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扶搖河山

第808章 謀深動千里

宣府鎮,東南方向,東堽鎮。

夜幕低垂,天空幽藍,雪勢比白天收斂,但雪花依舊紛揚飄灑,空氣中透著刺骨寒意。

鎮子北邊的軍囤山谷,谷口兩邊高聳著崗樓,兩個兵卒抱著長槍,蜷縮著身子瞭望放哨。

崗樓下的谷口關卡,路邊放著高架火盆,火光將谷口照得影影綽綽。

好幾個兵卒正圍著火盆烤火取暖,另有五六個兵卒在警戒巡邏。

過了谷口關卡,便是整齊排列的營帳,這裡駐紮五百守營軍卒,

今日這裡又添十幾頂營篷,落宿二百名遼東鎮護糧騎兵,新設營帳旁停靠三十輛運糧大車

兵營背後圍著木柵欄,上面另開後營入口,日夜都有兵卒把守。

出了後營大門,便是二十步寬的防火帶,再往裡便是軍屯糧倉。

糧倉入口依舊崗樓高聳,不斷有兵卒列隊巡邏,比起谷口防守更加嚴密。

崗樓之後便是密集排布的簡易糧倉,乍然看去規模頗為驚人。

每兩列糧倉會空出稍許間隙,不斷有兵卒五人一組,手持燈籠來回巡邏,其中兩人配備水囊、號角等物。

一旦發現走水跡象、燈籠自燃、不虞警戒等突發事故,士兵的水囊用來澆滅火源,報警號角會馬上吹響。

糧倉中除了巡邏士兵所持燈籠,不允許出現任何明火,違令者軍法立斬。

糧倉前方兵營也實行明火管制,營帳外只設定零星火盆,用來夜間照明。

每個火盆都有士兵徹夜看守,一旦發現走水引火之事,當值士兵立斬不赦。

遼東鎮運糧車輛和騎兵入谷之後,郭志貴趁著天色明亮,與糧庫守官核對公文。

賈璉負責數目登入清點,不到兩個時辰便完成糧草搬運裝載。

天黑前又命軍士刷鍋做飯,簡單果腹之後,全軍便入營帳休息。

賈璉入營帳之後,因嫌帳內乾冷寡淡,因他身為司庫掌記,還擔負糧隊返程乾糧炭火採買。

於是便藉由頭出谷走動,臨行還拉著郭志貴同行。

郭志貴擔心他一人走動,或有冒失之舉,兩人便結伴同行。

雖然小鎮已入夜,但街上依舊人來人往,各處店鋪燭火通亮,透著熱絡的煙火氣息。

兩人踩著滿地積雪,在街上緩步而行,郭志貴在留意沿途糧店炭鋪,賈璉卻是兩眼亂轉,只欣賞沿途風物。

經過一處臨街食肆,正支著灰布帳篷,遮住飄灑的落雪,帳篷下襬了幾張小桌,滾燙的吃食濃香彌散空中。

賈璉見了食指大動,雖在營中胡亂吃過乾糧,難有眼前這等熱食鮮活。

於是便拉著郭志貴坐下,叫兩碗羊骨湯餅,幾個下水雜菜,一壺燒酒,兩人小酌閒聊。

……

賈璉自從流放到遼東,先被髮放到鴉符關勞役,賈琮曾在鴉符關大捷,在此地名聲遐邇。

遼東鎮副總兵官劉永,當初便是鴉符關參將,因賈琮讓賢推薦,他才得以升任副總兵官。

劉永對賈琮深懷香火恩義,知道他的兄長流配到此,自然傳下話語關照。

守關將士知道他是賈琮兄長,都對他另眼相看,日常對他多有關照。

鴉符關是遼東火器營駐營之地,郭志貴因著賈琮關係,自然和賈璉多有來往。

賈璉雖知郭志貴曾是西府家奴,做過自己兄弟隨身小廝,但自己兄弟讓他脫籍出府,還扶持他從軍入伍。

這志貴和寶玉一樣年紀,在遼東不過呆了兩年,就已做了把總之職,明顯是兄弟留在遼東的心腹。

