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第117章 開始發展火器!

冷兵器的文化承載與美學固然值得尊重,但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效率和殺傷力才是硬道理。

火器,尤其是能夠形成持續火力投射的槍械,是提升潯洲整體防禦和威懾力的不二選擇。

“殿下,這是按您吩咐,整理出的潯洲及周邊能穩定獲取、可用於火器製造的材料清單,請過目。”王翱捧著一份厚厚的冊子,恭敬地呈上。

他如今是朱高爍工業計劃的總管,對各類物資的儲備和來源瞭如指掌。

朱高爍接過冊子,目光如炬,迅速掃過。

鐵料以生鐵為主,部分熟鐵,缺乏優質鋼材,生鐵脆硬,適合鑄造炮管、槍身粗胚;熟鐵延展性好,適合鍛打槍管,需反覆鍛打折疊去除雜質以提升強度,製作簧片、擊錘等零件。

可以從潯洲本地目前已有的小型礦脈採出,品質殘次不齊不高,需精選,另外與閩粵交界處礦山貿易可得,繳獲倭寇船隻上的鐵料需回爐重煉,回收民間廢舊鐵器等。

銅料,延展性、鑄造性極佳,耐腐蝕,鑄造如青銅炮的炮身、製作火門、藥池蓋、複雜的擊發機構零件、子彈,但目前為止技術跟不上,沒有工匠能成功且大量產出。

潯州本地銅礦量少、可能需要大量貿易購入,或者打仗繳獲品。

木料主要是槍托、護木、銃床的主要材料,杜仲膠可嘗試用於槍托與金屬部件的粘合密封,本身也是最好找的一種,潯洲及周邊山地硬木,如柞木、棗木、榆木都可以,也可以選擇貿易購入其他地區的優質核桃木、梨木。

火藥原料,也就是硝石,也是最大的麻煩,主要依賴從北方山河州和西川貿易購入,價格昂貴且供應不穩定,本地嘗試廁所土法熬硝,產量極低,純度差。

硫磺,可從火山活動區,如瓊州、琉球貿易購入,或從含硫礦物,如黃鐵礦中提煉,相對硝石易得。

木炭,本地可大量燒製,選用柳木炭、杉木炭等質地疏鬆、燃燒快的木材最佳。

最關鍵的問題是火藥配方,硝75%,硫10%,炭15%中硝石佔比最大,其穩定供應是火器持續使用的命脈,火藥顆粒化技術需攻關,研究怎麼提升燃燒效率。

其他材料,比如鉛、錫、煤這些東西都是輕易能獲得的。

朱高爍合上冊子,眉頭緊鎖。

材料清單清晰地勾勒出當前面臨的困境,基礎材料尤其是優質鐵料和硝石嚴重依賴外部輸入,受制於人,加工技術,如鍊鋼、火藥提純顆粒化落後,缺乏精密加工裝置,如鑽深孔的光滑槍管。

想要大規模量產效能可靠的火槍,道阻且長。

“困難重重,但並非無路可走!”朱高爍拿起炭筆,在火槍草圖的關鍵部位重重圈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