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扶搖河山

第810章 巧言正家風

府上少了部分人口,公中支出用度,也可節省去不少,要不然再過四五年,西府真要吃空了家底。”

……

賈母皺眉說道:“我知道你這個家不好當,只是這些都是幾輩子奴才,彼此都有情分。

要真處置起來,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怕也是不容易的事。”

王熙鳳說道:“老太太這話說的極對,這些都是幾輩子奴才,要想做的讓人心服口服。

咱們也不能光拿奴才開刀,我們做主子也得立得住規矩,說得響亮話語。

如今家中情形變了,有些宗法禮數該端正的,也要做出個樣子,有規矩才成方圓。

這樣不僅家裡主僕都能服氣,孫媳婦當家理事,章程也好排佈下去,家裡的日子才能過得富貴順暢。

外頭人看了咱們治家的作為,也都會交口稱讚,不負榮國府眼下貴勳翰林的名頭。”

賈母聽了王熙這番話語,覺得確實很有道理,再大的國公府邸,也沒有吃用不盡的家底。

但賈母畢竟是內宅翹楚,經過多少家事波瀾,早已人老成精,大宅門的伎倆勾當,她可是半點不含糊。

聽到王熙鳳說做主子也得立得住規矩,心中不由得一跳,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孫媳婦可不是省油的燈,聽著可是話裡有話,怎麼感覺又像是在挖坑……

……

賈母忍不住問道:“你說的主子立得住規矩,到底是個什麼說法?”

王熙鳳聽了賈母這話,便知自己一番話語鋪墊,終於到了火候。

說道:“老太太是知道的,琮兄弟是西府家主,可他和身邊丫頭,不用西府一兩銀子,不住西府一間房。

還接了家裡姊妹去東府養,頂了西府一大筆虧空。

他都把事情做到這份上,主子立規矩,怎也立不到他頭上。”

賈母聽這話覺得有些不對勁,但王熙鳳的話沒毛病,說道:“這樁事琮哥兒極地道,沒什麼好挑的。”

王熙鳳說道:“明年公中所增支出,全都出自二房,二房的家禮規矩,能端正自然要端正。

總不能只得了好處,不講規矩公道,怎麼也遮不住旁人眼目。

外頭必說賈家不講宗法,不懂禮數,傳出話頭可就難聽了。

家裡上下因這樁生出怨言,人人都拿來當藉口,不服治家章程分派,孫媳婦管家就愈發難做。

這第一項便是二太太的月例銀子。

二太太原是西府管家太太,所以定了二十兩月例。

但如今家裡情形不同,大房是嫡正繼業,二房是偏房庶支。

二太太不再是西府管家太太,論理不該再定二十兩,即便孫媳婦也沒這個名分。

這一項如果不改,將來琮兄弟成親娶妻,這長房琮二奶奶,可該如何自處。

老太太,這一項說起來委實難聽,這靶子立的太大了些。

要是一直這麼混著,遲早要被旁人吐沫星子淹死。”

賈母聽了這話,臉上也有些發燒,她不是沒想到這事,只是減了二媳婦的月例,丟的是二兒子的臉面。

賈母一輩子疼愛小兒子,只要旁人不去說破,她自然能混就混過去。

……

王熙鳳繼續說道:“第二項便是寶玉房裡的用度,長房嫡脈和偏房支脈的哥兒,月例用度都是不一樣的。

公中存著的陳年老賬,上頭寫的十分清楚,家裡這些幾輩子老奴才,也都是心知肚明。

將來寶玉和寶玉媳婦,他房裡的姨娘丫鬟,都要按這個定例斟減。

按著宗法禮數辦事,旁人也就沒有閒話。

第三項也是各人用度,說起來就事項就囉嗦些,單舉出一項來說,老太太一聽就明白。

如今琮兄弟承爵繼府邸,按照宗法禮數,只有老太太和琮兄弟,才能用一等丫鬟,連我也是不配的。

二房如今是偏房旁支,按著家門規矩,二房自然也不能用一等丫鬟。

但如今太太身邊的玉釧,在西府就是一等丫鬟份例,沿襲到東路院沒變。

老太太平時不太留意,自從平兒和五兒入房,琮兄弟也只有晴雯一個一等丫鬟。

二太太身邊的玉釧,如今看著已有些扎眼,時間久了必定要招惹閒話。

要想立住家門規矩,這些以往的定例事項,如今都要改過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

賈母聽王熙鳳一番話,實在有點生氣,還有\u0008些鬱悶,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寶玉要成親立家,開枝散葉,添丁進口,大丫頭十年出宮,回家吃用,二房的開支耗費加了三成。

