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扶搖河山

第812章 佞言破家聲

居德坊,寧榮街。

街角一家茶館,一樓店堂之中,劉彬芳一人佔了一桌,在那裡淺斟慢飲,意態悠閒。

旁邊一張桌子,圍坐了四個衙差,各自佩刀帶鎖,氣勢有些嚇人。

廳堂裡的茶客,都刻意離這兩桌人遠些,官府中人聚桌而坐,而且臉色不善,總讓人感覺不妙。

寧榮街上居住人家,大半是賈家神京八房親眷。

雖各家窮富不一,但畢竟是大族分支,家教傳承,比之尋常人家,多了約束規矩,作奸犯科之輩極少。

不少人心中揣測,不知是那家子弟犯事,也或者官差只是路過此地,暫且棲息歇腳而已。

這時,店外進來一人,正是鎮安府捕房頭目,常跟劉彬芳出入的徐捕頭。

他走到劉彬芳身邊,低聲說道:“劉大人,東院對街和后街都安排了人手,院裡有人進出都已盯緊。

兄弟們還帶著陳福壽,只要那小子露臉,必定會被老頭認出,大夥都等著大人一聲令下。

大人我們真要進賈家抓人,這可是國公府邸,會不會捅婁子。”

劉彬芳神態悠閒,說道:“捅婁子也是我頂著,連累不到你,不相干的事別瞎操心,辦好你的差事就行。”

徐捕頭神情有些尷尬,說道:“瞧大人說的,我老徐也不是怕事的人,只要大人一句話,任憑差遣。

大人,我們人手都已到了,怎麼還等在這裡,早些進去把事辦了,豈不利索。”

劉彬芳說道:“等趙書吏過來,官場人情世故,既然已經做了,便要做全套的,不差最後一哆唆。”

兩人只是等了少些時間,茶館門口便進來一人,一身儒裳,相貌普通,正是鎮安府刀筆吏趙昆。

劉彬芳眼神一亮,問道:“書信是否送到,那人如何回覆。”

趙昆將賈琮回覆話語,附耳說了一遍,劉彬芳臉上露出微笑。

霍然起身,說道:“徐捕頭,把東院門口圍了,榮國府後巷也派人看守,本官要入府辦差!”

