕不拖欠。還不對因此有可能搞出來的任何意外負責,如果有人因此告上縣衙軍方不光不會提供保護,還要幫著縣衙抓人!
這位總參謀部的具體負責人之所以能容忍一個小地主和自己平起平坐談合作,真不是仁慈,而是總參謀部有嚴令,不允許搞強行徵收,更不允許打著朝廷名義仗勢欺人。哪怕有一畝地不符合公平買賣原則,經手人都要被追責。
然而在這片相對封閉又比較貧窮的土地上,想用不超出太多市場價的成本從本地農戶手中在短時間內拿到這麼多土地,談何容易啊。
越是封閉貧窮的地方,百姓對外人的戒心就越重。而且土地就是他們命根子,離開土地什麼都不會幹,擎等著餓死,要不就得流落他鄉去要飯,死了都不能埋在自己家的土地上,變成孤魂野鬼。
如果賈鎰徽有辦法把土地用合理方式購買到手,別說多付二成,五成都可以。只要不超出市場價浮動,這份功勞就算拿到了。
結果賈鎰徽還真辦到了,他先利用家族優勢把本村百姓說通,當了迴帶頭響應朝廷號召的正面榜樣。然後又給臨近幾個村的百姓畫了張大餅,告訴他們不種地搞工廠更能掙大錢。
當然了,世界上就沒有百分百被擁護的事兒,任何時候總會有人不樂意。但賈鎰徽在對付本鄉本土百姓方面還是有一手的,不管手段是否合規,反正最終是把土地搞到手了,還沒人鬧到縣衙去告狀。
土地有了,軍方完成了任務,賈鎰徽也跟著發了筆不大不小的財。但他沒有滿足,又把眼光盯上了工廠。打著為本地失去土地農民找條活路的理由,找到軍方需求合作。
透過徵地一事,當時負責蘭州軍工企業建設的總參謀部人員對這位開明鄉紳還是很有好感的。聽了他的訴求之後連猶豫都沒有馬上應允了下來,把本來就沒找到合作伙伴的軍工廠專案,順水推舟的派給了賈鎰徽。
這下不光完成了任務,還給當地百姓創造了幾百個工作名額,當年就受到了總參謀部和皇帝的當面嘉獎,成為了當時的榜樣。
賈鎰徽的收穫更大,自打兵工廠建好,還沒完全投入生產,在邊學邊幹階段就盈利了。他說的還真沒錯,幹工廠確實比種地掙錢。他也沒食言,把兵工廠的絕大部分工作崗位都給了當初聽他話出賣土地的農戶。
此後四五年間,金縣兵工廠進行了三次擴張,從最初僅能生產定裝紙殼彈一種產品,慢慢發展成為陝西省內比較大型的民營兵工廠。
產品也豐富到了步槍、轉輪手槍、銅殼炮彈、子彈、手榴彈等,錢更是沒少掙,還利用與軍方合作的人脈關係,在陝西省內投資了一些煤礦、油田和相關產業。
完成了當初對鄉親們的許諾,也實現了讓家族在自己手上發展壯大的夙願,可賈鎰徽反倒覺得自己越來越窮了。
自打幹上工廠,半輩子窩在村裡,最遠只到過縣城的賈鎰徽終於有機會走出去了,且一步步越走越遠。
先是帶著全部身家坐軍用軌道馬車去了趟西安府,見到了幾十年來從未見過的人和事。又藉著拿許可的機會進了趟京城,頭一次上了竭雲樓、頭一次請客吃飯花了9枚足兩銀幣。
要知道金縣縣令每個月的俸祿加在一起也才12枚銀幣,這還是景陽皇帝大幅度提高了官員俸祿之後,若是再往前退到萬曆朝,中縣縣令每月俸祿摺合銀不過7兩多,真不夠到大城市的大酒樓上吃頓飯的。
隨著金縣兵工廠的規模越來越大、產品越來越豐富,賈老爺去的地方也越來越多,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不是刻意遊山玩水,多半是為了採購原材料不得不出差,少半也是藉著出差的契機順路轉轉。
除了去的地方多了、見識廣了,最令賈鎰徽得意的還是人。認識了很多生意人,並從他們那裡學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識和經營之道。
然後他就發現在金縣風光無限的賈家和兵工廠,到了蘭州府地界裡可能還算個東西,到了江浙地區就顯得很普通了。京城左近的大工廠基本都是皇家入股的,肯定沒法比,可和廣東福建等地的私營工廠一比仍舊很渺小。
據說在呂宋和安南特區還有更龐大的私人工廠和種植園,那些股東和家族才稱得上大買賣家,只可惜賈老爺始終沒抽出功夫去看看。
但沒關係,光本土的大商人就夠他學一陣兒的了。那些專門為遠洋貿易生產產品的工廠才是賺銀子的大戶,不論春夏秋冬,也不管打仗還是和平,只要大海船靠港了,就有小山般的貨物運上去,換回來一箱箱的銀幣。
或者等價的日月銀行兌票,輕飄飄一張紙就能從銀行裡兌出成千上萬的銀幣和金幣。每當此時,不用別人說,他就覺得自己真是隻井底之蛙,還在老宅後院裡挖地窖埋銀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