這些吃的可都是西府公中資財,鳳丫頭是個數銀子過日子的管家媳婦,怎麼可能毫不計較。

她說的這些話雖有些刻薄,但家法禮數的大道理卻半點沒錯。

總不能二房耗費大增,又吃又拿,還要大房給二房出銀子做臉面,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還有最要緊的一樁,鳳丫頭後頭還杵著琮哥兒,將來他娶的媳婦兒,才是名正言順管家太太。

但要直愣愣剝了兒媳婦份例,自己政兒臉上可太難堪了……

賈母嘆道:“我知道你說的都在道理,但你姑媽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沒進門的時候,我便聽說閨閣裡很是精明幹練,她進門做了管家太太,收斂周全許多。

如今家裡情形變了,二房遷去了東院,你姑母的性子大變,愈發傲氣鋒芒起來,只怕這些年都是壓著。

畢竟做了十幾年管家太太,一下子轉不過彎,這也在情理之中。

一家人總要有情面轉圜,眼下臘月就要過完,這時候調理這些事,針鋒相對起來,年也別想過安生。

我看還是過了年之後,讓各自都消停一些,再商量操辦這些事,也是來得及的。”

……

王熙鳳聽了賈母這番話,一點都不覺得意外,畢竟老太太最疼的兒子就是二老爺。

要自己一提這些話茬,老太太就滿口應允,讓自己立馬整事兒,那才是真活見了鬼了。

笑道:“老太太這話很有道理,這種家門宗法之事,眾人也要顧著情面,向來都是棘手難辦。

哪裡能說辦就辦,總要循序漸進,自然是年後再辦的。

而且也不能一下子戳到底,多少給我姑母留些體面。

依照我的意思,先小後大,不動聲色,旁人見了都習以為常,到底事情都辦好了,一家人還不傷臉面。”

賈母聽說不傷面子和氣,這對二兒子自己是最好的,問道:“你說的不動聲色,到底是什麼章程?”

王熙鳳說道:“二太太的月例銀子,便是其中大項,鼓搗起來少不得動靜,可以稍後緩辦。

可以先動不起眼小項,比如二太太的一等丫鬟玉釧。

總不能因二太太沒了名分,就把玉釧的一等裁剪為二等,這就明裡打二太太的臉面了,實在太過難看。

寶玉身邊的秋紋、碧痕,都是二等丫鬟中拔尖的。

已被二太太調到東路院伺候,所以太太身邊不缺好丫鬟。

妥當法子就調玉釧到西府,進榮慶堂伺候老太太。

外人看著就當二太太孝敬老祖宗,也說不出閒話,家裡也順勢正了家法規矩。

咱們就從小事辦起,悠著勁頭匡正家禮,有一就有二,先是丫頭再是月例。

大家都和和氣氣,不傷體面,順溜著就把事辦了……”

賈母聽了鳳姐兒的話語,心中有些苦笑,這鳳丫頭真是死的說成活的,這也叫順溜著辦事。

簡直是把二媳婦當砧板上的魚,一味零敲碎剮起來。

只是如今兩府都是大房家業,這些事終究躲不過去。

說道:“你說的法子也算顧著體面,聽著倒也可行。

只是有些事不好撕破臉,怎麼把玉釧這丫頭要過來,總要有個說辭。

這事我們先存在心裡,想想清楚了再辦不遲……”

王熙鳳聽賈母鬆了口風,心中不免有幾分得意,如此事情就好操辦。

至於怎麼從二房弄個丫頭,只要動動腦子,想幾個餿主意,實在簡單不過的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