茶館裡的茶客,見到這夥官差突然起身,一陣風似的出了茶館,氣勢有些逼人。

他們去的方向正是榮國正府,不少路人見了這等陣勢,心中都有驚訝,不少人都駐足觀看。

幾個有些見識之人,認出劉彬芳穿六品官服,隨行衙差都是鎮安府捕快,這等架勢擺明是緝拿人犯。

一直到衙役捕快圍了東路院大門,劉彬芳上前敲響門鈸,許多人才意識到賈家正房惹上官司。

不少人想到數年之前,寧國府也是惹上官司,結果半月之內,便被朝廷抄家論罪。

近百年的國公府邸,一夜間土崩瓦解,尊貴無比的寧國爵父子,頃刻鋃鐺下獄,最後落得一死一罪下場。

寧國府的驚人財富,全部被朝廷抄沒一空,寧國一脈偏支失去正府根底,許多家門陷入窮苦窘迫。

難道榮國府也要步寧國後塵,也要惹出天大禍事……

東路院門口官差圍站的情形,很快在寧榮街上掀起風波,水生漣漪,濤生浪湧,飛快的傳揚開來。

……

榮國府,榮慶堂。

王夫人一番話語,輕描淡寫,為秦勇以往劣跡開脫,賈母雖被說動,倒也不會全然都信,不過也不太放心上。

榮國府多少家生奴才,哪能個個都是規矩人,其中良莠不一,再平常不過之事。

家生奴才都是大戶私產,即便是根爛木頭,也可拿來墊桌腳,絕不能白白閒置浪費。

有能為頭腦的管家婦人,使用家奴也是用其長處,從來不會讓人白閒著,消耗家中米糧。

賈母做了半輩子管家媳婦,覺得兒媳婦也是這個心思,秦勇即便是孬貨,兒媳婦也想著用上,這心思倒沒錯。

王熙鳳說明年二房會增三成用度,這話賈母可不敢小覷。

如今兩房還未分家,二房這等上浮耗費,大房心疼自身家業,豈會無動於衷。

否則鳳丫頭怎會挖空心思,想出裁剪月例、丫鬟等餿主意。

但賈母私心總是偏向二房,自然一心為二兒子算計。

裁剪二媳婦的月例和丫頭,能換來二房整三成的用度,舍小利得大實惠,這也是極合算的事情。

寶玉和大丫頭都過的體面,自己也就心安了,鳳丫頭的手段得逞,大房也就不好再挑其他毛病。

琮哥兒既看上了玉釧,自己把丫頭弄來給他就是,堵了孫子嘴巴,他也不會多說什麼。

……

只是賈母心中清楚,二媳婦是個死愛臉面的倔貨,如今也愈發不好擺弄。

要想動她的月例和丫頭,總要先給她點好處,讓她知曉有進有出的道理,往後整治起來也順當些。

說道:“這一樁也不算太難,我就叫鳳丫頭過來,當面說開就是,安排個奴才差事,也是便利事情。”

王夫人聽了這話,心裡有些緊張,原想著自己不在場,賈母和王熙鳳說道此事,或許更容易成事。

自己和這侄女已生嫌隙,如今她又掌了管家權,愈發囂張霸道起來。

要是當著自己的面,竟然起了性不給自己臉面,事情可就僵死了。

這事她已答應秦顯家的,要是被鳳丫頭撅了回來,秦家兩母子只怕要起二心……

但老太太已經開口,她總不能去攔著,這樣未免太著痕跡,只能眼看著鴛鴦出堂去叫人。

……

沒過一會兒,鴛鴦便和王熙鳳入堂,賈母將王夫人請託之事轉述,讓王熙鳳估摸在莊上分派差事。

又說道:“鳳丫頭,這府上的奴才,即便有些毛病,也不好白閒著吃飯,你姑媽的心思也沒錯。

你給秦家小子分派差事,你姑媽人前也得個情面,以後家裡事也有商有量,掌家過日子才會順暢。”

王熙鳳聽到秦勇的名字,心裡便老大不願意,眾人都知是個垃圾貨,偏生二太太這樣器重。

不僅想著給他配丫鬟,還想給派體面差事,莊子上多少小子,熬了五六年都沒當上管事。

憑什麼秦勇這下流貨色,一過去就做柴薪管事,眾人又如何心服。

二太太還當自己是管家太太,說的什麼便是什麼,她有這麼大臉面嗎?

……

但賈母那句:家裡的事有商有量,王熙鳳這等精明如鬼,自然能聽出其中意思。

不外乎裁撤二房月例丫鬟之前,先給自己姑媽一些甜頭,佔住話頭道理,辦起事情更順暢些。

王熙鳳雖心裡不願,但也知去小利佔大便宜的道理,且其中還有賈母情面。

只好說道:“老太太,既這事你和太太都開口,孫媳婦用心辦了便是。

西府在城外有兩處農莊,在通縣也有一處,日常都是林之孝過問的。

我回去找他問清楚,哪處還有合適空缺,便給秦家小子分派。”

賈母聽了心中滿意,這鳳丫頭可是說過秦勇不堪,按本心定不願給他分派差事。

到底還是她夠機靈,聽出我話裡的意思,要把這兩房媳婦擺平,讓家裡過上安生日子,可是真不容易……

……

王夫人聽王熙鳳應承此事,心裡也不禁鬆了口氣。

王熙鳳卻想著三處莊子之中,找一處最埋汰的差事,即便掛個管事空名,也要讓秦勇幹不下去。

他自己要是熬不住差事,那可就怪不得自己,早些乖乖滾蛋,省的莊子上多個二太太的眼線。

正當她們各自心思,突聽堂外傳來腳步聲,聽著有些急促慌亂。

賈母看到堂口暖簾被掀開,林之孝家的快步進來,臉上神情有幾分驚慌。

說道:“老太太,事情不好了,東路院那邊來了很多官差,已經圍住了府門。

領頭的是鎮安府的通判,說是官府得苦主舉告,二房奴才秦勇犯了人命官司,鎮安府要緝拿他歸案。

東院管事秦顯已慌了手腳,如今官府的人還堵在門口,眼看就要衝府拿人。

大奶奶在內院得了訊息,便派人來報信,讓老太太和太太想法應對,真被官府闖入府邸,話頭可就太難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