賈璉自流配到遼東,已成落地鳳凰不如雞,哪還會端世家公子架式。

他服役遼東軍中,如不是賈琮故舊關照,只怕早就被人折騰半死。

如今認定郭志貴是兄弟賈琮之人,心裡多了一份親切,於公於私他都要刻意結交。

他在遼東一年多時間,只要得間隙就找郭志貴走動,平心相交,從不在他跟前擺半分故主派頭。

所以這一年時間,兩人關係算默契親近。

這街邊食肆的吃食,雖然滾熱新鮮,卻也簡單粗糲,畢竟是偏僻北地小鎮,飲食難有神京的奢華精細。

郭志貴出身低微,又在遼東臥冰軍營數年,早就什麼苦都吃過,路邊食肆吃食雖簡陋,他自然毫不在意。

卻見賈璉也吃的津津有味,還不停舉杯邀飲,似乎頗為暢快。

郭志貴心中有些感慨,三爺小時候吃過苦頭,但這璉二爺卻從小甜水泡大,正經的錦衣玉食之人。

要還是以前榮國府公子,這種路邊街攤的食物,他怕連正眼都不會瞧,如今卻能吃的香甜,也算挺不容易的。

賈璉斟滿酒杯一飲而盡,胸中酒氣上湧,說道:“志貴兄弟,說句心裡話。

要是換成以前,我不會坐在街邊食肆,頂風吹雪,喝五文錢土燒,吃湯餅雜菜填肚子。

這人生在世,前頭再怎麼富貴順心,到頭來都沒用處。

你只要倒黴一次,大半輩子都要倒黴,就像是我這樣。

我現在算看清楚了,得意之時要懂收斂,不然就會禍事臨頭。

但你只要作對一次,就有一輩子福運前程,就像是你這樣的,你跟對了我那三弟,得了他器重看顧。

你也才舞象之年,便已做到軍中把總,這等本事能為,不要說府上那些小廝。

賈家除了三弟,其餘子弟也比不上你,將來必定前途無量,我來敬你一杯!”

郭志貴舉杯對飲,笑道:“二爺過譽了,我哪有什麼本事能為。

如不是三爺除我奴籍,又走人脈舉薦我從軍,待我如手足,用心扶持導引,怎麼會有我今日。

二爺也不需氣餒,如今雖然流役軍中,但有軍中袍澤以誠相待,二爺一樣能過安穩日子。

只要熬完了年頭,總有歸家之日,我出門時和我娘說過,不在軍中混出名堂,我也沒臉回家見她。

這以後來日方長,我也是出身榮國西府,二爺在遼東還有我作伴,總比旁人親近些。”

賈璉笑道:“好兄弟,你這話我愛聽,只是我在遼東年頭可長了,你如也呆上十幾年,只怕都夠做大將軍了……”

……

兩個雖同出一府,但身份懸殊之人,在這北國偏僻小鎮,頂風吹雪之夜,意外聊得很是和契交心。

一壺土燒很快喝的乾淨,郭志貴軍務在身,行事頗為剋制,攔住賈璉繼續叫酒。

兩人起身離開街邊食肆,又找了一家糧店訂購一批新鮮乾糧,下了定錢說好明日來取。

然後又沿著鎮北方向,找到一家店面嶄新的炭鋪,門口的擺著柴炭和竹炭,看著賣相都算上乘。

賈璉對郭志貴笑道:“當初在府上之時,竹炭都嫌棄有煙氣,更不用說柴炭了。

如今辦事,可不敢這麼講究,能節省就節省些,我們是野外燒炭取暖,有些煙氣也不怕,只夠購柴炭即可。”

郭志貴知賈璉因鹽鐵買賣落罪,吃一塹長一智,如今行事當真再謹慎不過。

笑道:“二爺說的極是,軍中萬事從簡實用,柴炭取暖足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