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扶搖河山

第807章 風雪滿弓刀

榮國府,榮慶堂。

鴛鴦穿著水紅綾子薄襖兒,外頭套青緞子背心,纖腰束著白縐綢汗巾子,身姿如柳,在堂中來回忙碌。

讓翡翠開了熏籠蓋子,自己提著炭簍,往熏籠裡補上紅泥炭。

又將端了三足白玉獸耳小香爐,放在羅漢榻的案几上,點了根賈母常用的蘇紅線香。

再去後堂茶爐上烹茶,稍許便端了兩杯老君眉,給賈母和王夫人布茶。

賈母有些長吁短嘆,王夫人更是愁眉苦臉。

說道:“老太太,寶玉今日不過看了幾處戲,家中兄弟姊妹那個不是這樣,老爺如今脾氣越發浮躁。

他當著眾人之面,將寶玉這等責罵,一點都不給寶玉留臉面,以後家裡誰還會看重寶玉。”

賈母皺眉說道:“你這叫什麼話,還有我在呢,家裡那個敢看輕寶玉。

只是你也要靈醒一些,家裡的情形早不同往日,不能老是以前那些思慮算計。

以往榮國府子弟不管是璉二,還是寶玉、環小子,即便讀書有些馬虎,不過能識文斷字就成,也算不得什麼。

神京的勳貴世家子弟,哪門哪戶不是如此,司空見慣罷了。

可如今架不住琮哥兒能為出色,生生給賈家掙來翰林門第的名頭,這在大周武勳世家之中,可是獨一份的榮耀。

雖比不得當年老國公開府的威風,但也是榮國賈家了不起的根底,值得家門子弟護持維護。

眼下這等情形,家裡子弟還懶讀詩書,傳出去就不好聽了。

人家會說賈家不過走運罷了,一枝獨秀,後繼乏人,除了琮哥兒有能為,其他子弟都太過庸碌。

事情還需長遠去瞧,琮哥兒讀書天資出眾,家風沿襲,血脈相傳,將來他的子嗣多半也是如此。

二房眼下已成偏支,宗法禮數擺在那裡,也是沒法子的事情,要是子弟也代代不如大房,將來還有什麼指望。

政兒是極看重讀書的,他必定也想到長遠之事,所以環小子如今肯讀書,他才會這等在意,不忘掛在嘴邊。

但我養的兒子我自己清楚,寶玉畢竟是嫡子,政兒心中更指望他能讀書出息。

所以你要懂他的心思,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你這作孃的日常多勸寶玉,讓他稍微轉轉性子,稍許在書本上多花心思。

即便真的不喜歡讀書,人前人後也裝個愛讀書的樣子,父子臉面上過得去,裡外少多少閒話是非。

讓他少說那些詩書祿蠹的歪話,如今家裡這種情形,寶玉再說這些話會惹人厭煩。

你看家裡這些丫頭,如今都和寶玉生分,就是這等話語不合時宜。”

……

王夫人聽了這番話,雖知道其中有些道理,但心裡依舊很不服氣。

一個淫辱母婢的小畜生,竟裝起用心讀書樣子,在老爺跟前招搖哄騙,讓自己寶玉丟盡臉面。

都是自己以前心軟,讓這小畜生養了怎麼大,這會子竟成了精做了害……

賈母看了兒媳婦一眼,見她默不作聲,不知心裡想些什麼。

她微微嘆氣,說道:“我也清楚有些事不能勉強,寶玉從小不喜讀書科舉,哪裡一下就能說通。

但不管是寶玉,還是環兒,都是政兒的親兒子,這一樁怎麼都錯不了。

將來不管那個讀書出息,都是二房的跟腳體面,這個道理你要心裡明白。”

賈母的話似乎意味深長,王夫人心中凜然,老太太雖上了年紀,但是一點都沒胡塗……

……

賈母說了會兒話,本想打發兒媳婦回去,自己好去後堂臥室歪著。

突聽堂外響起腳步聲,接著聽到颯爽笑語聲,正是王熙鳳和守門丫鬟說話。

紅錦暖簾掀開,王熙鳳滿臉笑容進來,身後跟著丫鬟豐兒,手上還捧著個黑漆木盒。

賈母笑道:“你怎麼也不安生聽戲,又跑到這裡來逛。”

王熙鳳笑道:“老太太都走了,留我們獨個兒聽戲,哪還有什麼趣味,我們都略坐一會就各自散了。

我想到有東西孝敬老太太,回自己院子取了才過來。”

賈母笑道:“那我倒要看看是什麼好東西。”

王熙鳳從豐兒手中接過木盒,獻寶似的遞給賈母。

笑道:“前幾日二爺從遼東寄來年禮,囑咐要將兩支上好野參,拿來孝敬老太太。

我心裡還不放心,便拿去外頭藥鋪找行家相看,果真是兩支過二十年的老參。

不算極品東西,也算上等老人參,孝敬老太太日常補身養氣。”

賈母開啟木盒,見兩支野參形態擬真,鬚髮俱全,的確是上等品性。

有些驚奇的說道:“璉兒流邊遼東,我總擔心他過得艱苦,怎麼還能得這稀罕營生?”

王熙鳳笑道:“二爺千里流配軍中,原本自然要過苦日子,如今也是託了琮兄弟的福氣。

琮兄弟曾在遼東領軍,他在那裡有許多軍中袍澤,日常對二爺十分關照。

因為二爺識文斷字,他們承琮兄弟的舊情,讓二爺做了個司庫掌記的差事,日子過得也安穩,並沒有吃苦。

這次帶來一些野參裘皮,也都是軍中關係送的。”

……

賈母嘆道:“璉兒在遼東得他兄弟人脈關照,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我原先可真是提心吊膽。

流配軍中之事,都是極其兇險的,十幾年前皇家出過變故,神京許多勳貴門第都被牽連。

砍頭抄家的著實不少,流配九邊之地就更多了,就沒聽說活著回來的。

這些人流放九邊,不是病死塞外,就是消身匿跡,生死不明。

不少人還是賈家故交,一場變故,死無葬身之地。

璉兒也是倒黴,全都被他老子坑了,他遭此劫難,卻有此福運,當真是榮國祖先庇佑。

只要他安穩活著就成,其他都不要緊。”

王熙鳳說道:“我問過琮兄弟幾次,他接到遼東同僚來信,說二爺行事說話謹慎,軍中人緣很不錯。

那邊的苦寒天氣,現在也都能扛得住,如今就剩慢慢熬日子,總有回來的一日。”

賈母說道:“說起璉兒,我倒是想起蓉哥兒,他流放瓊州可整三十年,只怕很難活著回來。

自從寧國被抄家,寧國一脈人心散亂,那個還記得蓉哥兒。

即便他很難活著回來,總要知道他如今是死是活,這一筆寫不出兩個賈。

鳳丫頭你也花點心思,但凡有得用的人脈,讓幫著打聽蓉哥兒情形,咱們也算盡了心了。”

王熙鳳聽了連忙答應,心中卻不以為然,這蓉哥兒當年做的事,想起來就讓人噁心。

還和忠順王府的男戲子勾搭成奸,就是個不要臉面的下流胚。

況且身上還擔著弒父罪名,老太太也是老糊塗了,對他還講什麼親族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